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鳳
【摘要】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學生們可以通過閱讀學習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可以通過寫作強化閱讀理解能力。如果把語文科目比作一輛自行車,那么閱讀和寫作就猶如這輛自行車的前輪和后輪。只有前輪和后輪協(xié)調運作,自行車才能平穩(wěn)向前;只有閱讀和寫作并駕齊驅,學生們才能形成較強的語文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使之并蒂花開,共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寫作 ?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8-0093-02
閱讀和寫作是個互補的過程,閱讀是理解吸收,寫作是實踐表達。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互動,既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夠讓學生習得寫作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材文本,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引導學生從讀中悟寫,以讀帶寫,讀寫結合,并蒂花開。
一、讀寫結合之仿寫
小學語文教材上有很多優(yōu)美的文章,或是情節(jié)曲折離奇,或是語言優(yōu)美,或是內涵深刻,或是構思精巧。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教材文章展開仿寫,引導學生仿寫文章中的句子、段落、寫作手法,引導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進行再創(chuàng)造,進而使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均得到有效培養(yǎng)。
首先,是引導學生仿寫文章段落,如《師恩難忘》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個小孩子,牽著媽媽的衣襟兒去住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很好地詮釋了“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司攀ā边@首小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照文章中田老師的思路,對“一去二三里”這首小詩展開解釋。學生們可以從某某小朋友去大山處旅游,被田園風光所深深吸引,一口氣走出二三里,不知不覺已到中午,看見四五戶人家,冒著飯菜的香氣……如《誰說沒有規(guī)則》,這篇課文的段落結構相近,讀來一氣呵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仿照課文段落,續(xù)寫詩歌內容,誰說沒有規(guī)則,明明白白寫著:愛護花草,人人有責。
其次,是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展開仿寫。如《草原》一文中,有“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這個句子依次用了兩個既……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既……又……,既……又……”展開仿寫,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
二、讀寫結合之補白
語文教材上的很多文章,都傳承了中國畫中的留白藝術,有很多言簡意賅之處,給我們留下了無窮的想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文章中的空白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并將自己的想象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例如《誰說沒有規(guī)則》,這篇課文運用詩歌的形式,告訴我們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該篇詩歌又沒有完全將不遵守規(guī)則的惡劣后果寫作出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文章的每一個段落,展開豐富的想象。如文章中的第二段落“請走天橋和地下通道!可他卻要翻閱界欄橫穿過街?!苯處熆梢砸龑W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翻閱界欄橫穿過街會造成什么樣的惡劣后果呢?四年級的小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對交通事故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如果學生們能夠意識到不遵守規(guī)則的惡劣后果,那么學生們就能意識到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那么這篇文章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價值。所以,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亂扔垃圾、插隊、亂喂動物食品等不遵守規(guī)則的后果展開寫作,進而在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讀寫結合之讀后感
語文新課標中對學生的閱讀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學生們不僅要展開課內閱讀,還要展開課外閱讀,如此才能實踐新課標的要求,才能拓展視野,陶冶情操,形成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要引導學生寫作閱讀心得,進而在加強學生閱讀體驗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自我的平臺。即,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組織班級學生展開閱讀心得交流活動。學生們可以展示自己的閱讀心得,可以互相交流自己這一段時間內的閱讀心得,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均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們在閱讀時展開隨文微寫作,讓學生們通過寫作加深閱讀理解,從而讓學生們在閱讀和寫作的帶領下,自由翱翔于語文知識的天空中,見識更加廣闊的語文世界。
參考文獻:
[1]張碧霞.讀中學寫 ? 以寫促讀——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2)
[2]王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