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登良 徐浩 黃鳴 戴益清 陳文方 朱小琴
摘要? ? 從園地選擇、品種選擇、園地整理、苗木選擇、栽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了浮梁縣楊梅優(yōu)質(zhì)高效栽培技術,以期為當?shù)貤蠲飞a(chǎn)經(jīng)營組織及農(nóng)戶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 ? 楊梅;栽培技術;江西浮梁
中圖分類號? ? S667.6?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6-0076-02?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 The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waxberry in Fuliang County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garden selection,variety selection,soil preparation,seedling selection,transplantation,field management,pest control and so on,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local waxberry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farmers.
Key words? ? waxberry;cultivation technique;Fuliang Jiangxi
浮梁縣地處江西省東北部,境內(nèi)地形以丘陵為主,有充足地發(fā)展楊梅的地域條件,氣候、氣溫、土壤都非常適宜楊梅生長。目前,全縣楊梅面積已達666.67 hm2以上。但是隨著楊梅種植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很多新問題,如部分品種在浮梁縣栽培性狀差,園地選擇不當、管理不當?shù)仍斐缮a(chǎn)經(jīng)濟效益低,病蟲害隨苗木傳播到新果園難以防治等。為此,筆者通過生產(chǎn)實踐總結,并結合相關文獻,總結了浮梁縣楊梅優(yōu)質(zhì)高效栽培技術,以供當?shù)胤N植者參考。
1? ? 園地選擇
浮梁縣山地、丘陵均可種植楊梅,以選擇光照充足、坡度小于45°的緩坡地為宜[1]。楊梅屬耐陰喜光樹種,在光照充足的坡頂部,樹勢強健,結果多,且果品色味好。山坡底部光照不足、通風條件較差,樹勢、結果量都較坡頂部差,故不宜選擇山洼地建園。為便于管理和銷售,應選擇交通方便的地域。楊梅無果皮,果肉裸露直接食用,園地選址應遠離工廠,防止工業(yè)污染。離公路也要求有300 m距離,防止灰塵污染。
2? ? 品種選擇
浮梁縣楊梅品種主要有荸薺種、大炭梅、東魁種等。荸薺種成熟早,成熟期長,產(chǎn)量高,樹勢強,是適于浮梁縣栽培的早熟品種;大炭梅較晚熟,成熟期長,產(chǎn)量高,樹勢強,是適于浮梁縣栽培的中熟品種;東魁種成熟晚,成熟期短,產(chǎn)量較低,樹勢中庸,不適于浮梁縣栽培[2]。早熟品種一般6月上旬開始成熟,晚熟品種一般6月中旬開始成熟。6月上中旬氣溫較低,果蠅危害很少,楊梅質(zhì)量好,利于楊梅保存;6月下旬至7月上旬氣溫很高,果蠅危害程度大,楊梅極易腐爛,質(zhì)量差。因此,栽培要以早熟品種為主。
楊梅屬雌雄異株果樹,建園時要考慮配置雄株作授粉樹,雌雄株比率為40∶1。雌株也有雄花,單雌株可結實,但結實率較低。
3? ? 園地整理
坡度小于15°的平地應進行全園開墾;坡度在15°以上的坡地應在園間挖平行的3 m寬的水平梯田,在水平梯田偏外側挖栽植穴,經(jīng)濟條件較差的種植戶也可以砍除雜柴后直接挖栽植穴,栽植穴規(guī)格為1.0 m×1.0 m×0.8 m。挖穴時,把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以便填土時分層利用。挖穴時間在冬季來臨前,挖好的栽植穴經(jīng)冰凍后可改良土壤。春季栽植前做好栽植穴回土工作,即將挖穴時挖出的表土混入有機肥填在栽植穴底部靠近中間的位置,底土放在穴上部的周邊,回土至高于平面20 cm,下雨沉實后與地面齊平。有機肥以垃圾肥、家畜家禽糞便、草木灰等為主,用量為30~50 kg/穴,同時混入菜籽枯餅2 kg/穴、鈣鎂磷肥0.5 kg/穴。
4? ? 苗木選擇
必須選擇品種純正、長勢健壯、無病蟲害的苗木,楊梅苗可以自己培育,也可以從別處購置。購置苗可選擇二至三年生帶土大苗,也可以選擇直徑在0.8 cm以上的一年生苗。購置苗時,應多準備10%的苗木假植在園中,以備來年補棵。
5? ? 栽植
一般選擇春植,以2月中旬至3月上旬栽植最好,成活率高。楊梅苗應隨起隨栽,如果需要較長時間存放苗木,必須假植,搭蔭棚,用遮陽網(wǎng)遮蓋,防止苗木失水,降低成活率。
栽植前要去除嫁接捆扎膜,剪除70%的葉片,栽植最好選擇陰天,如果晴天栽植要澆水定根。栽植深度以使苗木嫁接口露出土表為準,然后用土堆起蓋至嫁接口以上5~8 cm,為嫁接口保濕,以利于苗木成活。苗木栽植后要立即做好定干工作,一年生苗定干高度為苗木中心干接口以上保留50~60 cm。
6? ? 田間管理
6.1? ? 土壤管理
6.1.1? ? 深翻擴穴改土。楊梅主根不明顯,須根發(fā)達,根系主要分布在20~60 cm的土層中。未全園開墾的楊梅園,楊梅苗栽植后第2~3年進行擴穴深翻改土,挖除雜樹柴根,引導根系向較深處發(fā)展,時間為秋冬季。在定植穴外側挖深50 cm、寬60 cm的溝。清園砍除園間雜樹、雜草,放入擴穴的穴底部,土壤回放時,表土混入有機肥放在中、底層,底土放在上層。第3年在第2年的外側深翻擴穴。通過2年深翻擴穴,每株樹苗耕作面積已經(jīng)達到9 m2,此后不需深翻,砍除雜柴雜草即可,以減少坡地水土流失。
6.1.2? ? 中耕清園。幼年楊梅園,每年5月、7—8月和秋冬季要對樹冠四周耕作區(qū)中耕除草,同時砍除園間雜柴雜草,將其覆蓋在楊梅樹周邊。如果使用除草劑應選擇無風晴天,離樹體1 m處不要噴施,否則會傷害樹苗。中耕清園時適當培土,覆蓋因水土流失外露的根系。
6.2? ? 施肥
楊梅樹在貧瘠地塊雖然可以生長結果,但是生長遲緩、幼樹期長、大小年現(xiàn)象嚴重、產(chǎn)量不高、果品質(zhì)量較差[3]。因此,要實現(xiàn)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效,必須合理施肥。幼齡樹應適當多施氮肥;成年樹結果多,對鉀肥要求較高,應多施鉀肥;楊梅對磷的需求量低,施用量過多會造成結果過多,生長不良,應少施。
6.3? ? 整形修剪
合理修剪可提高楊梅經(jīng)濟效益。楊梅樹形以1干4主枝形為好,修剪時間以12月至次年2月為宜,其他季節(jié)也可適當修剪[4]。①幼齡樹修剪。幼齡樹修剪主要是培養(yǎng)1干4主枝形或3主枝形,留好主枝,主枝上培養(yǎng)1~2個副主枝,主枝和副主枝開張角度30°~40°。主枝距中心干70 m處側向留副主枝,適當保留輔養(yǎng)枝,剪除病蟲枝、疏除過密枝條。②成年樹修剪。成年樹修剪主要是使樹冠通風透光,修剪時宜上疏下密、去直留斜,疏除過密枝條、病蟲枝、生長過旺的秋梢和晚秋梢,控制樹冠內(nèi)部空膛,控制樹冠高3 m以下、寬度4 m左右。③大小年結果樹修剪。楊梅樹結實率高,大部分花芽都能長成果實。冬季修剪時,如果花芽分化多,次年肯定是大年,應增加修剪量,剪除一部分結果枝,減少次年結果量,增加次年發(fā)枝量。如果秋季花芽分化少,則次年肯定是小年,應減少修剪量,增加次年結果量。
7? ? 病蟲害防治
楊梅抗逆性強,極少發(fā)生病蟲害,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優(yōu)先采用農(nóng)業(yè)防治與生物防治,適時施用有機農(nóng)藥,盡可能將楊梅果品質(zhì)量提升到有機食品標準。
綜合防治時,一是控制帶病蟲苗木栽入園地。很多具有傳染性、較難防治的病蟲害均由苗木易地帶入,因而異地購苗一定要注意觀察苗木是否帶病蟲。二是建園規(guī)劃時,株行距盡可能大些,使楊梅園盡可能通風透光,并合理施肥,增強樹勢,達到減少病蟲害發(fā)生的效果。三是利用害蟲的趨性采取燈光誘殺、激素誘殺害蟲,人工撲殺天牛。病蟲害達到防治指標時,使用有機農(nóng)藥、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進行防治。
8? ? 參考文獻
[1] 左登良,徐浩,戴益清,等.浮梁縣不同地形楊梅園樹勢與產(chǎn)量情況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7(6):89-92.
[2] 左登良,徐浩,程貴發(fā),等.浮梁縣楊梅品種栽培性狀淺析[J].現(xiàn)代園藝,2017(3):42-43.
[3] 左登良,朱小琴,劉軍,等.浮梁縣楊梅園施肥技術研究[J].現(xiàn)代園藝,2018(4):35-36.
[4] 陳潛,郭興第,李佑益,等.果樹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