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著教材中寫作內容邊緣化、寫作教學片面化、寫作過程失控化和寫作點評低效化等因素,筆者基于以生為本的“始于觀察、終于發(fā)現(xiàn),讀而所得、寫而所用”的體驗式教學理念,結合過程化訓練方式,通過選材主題化、閱讀系列化、收獲寫作化、讀寫興趣化的方式開展主題式以讀促寫寫作教學,提升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
【關鍵詞】主題式 ?以讀促寫 ?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9-0100-02
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特別是我國“一帶一路”的提出及國家戰(zhàn)略的推進,英語作為交流工具在國際中越來越重要。2017年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將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劃分為三至五級課程目標。從課程標準來看,國家對初中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遞進式的要求,也凸顯出寫作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寫作能力是伴隨閱讀能力進行要求的,說明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相輔相成的。由此可見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是合乎課程標準要求的。
一、寫作課堂教學的困境與突圍
(一)寫作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雖然國家對初中各年級學生的英語寫作提出具體要求,但是學生寫作能力欠缺,容易出現(xiàn)內容要點不全或者部分內容偏離主題、謀篇布局能力不強(“一段式”寫作、段首主題句、中心句缺失等)、詞匯量足夠、記憶不準(如Mary is a perrty(應使用 pretty) girl.)、語法錯誤較多He like(應使用 likes)playing.)、寫作不規(guī)范(句子首字母未大寫),很多學生對于寫作的掌握只能用一些詞句的表達,較難形成語篇寫作技能。而且受母語思維干擾, 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中式英語”,學的東西很難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等。
(二)寫作課堂教學的反思與突圍
學生的問題從教師身上找原因。筆者通過課堂觀察、問卷調查和訪談,發(fā)現(xiàn)存在著教材中寫作內容邊緣化、寫作教學片面化、寫作過程失控化和寫作點評低效化等因素。
首先教材中寫作內容弱化,寫作內容位于單元的末尾或變成作業(yè),缺乏專門開辟的寫作教學模塊,導致師生對寫作能力的潛意識弱化;其次寫作教學片面化,教師一般把教學的重心放在與課文閱讀相關的詞匯、句型和語法上,加之教學課程緊、任務重,對寫作教學缺乏重視。即使安排寫作課,大部分教師采取講解寫作方法—布置作文—上交—批改—發(fā)放—講評—范文賞析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注重寫作的知識與結果,忽視寫作過程中對學生語言能力和文化品格的培養(yǎng)。再次寫作過程失控,一般教師課堂或課后布置寫作任務,然后學生寫作,教師缺乏監(jiān)督和指導學生的寫作過程;最后寫作點評低效化,由于班級學生眾多,教師課后批改工程大,耗時長,等到學生拿到作文時,只會粗略看一下就放到一邊或根本不予理睬。這樣的結果是教學針對性不強,學生的思維品質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筆者基于以生為本的“始于觀察、終于發(fā)現(xiàn),讀而所得、寫而所用”的體驗式教學理念,參考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結合過程化訓練方式,通過選材主題化、閱讀系列化、收獲寫作化、讀寫興趣化的方式開展主題式以讀促寫寫作教學,提升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
二、主題式以讀促寫寫作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一)選材主題化:以教材為綱,策略選取素材
讀寫素材的選取要以學生為本,以教材為綱系統(tǒng)選取讀寫主題,根據(jù)主題依認知規(guī)律系列選取讀寫素材。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學習規(guī)律系統(tǒng)選取讀寫素材,七年級每學期選取2-3個主題,八年級每學期選取2-4主題,九年級每學期選取3-5個主題。如八年級上冊Module 2的主題是Science and ?technology,就選取科技作為主題,然后從初中英語教材、新概念英語、英語報等材料中選擇10篇左右代表性文章,用于學生閱讀。
(二)閱讀系列化: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讀寫能力
閱讀屬于語言輸入系統(tǒng),通過主題泛讀、主篇精讀、分享展讀、合作擴讀等系列閱讀,培養(yǎng)學生獲取語篇大意、列提綱、語篇結構分析、重點詞匯記憶、語法規(guī)則、重點句子分析、連貫、銜接手段等閱讀能力以及變讀為說的能力。
1.主題泛讀,關注語篇大意、注重提綱積累
教師組織學生快速閱讀語篇材料,說出語篇大意,列出提綱,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組織學生講解自己所列提綱及思考過程,教師適時點評和反饋,要求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有效交流溝通,從而讓學生理解透徹并快樂學習。
2.主篇精讀,注重重點詞匯(語句)、語法規(guī)則積累
閱讀中教師不僅要關注詞匯,還要讓學生掌握和靈活運用詞匯(尤其主題相關詞匯),如采用詞根法、詞匯串燒、學生造句子、寫簡短的語段等讓學生記憶更加深刻。閱讀課還需要發(fā)現(xiàn)美句,它可以是簡單句,也可以是復合句。借用美句理解語法規(guī)則。如此不僅能夠訓練學生寫出合理的句子,更能夠寫出多樣的句子,如簡單句、復合句、倒裝句等。語法的學習,要學會舉一反三,充分利用單元的習題模塊和相關訓練及時鞏固落實。
3.分享展讀,注重變讀為說、差異分享培養(yǎng)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理解,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上臺展示等手段,讓學生分享語篇大意、提綱、重點詞匯、優(yōu)美語句、語法規(guī)則等,使學生的語言庫得到充實,變讀為說的能力和英語學習的興趣得到提升。
4.合作擴讀,注重橫縱延伸、學習品質培養(yǎng)
通過主題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組織學習小組進行主題合作擴展閱讀,不僅僅局限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多關注于英語的人文性價值,通過閱讀加深國際理解和文化認同。
(三)收獲寫作化:學以致用,培養(yǎng)寫作能力
1.美句仿寫,注重重點詞匯和語法
在主篇精讀中學生發(fā)現(xiàn)優(yōu)美的句子,它可以是簡單句,也可以是復合句。在小組合作、班級分享的過程中體會句子美在哪里,這個句子哪里是可以變化的,哪里是不能變化的,在此基礎上仿寫美句。美句的仿寫過程要注重重點詞匯和語法,盡可能仿寫更多的美句,加深對句子的理解,豐富自己的語言庫。例如在Great inventions一課中,對句子After its invention, travelling became faster and more comfortable.學生可以分析主語和表語是可以變化的,句式After its invention,…became…就是可以借用的句式。根據(jù)這個句式和自己掌握的知識和詞匯,學生可以寫出After its invention, communication became faster and more convenient. After its invention, life became easier and more comfortable.等句子。
2.提綱仿寫,把握書寫框架
在主篇泛讀中學生列出文章提綱,本部分是列提綱的逆向思維。例如作文的題目是什么,仿照已有提綱仿寫提綱或者自列提綱。教師組織讓學生分組討論,小組選出代表向全班展示討論結果,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思路、討論優(yōu)劣,明確最合理的寫作框架。
3.作文自寫,熟練應用美句與布局
在確定文章主題、列提綱基礎上,列出可能使用的詞匯、可能使用的優(yōu)美句型,在寫作中盡可能應用列出的詞匯、句型,根據(jù)文章結構布局獨立完成一篇作文。
4.范文賞析,建立分享中的學與再寫
組織讓學生交換作文小組互改(也可自己修改),主要對文章的內容、結構、語法、銜接等方面修改,不斷完善自己的作文。教師對優(yōu)秀作文及犯有代表性錯誤的作文投影展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優(yōu)缺點,對學生的普遍性問題及時糾正并強調,建議學生總結歸納。教師組織學生對范文進行賞析,教師對學生的分析及時反饋給予表揚或糾正,建議由學生總結行文及常用表達,加深印象,內化寫作技巧,檢驗教學效果。最后教師布置與本文主題類似、寫作技巧相關的作文作業(yè),幫助學生激活寫作思維,運用并鞏固所學知識。
三、主題式以讀促寫寫作教學的思考與啟示
主題式以讀促寫通過明確主題、選取文章,在此基礎上經(jīng)歷閱讀—分析—第一輪寫作訓練,注重監(jiān)督—落實—背誦(注重學生吸收與主動性)第二輪強化寫作訓練,到由課內拓展課外的第三輪興趣寫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克服寫作焦慮,提高寫作能力。
(一)轉變觀念,樹立以讀促寫的教學意識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充分認識寫作教學中閱讀的重要性,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有意識的將閱讀、寫作相結合。在閱讀中,不僅注重學生文本知識的積累,更要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內容、詞匯、語言表達、對應文體的寫作規(guī)范等,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克服母語習慣。
(二)以生為本,加強過程監(jiān)督與學生分享的讀寫訓練
教師不僅要關注寫作結果,更要關注寫作過程。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以讀促寫”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決定學習的效果,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監(jiān)督。
1.選好主題,找準英語教學與學生經(jīng)歷的相融點
主題和閱讀材料的選取是提高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必備條件,主題不僅要符合學生學習需求(詞匯、句型、結構、語篇等),還要結合學生生活經(jīng)歷與認知規(guī)律,找準英語教學與學生經(jīng)歷的相融點。當閱讀與寫作內容成為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桃子時,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時,就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2.做好閱讀,找準閱讀方法與閱讀習慣的突破點
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對語篇結構分析、語言知識獲取等方面的監(jiān)管,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完成教學任務。通過有針對的閱讀訓練,學生了解主題的相關背景及常用詞語,經(jīng)歷優(yōu)美的句子、語篇分析和語篇背誦的積累,學生熟悉各種主題、文體的寫作模式,而且記憶很多相關詞匯和表達。再遇到同類主題、題材時,就能夠淡定自如的冷靜謀篇,寫出優(yōu)美的作文。
3.注重分享,找準以讀促說與以讀促寫的興趣點
分享與交流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閱讀作為輸入,寫作作為輸出,分享既是輸入又是輸出。學生小組活動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分享如何將閱讀成果運用到寫作中來,表達自己文章中的思考與亮點;教師也應多觀察,引導學生關注字詞與表達的運用,幫助學生分享布局謀篇及與寫作主題相關的常用詞、句等。讀以致說,交流中表達自己、學習他人,激發(fā)興趣;讀以致寫,寫作中運用收獲逐步突破收獲。
(三)關注素養(yǎng),找準初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銜接點
初中英語和高中英語的學習一脈相承,貫穿始終的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四大要素。主題式閱讀屬于深度閱讀和擴展閱讀,可以使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xiàn)出的跨文化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取向。主題式以讀促寫通過結構式讀寫入模過程和擴散式延伸破模過程拓寬英語的學習渠道,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總之,主題式以讀促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基于學生認知水平和知識水平、知識能力最近發(fā)展區(qū),明確主題精選范文;踐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深度學習,通過巧妙設問、有效監(jiān)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認知欲,提高學生思維參與度,經(jīng)歷入模和破模的過程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M].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
[2]朱曉彤.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教師,2018年第6期:105-11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M].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
作者簡介:
鄧娟,初中英語教師,中教二級,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