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飛
摘 要: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素質教育則成為了新的教育要求。音樂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提升審美能力的重要內容,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能夠做到將教育影響進行有效的落實。要想實現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提升,就需要教師能夠有效地將導入環(huán)境進行完善,以求得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導入方法 措施
音樂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學生使緊張的情緒得到緩解,使他們產生身心的愉悅,但是,目前的音樂教學領域存在著一些問題,那就是課程安排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各學校紛紛將目光聚焦于一些數、語、外教學上,而對音樂、體育的重視程度較為缺失,這就使得音樂教學的價值難以充分的顯現,并且音樂課程多會被安排在學生極度疲憊的時刻,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出現音樂學習興趣低下,甚至產生對音樂學習的反感,對音樂教學的潛在效益發(fā)揮十分不利。課堂的高效能是教師教學所關注的重點,而如何實現高效率的音樂教學,則成為了眾多教師共同探討的問題,經過分析得出,趣味性的教學導入是開展音樂教學成功的一半。因此,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能夠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對導入進行合理化的設計,進而為學生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1]
一、小學音樂課堂導入的重要性分析
一個良好的導入是教學效率提升的關鍵,所以,眾多的教師紛紛從自身出發(fā),不斷實現自身導入能力的提升,進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首先,小學音樂課堂導入,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而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界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對知識的學習則存在著很大的抵觸心理,而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引入,則將這一局面進行了有效的打破,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教學導入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導入能夠將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進行調整,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知識的學習、情感的陶冶,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課堂教學時間十分有限,要想在教學時間內,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進行一個行之有效的導入就顯得尤為必要了,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能夠幫助學生產生對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進而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最后,小學音樂課堂導入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進行導入之前,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預習相關知識,實際上,這一過程的開展就已經幫助學生樹立了一個良好的預習習慣,這為他們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
二、小學音樂課堂導入方法探究
1.提問式導入
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初,教師都會對學生進行提問,來幫助他們回顧前一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并對接下來的知識學習打下基礎,實際上,提問這一方式是教師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透過提問學生能夠快速的集中注意力,實現主動性和參與性的有效發(fā)揮,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這一優(yōu)勢更為明顯,小學音樂教學是依托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內容設置的,這就使得其中的內容設置與其他學科存在著極大的關聯,所以,通過回憶性提問,能夠有效地實現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開展,將學生有效的帶入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在對小學音樂《春曉》這首音樂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憶《春曉》這首詩歌的作者,以及相關的寫作背景,讓學生對情感進行深入的把握,進而實現對本首樂曲的完美詮釋。提問的方式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了充分的調動,讓學生不僅實現了在樂曲世界的美好徜徉,還為其他科目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積極地運用導入所具有的優(yōu)勢,進行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2.情景式導入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興趣較為缺乏,對學習存在著抵觸情緒,而新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不僅實現了學生興趣的激發(fā),還為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音樂學習埋下了伏筆,通過多媒體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能夠將學生帶入到音樂所呈現的境界之中,將抽象的美學享受變成了一種審美體驗,有效地拉近了學生和音樂之間的距離,并且為實現學生音樂思維模式的培養(yǎng)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例如,教師在對小學音樂《祖國,祖國多美麗》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祖國雄偉壯闊的美景畫面,使學生能夠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體悟祖國母親的壯闊,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進行視頻設計之前,對學生進行調查,就他們覺得最能夠代表祖國的事物是什么進行班級探討,然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概括,以此內容作為自己視頻設計的基礎,進而實現學生熱情的有效調動,以便促成了情感的陶冶和迸發(fā),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愛國激情,引導學生帶著飽滿的情感實現對音樂知識的學習,進而情感與音樂教學的有效融合,為實現音樂內涵的生動詮釋做足準備。[3]
3.圖片式導入
要想實現學生興趣的有效激發(fā),運用圖片進行導入十分必要,圖片具有較強的直觀性,當學生進行欣賞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將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認知,進而為有效的開展音樂教學奠定基礎。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具的使用范圍也實現了顯著的拓展,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對教學效率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如果由教師單純地采用講授法進行教學,那么對學生的高效學習將會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所以,運用圖片進行內容的介紹十分重要。例如,在對《鳳陽鼓樓》《草原贊歌》進行音樂教學時,學生對這些內容較為陌生,如果教師直接進行講解,難免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喪失學習興趣,難以實現對草原那種奔放之美進行了解,通過圖片能夠將鼓樓、草原的面貌進行全景式的呈現,進而為音樂新課教學提供有力支撐。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教學改革背景下,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而要想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高效化,就需要教師能夠從導入出發(fā),力求做到趣味性和實效性相結合,以便促成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通過探究得知,導入的方式呈現出來多樣化特征,而哪一種方式最有效,則需要教師能夠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做到有的放矢。相信,在導入的有效運用下,我國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姜小燕.音樂課堂的有效導入需要與時俱進[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6):140.
[2]李方圓.淺談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探究[J].黃河之聲,2018(16):85.
[3]黃峻.試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導入的方法[J].黃河之聲,2014(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