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 思政課程 ? 課程思政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發(fā)揮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同時加強對課堂教學和各類思想文化陣地的建設管理,充分發(fā)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健全高校課堂教學管理辦法”。這要求我們要不斷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形式。要進一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僅能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yè)理論,還能充分發(fā)揮高校各課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體系: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聯(lián)合互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是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其中思政課程主要是指以教育部規(guī)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開設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課程思政是指承載在所有課程中,以非專業(yè)思政課程教授方式所呈現(xiàn)出來的以“立德樹人”,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目標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有其獨特的作用。思政課程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的主要途徑,“肩負著系統(tǒng)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重要使命?!彼颊n程能使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理論知識,能夠對我國的大政方針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思政課程的缺點也很明顯。作為理論課程,不可避免地存在枯燥,形式單一等固有缺點。教師的素質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定著課程的質量。課程思政最顯著的優(yōu)點就是涉及范圍廣,同時結合各專業(yè)課程的特點,能以更生動易懂的方式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也存在著諸如非思政課程專業(yè)老師在這方面素質不夠導致不能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以及不能很好地與專業(yè)課程相結合等缺點。
由此看來,實現(xiàn)高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聯(lián)合互動是勢在必行的。高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聯(lián)合互動是指將高校的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結合起來實現(xiàn)兩者的融會貫通,通過互補的方式改善兩者的缺點,形成更加完善全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二、促進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聯(lián)合互動的重要性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世界上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同時也引起了西方敵對分子更加猛烈的攻擊,不管是經濟方面的中美貿易摩擦,還是意識領域的反馬克思主義潮流等都體現(xiàn)了西方敵對分子對中國的威脅。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在拜金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影響下人們的道德觀每況愈下。大學生作為接受新鮮事物最強的群體,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尤其嚴重,產生了諸如學術作假,失信等道德滑坡現(xiàn)象以及信仰危機,急需加強對其的思想政治教育。
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近年來也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諸多創(chuàng)新,也取得了許多進步,但是仍存在很多問題。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有很大部分大學生對當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接受程度不足,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很大的誤解。表現(xiàn)在對學校的思政課程重視程度低;對思政課程以及思政活動存在抵觸情緒,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指導思想理解不夠深刻導致存在誤解等。同時,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明顯的形式主義傾向,特別是思政課程,形式大于結果,導致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越來越抵觸。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度和接受度成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而通過將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形成互動,不僅能夠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圍,結合各學科特點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水平。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聯(lián)合互動有利于發(fā)揮隱性思政的作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隱性思政作為與顯性思政相互補的一種思政方式,以其涉及范圍廣,形式豐富多樣,潛移默化等特點近年來受到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隱性思政是“除形勢政策報告會、灌輸式課堂教育等實體性思政教育之外的隱形教學活動?!彪[性思政的載體多樣,形式豐富,具有開放活潑的特點,能夠更好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易于接受。同時通過隱性思政的特點,能夠使德育內容內化與于心,最終外化于形。課程思政作為隱性思政的一種形式,一直以來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這就使高校的隱性思政缺失了一個重要的部分——各專業(yè)課程。占據高校學生絕大多數(shù)時間的專業(yè)課程學習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思政課堂,若將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有效結合,形成互動,能夠進一步擴大高校思政的范圍,完善高校思政的體系。
三、促進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途徑
第一,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高校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僅限于學校所開展的四門必修思政課程,明確地宣講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講座,宣傳活動以及學習重要會議文件精神的各種形式的學習。這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誤解。連高校本身對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著這樣的誤解。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首先對完善課程思政就有很大的作用。非思政專業(yè)教師對專業(yè)思政知識可能存在一定的欠缺,但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理解,能夠使教師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從自身專業(yè)內容出發(fā)探尋德育、理想等方面的思政內容,與思政課程相結合呼應,促進更完善的高校思政體系。
第二,促進思政課程對課程思政的指導,課程思政對思政課程啟發(fā)。思政課程的優(yōu)點在于理論性強,專業(yè)性強,在如何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能給予較為科學的理論指導,并且能為課程思政保障方向的正確性以及課程思政本身的有用性。當前高校的專業(yè)課程教師并沒有目的明確,有意思地實施課程思政,只是客觀地對學生進行德育,并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課程思政,因此需要加強專業(yè)課程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通過對高校專業(yè)課程教師進行相關培養(yǎng),例如開展教師思政課程等方式,讓各專業(yè)教師能在課堂上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課程思政。課程思政具靈活性,開放性等特點,最突出的是其易接受性。由于課程思政是通過專業(yè)課程為載體,能以更契合各專業(yè)學生的特點的方式內化于心,再通過專業(yè)實踐的引導,外化于行。
第三,建立完善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制度聯(lián)合互動體系。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為新時期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即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因此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資源,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資源。一方面要促進思政課程的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提高思政課程的質量,建立思政課程標準,將其貫穿于高校學習的全過程。另一方面,要建立起課程思政的標準和管理規(guī)范,將課程思政具體有效地落實在教學實際中,通過對專業(yè)課程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培訓,設立管理相關事務的管理組織進行聽課、審課等方式保障課程思政的實施。同時,要建立實現(xiàn)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相聯(lián)合互動的體系?!案咝R剿鹘ⅰ笏颊烁窬郑剿鹘⒋髮W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委員會,各職能部門相互配合,落實思政理論課教育教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科研立項、社會實踐、經費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要建立充分的鼓勵機制和完善的領導機制。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2020年實現(xiàn)全面小康的目標越來越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對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等高校承擔著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級專門人才和建設先進文化的重任?!奔訌姼咝5乃枷胝谓逃龑τ谔岣吒咝4髮W生的素質,增強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有著重大意義。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不斷探索符合目前高校情況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實現(xiàn)高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聯(lián)合互動能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實現(xiàn)高?!按笏颊钡木置?。
參考文獻:
[1]王光彥.充分發(fā)揮高校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國大學教育,2017,(10).
[2]趙文蕾,張華欣.大學生思想政治隱性教育效果強化的路徑探析[J].改革與開放,2017,(13):139.
[3]呂寧.高?!八颊n程”與“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的思路探析[J].大學教育,2018,(01):4.
[4]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4.
(基金項目:2018年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互動研究》;項目編號:201810636101。作者簡介:張馨月,學生,法學本科學生,單位:四川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