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靜嫻
【摘要】本文將在“微笑聲、掌聲、驚嘆聲”這“三聲課堂”上展開對初中歷史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以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課堂質(zhì)量,提高學生們尊重歷史、認識歷史、感受歷史的綜合素養(yǎng),通過“三聲課堂”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情感。
【關鍵詞】三聲課堂 ?初中歷史 ?有效教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8-0042-02
初中歷史課程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一門基本學科,強化初中歷史教學,讓初中學生能夠深入的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增強愛國情懷。但是我國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且歷史課程不是主要的重點科目,很多初中學生對于歷史課程的積極性較低,缺乏熱情。基于此,歷史教師要針對這種情況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利用“三聲課堂”更好的開展初中歷史教學,從而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1.微笑聲之——“謎語”歷史教學
有時候的歷史課堂教學嚴肅有余,活潑不夠,教師想用嚴厲來鎮(zhèn)住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斥責聲,這樣的課堂會讓教學活動停滯,影響教學質(zhì)量。課堂教學中要有“笑聲”,懂得師生之笑能夠舒緩緊張的情緒,激發(fā)師生的積極心態(tài),形成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樹立歡樂課堂的觀念,使課堂因為教學內(nèi)容而引發(fā)笑聲;有教學情境設置引發(fā)的笑聲;有教師幽默語言而引發(fā)的笑聲;有學生機敏語言動作引發(fā)的笑聲等等,有笑聲的課堂,能夠讓師生關系更加的和諧,學生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學生學習的參與度更大,從而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爸i語”教學可以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使用謎語進行初中歷史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勝負欲,從而提高歷史教學課堂質(zhì)量。
2.掌聲之——“歷史情景劇”教學
課堂就是學生出錯的地方,教師要允許學生出錯,如果沒有錯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教學過程中,要改變一味批評糾錯的方式,用激勵贊揚之聲促進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進入到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不要吝嗇贊美,不要吝嗇掌聲,對學生的勇氣鼓掌;學生為教學內(nèi)容的精彩鼓掌;為學生的成績鼓掌;學生為課堂創(chuàng)新而鼓掌等等。鼓掌也就意味著贊賞,這些贊賞,能夠促進學生的進取精神,激活師生沉淀的潛力,提高師生的品味,這樣的教學,能夠讓教學的內(nèi)涵更加豐富,讓師生之間的互動更加融洽,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歷史情景劇教學,要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如果歷史情景劇只是簡單生硬的人物對話,將會讓學生感到乏味。初中時期的學生個性明顯,善于表現(xiàn),思想活躍較高。比如八年級上冊《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一課中,可以運用歷史情景劇教學,將課程內(nèi)容中不同的人物進行劃分,讓學生進行表現(xiàn),學生通過搜集資料,揣摩角色的方式進行演出,能夠贏得欣賞歷史情景劇學生的陣陣掌聲和教師的鼓勵聲。歷史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多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體驗中提高學習興趣。而歷史情景劇正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需求,以興趣作為知識引導,在互動中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3.驚嘆聲之——“史料”歷史教學
教師上課比較注重教學任務,但是教學中缺少亮點,沒有特色,教師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學生機械的背誦,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缺乏學習激情。課堂教學中要有驚嘆聲,讓教學內(nèi)容充滿令學生的驚訝之處,教師要充分挖掘教學內(nèi)容,并巧妙的設置情境。教師本身也能夠呈現(xiàn)出驚訝之舉,要看教師是否具有較高的素質(zhì)。好奇心是人的天性,特別是處于初中階段的青少年,課堂教學要激發(fā)學生的驚嘆聲,這樣的教學,能夠引導學生更加自覺,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有驚嘆聲的教學課堂,起到的教學質(zhì)量一定非常高。合理使用史料進行歷史教學,能夠突出歷史教學的重要性,通過文學史料、圖片史料、影像史料以及實物史料展現(xiàn)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為學生直觀的展現(xiàn)我國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人民的智慧結(jié)晶。使用史料進行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歷史事實,搜集相關的史料記載,在搜集的過程中學到課外知識。
結(jié)束語:
課堂上充滿“三聲”,是歷史教學中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是提高歷史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上述文章中,通過“謎語教學”、“歷史情景劇教學”以及“史料教學”等三種方式呈現(xiàn)了課堂上不同的表現(xiàn)效果,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歷史學習。課堂教學中的“三聲”,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教師與學生能夠達到心心相通,這樣的教學才能夠迸發(fā)出成功的火花,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趙維霞.“舊瓶”裝“新酒”——談史料在初中歷史有效課堂中的運用[J].長江叢刊,2018(1):291.
[2]褚方晨.另辟蹊徑選取素材——提升歷史課堂文化魅力的實踐研究[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