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丹
【摘要】生活化是開展幼兒園數學活動的核心,針對幼兒園數學活動生活化教學的實際情況,從數學的趣味性、優(yōu)化數學活動、滲透數學能力和發(fā)展數學思維四個層面,探索幼兒園數學活動生活化的實施策略,實現數學活動促進幼兒積極發(fā)展。
【關鍵詞】數學活動 ?生活化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9-0135-02
隨著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研究的深入,幼兒園五大領域之科學范疇內的數學活動越來越受到關注。依據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在幼兒園開展數學活動中應強調與幼兒生活的關聯性。針對幼兒園數學活動生活化教學的實施情況,嘗試性地探索幼兒園數學活動生活化的實施策略,以實現通過數學活動促進幼兒發(fā)展的積極作用。
一、融合幼兒日常生活,探索數學趣味
(一)利用幼兒生活中所含有的數學素材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充斥著大量數學素材,教師要具有發(fā)現的能力,以利用幼兒生活中的數學素材使得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生活化。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內的數學化元素,使得幼兒能沉浸在數學環(huán)境之中,如幼兒水杯的編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所擺放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不同形狀的物體,為幼兒進行數學探索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教師應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趣味性的活動激發(fā)出幼兒探索數學的興趣。如教師在引導幼兒理解圖形時,可以充分地利用幼兒身邊的物體,如通過幼兒的餐桌認識形狀。
(二)開發(fā)幼兒生活中的數學素材
教師要認識到幼兒生活中蘊含著多元化的數學元素。例如,在鐘表數學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幼兒的實際生活引入其中。從幼兒起床到來園的一系列生活活動,都能使幼兒通過自己的實際生活與時鐘的學習相結合。如小朋友,你是幾點起床的?爸爸幾點騎車送你來幼兒園的?教師應充分地挖掘幼兒生活中所體現出的數學元素,來自于幼兒實際生活的元素更容易激發(fā)出幼兒進行數學探索的興趣,幼兒將會樂在其中,可以作為幼兒園開展數學活動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
(三)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
教師應使幼兒園生活化的數學活動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使得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數學探索。例如,在點數的數學學習中,教師可以在去戶外活動前,引導幼兒進行點數活動。依據幼兒點數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不同形式的點數,如2個2個數,5個5個數,幼兒將在實際生活中掌握不同的點數形式。在午餐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讓幼兒擺放碗勺,以形成一一對應的數學思維。教師將數學活動貫穿于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之中,使得幼兒在游戲中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幼兒在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中感受著探索數學的樂趣。
二、創(chuàng)設幼兒生活化情境,優(yōu)化數學活動
(一)以繪本內容為載體
繪本是幼兒所喜歡的閱讀內容,教師可以以繪本內容為載體,為幼兒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不但使得幼兒園數學活動生活化,而且能起到優(yōu)化數學活動的效果。教師依托繪本為幼兒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數學活動情境,其實質就是借助繪本內容開展數學活動,使幼兒在繪本故事的情境中進行數學知識內容的學習。例如,教師可以依托經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進行“長”與“短”,“高”與“低”,“遠”與“近”相關內容的學習。以繪本內容為載體易于使抽象化的數學內容形象化,便于幼兒對相關數學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二)以幼兒生活為載體
幼兒的實際生活是教師實施生活化的幼兒園數學活動的重要載體形式。例如,在“多與少”數學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依托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豆豆有5個餅干,毛毛有3個餅干,同時出示圖片信息內容。問是豆豆的餅干多,還是毛毛的餅干多。以幼兒生活為數學活動的載體,不但能起到對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而且能為幼兒的數學學習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三、開展幼兒活動實踐,滲透數學能力
(一)利用具有生活化的教學用具
教師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可以利用具有生活化的教學用具,以使幼兒在實踐活動中逐漸提升數學能力。例如,在學習“1和許多”數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的餐具,以使幼兒在生活化的教具中掌握“1和許多”的內在關系。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用具,取材于幼兒的實際生活之中是幼兒所熟悉的物品,既便于幼兒對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又便于幼兒在做中學。
(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教師在幼兒園數學活動中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應不斷地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例如,在幼兒對物體方位的表述中,教師可以向幼兒引入參照物的理念,指導幼兒說出“小雨坐在琪琪的左邊,明明坐在琪琪的右邊”,以逐漸地建構幼兒的方位意識。教師通過數學活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應依托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考慮到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四、家園攜手共育,發(fā)展數學思維
教師在幼兒園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中應通過家園攜手共育的途徑發(fā)展幼兒的數學思維。教師要引導家長挖掘家庭生活中的數學元素,以指導家長充分地利用家庭中的資源來形成合力,為幼兒數學思維的建構提供支持。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家長在家讓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如玩具放入玩具箱,繪本整理在一起。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對物品進行再次分類,如依據玩具的材質進行整理,毛絨玩具、塑料玩具、金屬類等。幼兒就是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發(fā)展自己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宗穎.整合視野下幼兒園數學教育的融合路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6(06)
[2]梅納新.幼兒園數學課程改革的回顧及思考[J].教育評論,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