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華
摘要: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從課本本身的內容編排和設置來看,顯然課本只是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更多的歷史知識需要學生和教師一起去發(fā)掘和探索,因此,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學生只有先產生了更多的關于歷史真相的疑問,或者學會從歷史學習中不斷地進行思考,從思考中產生問題,才能夠進一步地探索歷史的真諦,從而充實歷史課程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意識;思考
歷史的龐雜性質和歷史記錄的不完整性使得歷史的學習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探討,需要更加深刻的辯證思考的意識,因此,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本文旨在探究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包括一、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思考;二、耐心解答,尊重學生所提的問題;三、獨立思考,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問題意識三個方面。
一、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思考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歷史的講述者和傳達者,更要循循善誘的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通過教師的啟示和引導,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提出自己的疑惑之處,通過這樣的問題激發(fā)的模式,來鍛煉學生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同時加深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熱愛,和對歷史的真相,以及歷史事件對時代及當下的影響的辯證思維。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分步采用幾個較小的問題,一步步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同時,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注重層層推進的連貫性,保證學生能夠在一條思維線路上逐級提高思維難度,加深理解,避免問題的跳躍性過大,使得學生的思維難以適應,從而中途就放棄了思考。
例如,在學習《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立》這節(jié)課的時候,首先我從“什么是科舉制度?”這樣的問題出發(fā),向學生介紹了科舉制度的基本形式;其次,我讓學生思考下一個問題:“科舉制度的建立,對于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和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具有哪些重要的意義?”引導學生思考科舉制度的正面影響;最后,通過對“科舉制度存在哪些缺陷?”來探討科舉制度的弊端,從而完整的完成這節(jié)課的學習。
二、耐心解答,尊重學生所提的問題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決定了學生是否會重視自己的問題,或者是否有信心提出自己的質疑。因此,教師在進行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提出問題的同時,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的認知程度下,所提出的一些問題對于教師來看或許是幼稚的或者無足輕重的,以至于教師通常忽略了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學生提出來多么簡單的問題,教師都應該認真詳細的做出解答,并且在解答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向著更加深入的角度去探索,從而不斷深化歷史學習,不斷加強歷史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這節(jié)課的時候,以為學生向我提問:“為什么要開啟絲綢之路呢?”這個問題在教師看來似乎有些不加思考的嫌疑,但是,我仍舊耐心地為學生解答了漢朝的經濟發(fā)展背景和國家所處的地位,漢朝時期,我國的手工業(yè)制品和農產品十分發(fā)達,商品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絲綢之路不僅將國內的商品帶到了西域諸國,更將外地的東西引入國內,促進了商品的互通有無,具有深遠的意義。在我的啟發(fā)和解答中,這位學生又進一步提出了更加深刻的問題,教學效果令我感到非常滿意。
三、獨立思考,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問題意識
學習的過程中,雖然教師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更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自主的進行歷史學習。只有培養(yǎng)好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才能讓學生從自己的思考中發(fā)現問題。如果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沒有得到加強和訓練,那么,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不僅不能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和提出問題更是無從談起。因此,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要讓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所提升,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不斷地尋找出歷史記錄的矛盾,不斷地尋找歷史之謎的答案,建立對歷史學習孜孜不倦的渴求。
例如,在學習《明清經濟的發(fā)展與閉關鎖國》這節(jié)課時,由于課程內容重要,且覆蓋的知識面很廣,因此,我讓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閱讀課本,和提前收集相關的歷史資料,思考“明清時期,我國的經濟得到了怎樣的發(fā)展?閉關鎖國的政策又給我國帶來了哪些不良的后果?兩者有何聯系?”同時,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通過自己對這部分內容的深入思考,記錄下自己的疑問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尋找答案。通過這樣的獨立思考,使得這節(jié)課的教學非常的高效,內容也十分豐富。
總結:
問題意識對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解讀歷史真相具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質疑能力,減少“唯課本論”的刻板現象。同時,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探索新的知識,擴展知識面,增加對歷史的了解和認識。
參考文獻:
[1]詹文惠.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 (8):30.
[2]焦淑芳.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新校園(閱讀),2017 (8X):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