施焱
[摘 要] 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對象是人們的積極心理,重在深入挖掘潛在活力因素,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引入積極心理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尤其是針對學習困難學生開展積極心理學教育,有利于幫助學困生開發(fā)智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實施,幫助學生完成轉化脫困。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小學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學習能力
積極心理學是指對人們進行積極心理方面研究,通過采用系統的方法對人們行為動機進行研究,調動人們參與學習積極性,利用積極的人格特質開展學習活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融入積極心理學教育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措施,幫助班級中學困生提高學習熱情,轉化學習動力,在活動中通過體驗式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中,引導學生發(fā)現學習樂趣。
小學教師要開展積極心理學教學,首先就要深入調查,了解學困生心理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小學階段學生情感一般不太穩(wěn)定,受到外界環(huán)境影響較大,心智不夠成熟,尤其是學困生,這部分學生自制力較差,容易激動,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家長和教師,因而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反饋對學生心理產生重要影響,學生之間相處關系好壞也影響著他們的情緒和狀態(tài)。教師對于學生的情緒影響是重大的,是做好心理積極性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建立學習自信,同時教師還可以展示自身人格魅力,讓學生喜歡自己,成為學生學習榜樣。
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營造融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心理,引導學生在平等學習環(huán)境中增強學習動力,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可以進行引導式提問,當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時,就要夸獎學生,肯定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還可以將小學數學中與生活相關例子融入課堂中,讓學困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可以學懂學會的,又如多邊形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身邊存在的多邊形案例,圖形圖案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心理。
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是學困生轉化的重要措施,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學困生學習自信。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學情調查,引導學生找出自身原因,充分挖掘學生內在個性優(yōu)勢,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這將有助于學生脫困。教師還可以利用提問機會,創(chuàng)造學生表現自我機會。及時肯定學困生的行為,贊美其中正向價值。還可以讓學困生上臺講解或者板演,從而提高學生表現能力,幫助學生體驗成功。
如教師在進行作業(yè)批改時就可以利用這種方法教學,針對學生完成作業(yè)不同,有針對性地不打“叉”,而是指出其中錯誤后,讓學生訂正后直接打“勾”;教師學習三角形時,還可以讓學生舉例身邊三角形例子,然后讓學習優(yōu)秀學生進行判斷,通過分工學習,鼓勵學生積極表現,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分層教學,針對表現突出的學困生進行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教師關心,體驗到在學習中獲得成功樂趣,最后做總結點評,為學困生脫困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習的知識大部分與生活相關,學困生對題目理解不透徹。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指導學困生掌握學習技巧,幫助學生觀察理解題目中的邏輯關系,指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深入挖掘更深層次數學內在邏輯。
如在學習四年級認識容量和升單位時,就要幫助學生掌握量詞概念,了解一升的大小。教師可以準備燒杯,高腳杯,水杯這幾種容器,課堂教學開始,首先讓學生觀察這些容器,主動提問學困生,這些容器有大有小,你能給他們排序嗎?學生回答,燒杯最大,水杯第二,高腳杯最小,還有部分學生質疑高腳杯比水杯大,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如何判斷出高腳杯和水杯哪個大哪個小,可以通過灌水的方式進行,還可以通過哪些方法進行呢。教師有意識讓學困生回答這種簡單問題,運用積極心理學方法進行暗示,調動學生心理訴求,為進一步脫困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學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利于教師從積極層面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形成樂觀向上心理素質。教師可以通過不同教學策略應用積極心理學,關注學困生內在改變,促使其學會學習,能夠把握知識,從而起到積極的作用,為今后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徐留軍.巧用積極心理學為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助力[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8(3):75-77.
[2]徐留軍.巧用積極心理學,為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助力[J].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8(3):63-65.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