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淵清
摘 要:漢字是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學生進行其他知識學習的基礎。伴隨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如何采用有效的策略安排,促進漢字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提升學生對生字的認知效果,也成為教師思考的關鍵性問題?;诖?,筆者從自身進行漢字講解的經驗出發(fā),提出融入生活元素、創(chuàng)建游戲活動,以及發(fā)揮差異價值等策略,淺談如何實現(xiàn)識字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識字;小學語文;生活;游戲;差異
在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進行漢字的有效教學,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品質和教學的效率,同時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讓學生更加適應當前社會的需求。那么在實際進行漢字的講解中,教師應當如何做好教學的活動安排,才能夠形成漢字的有效教學呢?
一、融入生活元素
生活與漢字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漢字的最初起源就是為了指代生活當中的元素,學生進行漢字學習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更好地融入生活之中。因此,在開展?jié)h字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也應當將生活中的元素引入課堂之中,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氛圍,從而讓學生在進行漢字的學習中,意識到漢字的實用性,從而提高對漢字的認知效果。
例如,在《口耳目》這節(jié)課的漢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元素引入課堂的形式,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認知效果。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講解了“口”“耳”“目”等生字,而這些生字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在課堂中,教師向學生提出“我們在生活中通過什么吃飯呢?通過什么說話呢?”等問題,引導學生說出“嘴巴”的答案。隨后,教師組織學生對嘴巴進行觀察,并讓學生在張大嘴中認識到“口”字的含義,從而提高對“口”這一漢字的認知效果。而對于“耳”“目”等生字,教師則可以借助“耳朵”“眼鏡”的實物進行教學,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和記憶。
顯而易見,在讓學生進行漢字的認知中,教師可以基于教學的內容,引入適當?shù)纳钤?,促進生活化教學氛圍的構建,從而提高漢字教學的效果。
二、創(chuàng)建游戲活動
游戲是促進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的源泉,在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教師將教學的活動與游戲相結合時,學生也會表現(xiàn)出積極的認知狀態(tài),從而主動耗費自身的精力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提高對教學內容的認知效果。因此,在開展?jié)h字的教學中,為了提高漢字教學的質量,教師也應當將游戲融入漢字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完成對漢字的認讀,提高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比尾巴》這節(jié)課中的“云”“公”“車”等漢字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下,將“云”“公”“車”等漢字錄入計算機當中,使得每張幻燈片對應一個漢字。隨后,在課堂中,教師先向學生解說“云”“公”“車”等漢字的字形和讀音,為游戲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緊接著,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提前制作好的課件,當學生在熒屏中看到課件上的生字時,學生通過舉手示意教師的形式來獲得答題權,對于最先獲得答題權且對漢字認讀正確的學生,獲得本次游戲活動的勝利。之后,教師再向學生投放其他生字,使學生在反復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對“云”“公”“車”等漢字的認讀效果。
不難看出,在語文生字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利用游戲活動的開展,構建趣味性的課堂,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三、發(fā)揮差異價值
多元智能理論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設計的參考理論,在該理論中指出,學生受到家庭生活的影響和學習經歷的影響,在智力的發(fā)育水平和發(fā)育的方向上存在自己獨有的特點,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師也應當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設計,凸顯學生自身的個性。而合作學習活動的優(yōu)化設計,則能有效滿足這一教學形式。
例如,在對學生講解《小小的船》中的“天”“只”“兒”等生字中,教師就可以基于學生之間的差異優(yōu)勢,促進合作學習活動的優(yōu)化。在課堂中,教師先對學生講解“天”“只”“兒”等生字,并對學生的認知過程進行觀察。隨后,教師根據(jù)觀察到的結果,將學生按照生字認知能力的不同,進行層次的劃分。緊接著,教師按照同組異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組員的安排,凸顯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使得每個小組當中學生之間對“天”“只”“兒”等生字的認知效果不同。之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安排的小組結構,共同進行《小小的船》中的“天”“只”“兒”等生字的認知,并帶動小組中對“天”“只”“兒”等生字認知程度較好的學生,對組內的其他學生進行指導和輔助,促進學生在互相幫助中,完成對“天”“只”“兒”等漢字的學習,提高漢字學習的效果。
總而言之,教師通過教學活動的優(yōu)化,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進行漢字認知的效果,但是,真正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價值,卻不是在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就可以落實的。因此,在之后的漢字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xù)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應用在語文課堂中,促進學生認知漢字模式的優(yōu)化,逐步建構高效的漢字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敏.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74.
[2]王峰.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研究[J].科技資訊,2017,15(36):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