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
摘 要:在中學體育的學科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和培育,尤其要重視學生的德育工作。在體育教學中,有很多的契機,可以讓學生能夠在道德認識和行動方面有所改變,因此,教師要抓住這些教育的契機,讓學生在思想道德水平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關(guān)鍵詞:中學 體育教學 德育 滲透
引 言
中學體育課程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發(fā)育和成長時期,體育具有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德育過程的作用。在體育課上,體育教師安排集體性活動內(nèi)容,比如足球比賽或籃球比賽,在這一過程,通過體育教學,能夠?qū)⒓w主義觀念滲透給學生們,使其為了贏得比賽的勝利,拋開個人得失,團結(jié)友愛,并愿意在團隊扮演適合的角色,認識到自身的短處,積極學習同伴的優(yōu)點,積極與其他隊友進行配合,明白團隊的重要性,從而將集體觀念牢記于心,進而提升自身能力。
1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與其他方面的教育性質(zhì)全然不同,德育教育是要讓學生過一種好的、健康的生活,形成一種道德信念以及與此相適應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等,而不是一種知識體系。在體育教育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必須要求學生學會認識自我、準確定位以及學會自我教育等能力,擁有這種能力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首先,教師要把德育教育的知識轉(zhuǎn)移到能力的培養(yǎng)上來,其次,為了實現(xiàn)由強制性德育教育向民主性德育教育的轉(zhuǎn)變,教師就必須做到充分利用相對動態(tài)的體育課堂環(huán)境,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評價。從而實現(xiàn)德育行為選擇能力以及自我道德判斷能力的提升。這樣才能使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實現(xiàn)由灌輸性向?qū)嵺`性轉(zhuǎn)變,再加上要求學生親自參加教學實踐活動,學生的各項能力便得以體現(xiàn),進而促使學生形成知行統(tǒng)一的良好人格。
2中學體育教學實施德育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生學習主體沒有得到體現(xiàn)。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處于主導地位。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絕對的領(lǐng)導地位,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教師以命令式的口吻,強行地傳授體育教學之外的思想品德內(nèi)容,這樣沒有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目的,德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滲透也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相反,學生們會覺得在體育課程中添加德育內(nèi)容,會顯得特別突兀,令學生們難以接受,挫傷了學生積極學習體育的主動性,不但沒有進行德育的教化,也使學生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
2.2體育觀念和教學目標不明確。受到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建設的影響,中學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這樣就會使中學體育教師忘記了體育教學的本質(zhì)目的,體育教學是教育的另一種手段,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是其中的一個目的,但并不是唯一的目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才是體育教學最后實現(xiàn)的目標。目前,中學體育教學目標單一,沒有和終身體育意識相結(jié)合,忽視了中學生對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只是簡單地傳授基本技術(shù)和技能,缺少德育的教育,沒有將體育文化和精神融入其中,學生無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和頑強拼搏的精神,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3中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
3.1轉(zhuǎn)變學生道德觀念,重視標準示范。中學生在成長經(jīng)歷中,會學習和模仿身邊同學、老師的一些行為,這是他們的一種行為習慣。因此,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模范形象,不斷轉(zhuǎn)變學生的道德觀念。除此之外,體育教師應不斷學習道德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這樣,既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又能使學生與教師形成亦師亦友的良好關(guān)系。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有些體育教師在學生熱身活動結(jié)束后就回到辦公室休息,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這樣,不僅會使學生練習體育動作時不專心,而且不利于德育的滲透。因此,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以身作則,將德育融入到他們的體育學習中,用實際行動來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例如,在籃球運動中,經(jīng)常會有學生因為得不到分或者與對手有身體碰撞而產(chǎn)生不良情緒。遇到這種情況時,體育教師應主動對學生不得分的情況進行分析,糾正學生不規(guī)范的投籃動作,并向?qū)W生解釋合理的身體碰撞是允許的。與此同時,體育教師還應主動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以朋友的身份向?qū)W生示范標準的運球、過人、上籃等動作,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
3.2提高學生抗壓能力,培養(yǎng)綜合素質(zhì)。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固然重要,但學生心理素質(zhì)也同樣不容小覷。中學生的學習是緊張而壓抑的,由于高考的壓力,他們在平時的學習中非常疲憊,心理壓力也非常大。長期的伏案學習,會導致學生身體機能下降,造成學生一定的心理負擔。此時,體育教學就起到了減輕學生壓力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zhì)與抗壓能力的重要作用。在體育教學中,耐心是必不可少的,體育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明白體育能愉悅身心,強身健體。在上體育課前,體育教師應讓學生進行簡單的熱身活動,使他們從之前壓抑的學習氛圍中解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和心理變化,如果學生出現(xiàn)問題,應及時對其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從而減輕其心理負擔。體育教師要努力讓每一位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找回自信,重拾信心,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與抗壓能力,從而出色地完成接下來的學業(yè)。例如,有一位學生在近期的考試中失利,面對即將到來的模擬大考和高考心理壓力非常大,如果不進行疏導,這種不良情緒帶來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此時,體育教師應對該生進行心理干預,并與其一起運動,讓其在運動中忘記煩惱,重拾信心,面對接下來的學習歷程。如果體育教師能將學生學習中產(chǎn)生的不良情緒瓦解,并讓其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就能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3.3轉(zhuǎn)變體育教學的觀念。中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幫助學生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以外,同時還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嚴謹?shù)膬r值觀念。不斷地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向?qū)W生滲透德育思想的內(nèi)容。中學的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不但要在體育教學中向?qū)W生滲透體育競技的技能,同時要為學生滲透正確的得是觀念,在面對比賽的輸贏時,要有正確的觀念和意識。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播放“奧運會”的比賽場面,在這樣的比賽形式中,教師可以教會學生正確的得失心理,滲透給學生在比賽中有贏就會有輸?shù)乃枷?。主要重視的是比賽的過程,這種思想的滲透,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生在比賽中為了取得勝利而犯規(guī)的現(xiàn)象。同時,這樣的思想模式也會防止學生在在比賽之后出現(xiàn)悲觀情緒。讓中學的學生在日常的體育學習中,不僅能夠增強體魄,同時還會擁有強大的思想,讓中學的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不僅能夠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同時還會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自己在社會中的競爭力和綜合素質(zhì)。
結(jié)束語
中學的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對德育教學的滲透,完成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一環(huán)。中學的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向?qū)W生滲透德育教學思想的時候,同時還要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和滲透方式的科學性,讓中學生不僅掌握專業(yè)的學習技能,同時還擁有健康的進取思想。
參考文獻
[1] 李曉然.淺析中學體育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5):68-69.
[2] 秦海生.德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教育探索,2012(4):141-142.
[3] 姚明玉,董西華.中學體育教學實施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思考[J].運動,2017(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