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紹賜
摘 要: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教學的質量,使得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理論聯系實際,從多方面著手,給出了參考策略,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素質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質量提高
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fā)現,現如今,更多的教師意識到了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性,也在為之努力,但效果不夠理想,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礎上對其做更進一步的分析和探究。
一、問題引導,層層遞進,提高能力
眾所周知,任何知識的獲得都離不開具體問題的探究和實踐,在實際展開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的教學時,改變之前傳授式的單調教學方式,綜合考慮多種情況,為學生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一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有更好的掌握,二來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屬于自己的學習思路,這樣一來,自然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 “尊重他人”這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什么是尊重他人,為什么要尊重他人等內容有更好的掌握,并學會尊重他人,成為一個高素質的現代青少年,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就給學生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清潔工剛打掃完馬路,一個青年人隨手將手里的紙條扔在了地上,你覺得這位年輕人的做法合適嗎?”小張看到班里的紅紅戴著眼鏡,于是給他起外號“四眼妹”,看到小胡同學就比較胖,就管他叫“小胖”,對于他給學生愛起外號這件事,你怎么看?老師在講臺上講課,臺下的小明在悄悄的嘀嘀咕咕討論著一些事,你覺得他們的做法對嗎?小李的媽媽帶著他和單位的叔叔阿姨一起出去玩,見到這些叔叔阿姨小明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叫,只是低頭玩手機,你怎么看小明的舉動……這些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問題、現象的提出,不僅能夠讓學生真切的看到生活和道德與法治的密切關系,而且也對什么是尊重他人,為什么要尊重他人有更好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在展開課本內容的教學,學生們都能認真的聽,認真的學,最終當然獲得了不錯的學習效果。
二、創(chuàng)設情境,感官聯動,豐富感受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本內容中涵蓋很多創(chuàng)設情境的素材,將理論知識的講解通過特定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呈現,相比直接勾畫重點,讓學生背誦記憶,效果要更好,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和青睞,而且能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收獲更理想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時,我們可以有意識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學會更多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幫助現代學生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愛在家人間”這一內容時,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真切的體驗情境,即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聽媽媽們的話》這首初中生比較喜歡的歌曲,并通過PPT展示了父母撫養(yǎng)子女長大的辛苦歷程,通過PPT的展示,學生看到了自己母親的不容易,感同身受,在此基礎上,我在帶領學生們學習課本內容的知識,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且實現了感官聯動,最終收獲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三、思維導圖,深入理解,知識內化
思維導圖是素質教育大背景下誕生的新的教學方式,旨在通過特定的關系將相關的知識點聯系在一起,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和衍生,從而幫助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更多的知識,這對于學習時間緊、學習任務重、學習內容多的初中生來說,尤其適用,高質量的使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其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而在實際繪制、使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我們做到明確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儲備,繪制學生需要的、喜歡的思維導圖;另一方面要不斷的豐富思維導圖的樣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繪制思維導圖的主動性,并且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繪制、應用思維導圖,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有效的創(chuàng)新,融入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才能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更多的學會更多的知識,并對其有深入的理解,實現知識的內化,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情緒的管理”這一內容時,就采用了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首先,我從課本教學內容出發(fā),給學生寫出了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練習這四個方法,之后帶領學生在此基礎上逐步分解,通過分解,讓學生對什么是合理宣泄、為什么要合理宣泄、怎樣合理宣泄、會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需要注意什么這些基本的內容都有更好的掌握,可以說,通過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不僅讓學生對課本中有關“情緒管理”的知識點有了更好的掌握,而且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知識的拓展、延伸和內化,達到了不錯的學習效果。
總的來說,在素質教育的今天,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的重要性日漸突出,身為一線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來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的教學質量,讓學生收獲更好的學習效果。本文給出的問題引導、創(chuàng)設情境、思維導圖三個策略是個人實踐之后比較有效、可行、實用的三個策略,當然,不夠完善,在日后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知識學習中,會繼續(xù)為更優(yōu)質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教學效果的獲得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 趙宋和.部編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解讀[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32):15-18.
[2] 宋景堂.部編初中《道德與法治》總體教學建議[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29):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