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 要:盧祖皋是南宋中期婉約詞人,其詞作受以晚唐詩歌為宗的永嘉四靈詩風及以姜夔為代表的騷雅詞風的影響,注重煉字煉句,具有鮮明的語言藝術特點。具體表現(xiàn)為:熟練運用多種對仗句式,高超的煉字技巧,巧妙運用典故和化用前人詩句,纖雅意象的使用等。
關鍵詞:盧祖皋;《蒲江詞》;語言藝術
盧祖皋,字申之,又字次夔,號浦江,南宋中期婉約詞人,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盧祖皋約生于乾道九年(1173)或淳熙元年(1174),約卒于嘉定十六、十七年(1223—1224)左右。《宋史》無傳,其生平事跡散見于《宋會要輯稿》選舉二十一之十六、十八,《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卷九,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選舉四》,卷一八二《人物六》,《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九八《浦江詞提要》以及溫州、永嘉的地方志等。盧祖皋工詩,然詩集不傳,《全宋詩》僅存其詩13首。又尤以詞名家,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著錄其《浦江集》一卷,今存《蒲江詞》一卷,有《宋六十名家詞》本、《永嘉詩人祠堂叢刻》本。朱祖謀《彊村叢書》本名為《蒲江詞稿》,《全宋詞》據(jù)此收錄祖皋詞96首①。盧祖皋工于音律,詞作風格清遠典雅,近于以姜夔為代表的騷雅詞派。清人朱彝尊云:“詞莫善于姜夔,宗之者張輯、盧祖皋、史達祖、吳文英、蔣捷、王沂孫、張炎、周密、陳允平、張翥、楊基,皆具夔之一體?!盵1](P101)從中可以看出盧祖皋的詞學淵源。
盧祖皋一生仕途平順,沒有經(jīng)歷過大起大落,除短暫于京城臨安為官外,其生平行止僅限于吳中、永嘉兩地。他與同鄉(xiāng)的永嘉四靈等文士交往甚密,常在一起詩酒唱和,創(chuàng)作上受以晚唐詩歌為宗的永嘉四靈詩風影響很大。這兩方面的原因決定了盧祖皋的詞作內(nèi)容以生活瑣事與題詠景物為主,抒發(fā)的多是文人雅士的閑適幽情,體式上則以小令為主。在《全宋詞》收錄的96首詞作中,小令詞計有57首,約占總數(shù)的六成。常使用的小令詞牌有《謁金門》(10首)、《烏夜啼》(5首)、《清平樂》(4首)、《臨江仙》(4首)等。小令詞原本盛行于晚唐五代及宋初,其后柳永、張先等人大力寫作慢詞遂使小令漸衰。到了南宋,追逐辭藻用典、爭相創(chuàng)作長調(diào)成為文學風尚。盧祖皋身處南宋中期卻能不拘于時,上承晚唐北宋余緒,創(chuàng)作出眾多雋永蘊藉的小令詞作。對此,清代周濟曾評價說:“浦江小令,時有佳趣。長篇則枯寂無味,此才小也?!盵2](P37)此言可謂切中肯綮。長調(diào)需要悉心謀篇,以一中心情感串聯(lián)不同意象,講究鋪敘和架構;小令記錄的則是瞬間見聞與感悟,體制較小,追求含蓄雋永,更需字斟句酌。盧祖皋受限于平順單調(diào)的人生閱歷及思力不足,對生活的感悟和認識并不深刻,這正是他長調(diào)“枯寂無味”的原因所在。然其長調(diào)也非盡如周氏所言,《賀新郎》(挽住風前柳)、《木蘭花慢》(向蒲江佳處)、《滿庭芳》(盤谷居成)等清遠騷雅,亦屬上乘。形式上則表現(xiàn)為悉心揣摩藝術技巧,苦吟推敲,在用字用句方面均有獨到之處。概括言之,《蒲江詞》的語言藝術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注重煉句
關于盧祖皋與永嘉四靈等對晚唐詩風的承繼,王綽《薛瓜廬墓志銘》云:“永嘉之作唐詩者首四靈,繼靈之后,則有劉詠道、戴文子、張直翁、潘幼明、趙幾道、劉成道、盧次夔、趙叔魯、趙端行、陳叔方者作。而鼓舞倡率,從容指論,則又有瓜廬隱君薛景石者焉?!^諸家之后,又有徐太古、陳居端、胡象德、高竹友之倫。風流相沿,用意益篤,永嘉視昔之江西幾似矣,豈不盛哉!”[3](P101)好友葉適《贈盧次夔》用“新涼白頭句,清甚費悲吟”形容盧祖皋的苦吟。此句說的雖然是作詩,但對字句的推敲琢磨同樣體現(xiàn)在盧祖皋的詞作中。
《蒲江詞》中出現(xiàn)了多種類型的句式對仗手法,可歸納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正對
正對在《蒲江詞》中最為常見。如《木蘭花慢》(向蒲江佳處)結(jié)句:“吟寄疏梅驛外,思隨飛雁行邊”,利用“疏梅”“飛雁”等典型意象表現(xiàn)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上下兩句對仗工整,前后互文,互相烘托,點明整首詞的主題,意蘊綿長。此外,正對的例子還有“別恨慵看楊柳,歸期暗數(shù)芙蓉”(《清平樂》)、“玉局彈愁,冰弦寫怨”(《踏莎行》)、“寒余芍藥闌邊雨,香落酴醾架底風”(《鷓鴣天》)、“段段寒沙淺水,蕭蕭暮雨孤篷”(《烏夜啼》)等。
(二)反對
反對在《蒲江詞》中也較為常用。如《夜行船》中的“鳩侶寒輕,燕泥香重”一句。伴隨初春的到來,寒氣逐漸退卻,燕子開始返回筑巢,杏花的香氣越發(fā)濃郁。此句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將“寒”“香”用輕重來衡量,越發(fā)生動形象,并通過前后句的對比,使春意與生機躍然紙上。此外,反對的例子還有“河漢低垂天欲近,乾坤浩蕩秋無極”(《滿江紅》)、“長日愔愔花又落,短屏曲曲酒初醒”(《琴調(diào)相思引》)等。
(三)本句對與隔句對連用
值得注意的是,《蒲江詞》中還出現(xiàn)了本句對與隔句對連用的現(xiàn)象。如《錦園春三犯》“凋紅漲綠,懶鶯忙燕”一句,“凋紅”“漲綠”形成對比,“懶鶯”“忙燕”形成對比,而前后兩句之間又形成兩兩對仗。這種對仗使得詞作讀來瑯瑯上口,充滿韻律美,同時也營造出一種歡快與充滿生機活力的氛圍,奠定整首詞的氛圍。此外,這類的例子還有“芳草暮寒,亂花微雨”(《魚游春水》)等。
總體看來,無論何種對仗,盧祖皋皆能運用得體,使得詞作句式整飭,屬對工切。
盧祖皋對詞句的推敲琢磨還體現(xiàn)在《蒲江詞》的結(jié)句上。張炎說:“詞之難于令曲,如詩之難于絕句,不過十數(shù)句,一句一字閑不得。末句最當留意,有有余不盡之意始佳?!盵4](P265)《蒲江詞》的結(jié)句確實給人以余音繞梁、意蘊綿長之感,如“誰家拂水飛來燕,惆悵小樓東”(《烏夜啼》)、“明日陰晴猶未定,試教移小艇”(《謁金門》)、“心事悠悠人好在,畫橋流水外”(《謁金門》)、“吹面桂花風,峭不似、紅塵道中”(《太常引》)等。盧祖皋往往以現(xiàn)實與想象或夢幻的對比作結(jié),表現(xiàn)人生無常、好夢不再的無奈與惆悵,如《清平樂》(鏡屏開曉)的結(jié)句:“殘夢不堪重理,一雙胡蝶飛來?!遍|婦沉浸在對遠方游子的思念中,過去一起生活的情形模糊朦朧而又不得忘卻,宛如“殘夢”。也許是怕觸景傷情,婦人深居閨中,對春天的到來渾然不知,“脈脈不知春又老”。然而,正在她苦苦回味夢中與丈夫團聚的情形時,“一雙胡蝶飛來”,讓她重新回到現(xiàn)實。萬物的生機盎然與自己的形單影只形成強烈對比,不由讓人生發(fā)出孤寂惆悵之感,而這一對胡蝶似乎又預示著未來與丈夫的重逢。結(jié)句形象地表現(xiàn)出閨婦惆悵迷茫與熱切期盼相交織的復雜心緒,意蘊豐富綿長。又如《清平樂》(庚申中吳對雪)結(jié)尾:“喚取雪兒對舞,看他若個輕盈。”本義是說讓雪花與柳絮對舞一比高下,亦可理解為喚來能歌善舞的婢女雪兒,看看她的舞姿和雪花相比誰更輕盈。此句一語雙關,生動活潑。明末毛晉對《蒲江詞》評價頗高,尤其激賞于《菩薩蠻》(翠樓十二闌干曲)的結(jié)尾:“玉簫吹未徹,窗影梅花月。無語只低眉,閑拈雙荔枝?!泵险J為,“直可步趨南唐‘孤枕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矣”[5](P589)。
二、注重煉字
受以晚唐詩歌為宗的永嘉四靈詩風影響,《蒲江詞》亦注重煉字煉詞,其煉字工夫得到歷代評論家的肯定贊揚。如《水龍吟·賦芍藥》:
杜鵑啼老春紅,翠陰滿眼愁無奈。飛來何處,鳳軿鸞馭,霞裾云佩。風檻嬌憑,露梢慵亸,酒濃微退。念洛陽人去,香魂又返,依然是,風流在。
銀燭光搖彩翠。畫堂深、莫辭沉醉。十年一覺,揚州春夢,離愁似海。浩態(tài)難留,粉香吹散,幾時重會。向尊前笑折,一枝紅玉,帽檐斜戴。
首句“杜鵑啼老春紅”,“老”字采取了擬人和通感的手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一種惆悵中略帶慵懶的氛圍,為整首詞奠定情感基調(diào)。下片“銀燭光搖彩翠”一句中的“搖”字則生動地展現(xiàn)出燭光之下花枝的搖曳生姿,同時也使人聯(lián)想到觀者心神為之迷醉向往等多層內(nèi)容,極具表現(xiàn)力。結(jié)尾“向尊前笑折”,作者由“揚州春夢”回歸現(xiàn)實,折下一枝芍藥斜插在帽檐上,這是作者為挽留春光所作的努力?!靶Α弊制鸬搅宿D(zhuǎn)折升華的作用,表明作者由回憶過往“揚州春夢”時的惆悵惋惜轉(zhuǎn)向了一種較為積極樂觀的情緒與人生態(tài)度,豐富了整首詞作的感情內(nèi)涵。
再如《賀新郎》:
挽住風前柳。問鴟夷、當日扁舟,近曾來否。月落潮生無限事,零亂茶煙未久。漫留得、莼鱸依舊??墒菑膩砉γ`,撫荒祠、誰繼風流后。今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云起,夜窗如晝。萬里乾坤清絕處,付與漁翁釣叟。又恰是、題詩時候。猛拍闌干呼鷗鷺,道他年、我亦垂綸手。飛過我,共尊酒。
魏慶之評價此詞:“無一字不佳,每一詠之,所謂如行山陰道中,山水映發(fā),使人應接不暇也。”[6](P481)這首詞作在《蒲江詞》中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它一改婉約本色,表現(xiàn)出清朗豪放之氣。詞的上片歌詠三位隱士:范蠡、張翰和陸龜蒙,進而感嘆世人追名逐利,風流不再。下片轉(zhuǎn)寫江上雪景,抒發(fā)渴望歸隱的心情。前半部分描繪出一片晶瑩剔透、清絕人寰的景色,不過,這美景背后含蘊的則是深入骨髓的知音難覓之感,美景無人理會,只得“付與漁翁釣叟”。作品至此格調(diào)轉(zhuǎn)為低沉,然而隨后一個“猛”字寫得豪邁爽快,頗有兔起鶻落、破空而來之勢,足見煉字功力。作者思量至此,不禁猛拍闌干,招呼江上鷗鷺,發(fā)出共進杯酒的誓愿,表現(xiàn)出志存歸隱、矢志山林的情懷。整首詞中,作者的情緒經(jīng)歷了由向往到消沉再到奮起三個階段,而“猛”字起到了關鍵的轉(zhuǎn)折作用,無怪乎陳廷焯評價道:“‘猛拍,妙。有神境,有悟境?!盵7](P349)
此外,“斗草煙欺羅袂薄”(《倦尋芳》)之“欺”,“窗綺護幽妍,瓶玉扶輕裊”(《卜算子》)之“護”與“扶”,“一雨林塘新綠凈,杏梁歸燕并”(《謁金門》)之“凈”與“并”等,也都是《蒲江詞》煉字的典型代表。
善用疊詞是《蒲江詞》的又一特點。在《全宋詞》收錄的96首蒲江詞中,計有45處使用了疊字,如“拂拂”(《魚游春水》)、“裊裊”“粼粼”(《西江月》)、“脈脈”(《清平樂》)、“飐飐”“濛濛”(《烏夜啼·西湖》)、“簇簇”(《謁金門》)、“袞袞”(《謁金門》)、“曲曲”(《琴調(diào)相思引》)、“迢迢”(《臨江仙》)等。這些疊詞的運用,或是使詞作具有整飭的韻律節(jié)奏美,或是作為象聲詞描摹聲色以實現(xiàn)形象化的藝術表現(xiàn),或是奠定情感基調(diào),如前文所引《清平樂》(鏡屏開曉)中“脈脈不知春又老”中的“脈脈”讓人想象出閨婦含情凝視遠方、思戀丈夫的情形,惆悵之情油然而生。
盧祖皋詞中的特定字詞有時能奠定作品的情感基調(diào),有時能強化詞作的藝術表現(xiàn)力,有時還能起到關鍵轉(zhuǎn)折作用,使詞作富有層次變化,意蘊更加豐富。
三、巧妙運用典故
熔鑄典故及化用前人詩句入詞亦是盧祖皋詞作的一大特色。前引《賀新郎》(挽住風前柳)即引用了范蠡泛舟五湖、張翰莼鱸之思之典。“江涵雁影梅花瘦”一句化用了杜牧《九日齊山登高》中的詩句“江涵秋影雁初飛”?!端堃鳌べx芍藥》“十年一覺,揚州春夢,離愁似?!?、《渡江云·賦荷花》“三年一覺西湖夢,又等閑,金井秋聲”,則化用了杜牧《遣懷》中的名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洞仙歌·賦茉莉》“念日暮江東,偏為魂銷”則明顯受到了杜甫《春日憶李白》中“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一句的啟發(fā)。盧祖皋的用典技巧高超,將前人詩句圓融和諧地化用到詞作中,宛如羚羊掛角,不著痕跡。我們還可發(fā)現(xiàn),盧祖皋引用的詩句多為晚唐杜牧的詩作及對仗工整的律詩,足證晚唐詩風對他的影響。
四、纖雅意象的使用
盧祖皋作詞受永嘉四靈詩風的影響,又宗姜夔一路,其詞作體制較小,格局不大。所用意象多為纖細雅致之物。反復出現(xiàn)在蒲江詞中的意象主要有畫屏、簾幕、舟、云、雪、雨、梅、竹、夢等。作者常在這些客觀物象前加上具有感情色彩的限定詞以賦予其主觀色彩,此即王國維所說的“有我之境”,如“閑云”“殘夢”“疏梅”“寒沙淺水”“暮雨孤篷”“竹屋梅窗”“玉屏金鏡”“暮煙細草”等。特定的意象具有特定的感情傾向和使用場合?!昂熌弧薄爱嬈痢背3霈F(xiàn)在表現(xiàn)惆悵迷茫、百無聊賴情緒的閨情詞中,如《江城子》:“畫樓簾幕卷新晴,掩銀屏,曉寒輕。墜粉飄香,日日喚愁生。”“梅”“雪”則往往表現(xiàn)高潔獨立的人格與歸隱志向,如《賀新郎》:“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云飛起,夜窗如晝?!边@些幽雅清冷的意象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蒲江詞》纖雅清遠的詞境。
盧祖皋作為南宋中期具有代表性的婉約詞名家,其《蒲江詞》在語言藝術上具有諸多特點,如熟練運用正對、反對、本句對、隔句對等多種對仗句式,注重煉字、煉句,巧妙運用前人典故與詩句,多使用纖雅意象,起到了強化藝術表現(xiàn)、豐富詞作內(nèi)涵的作用。通過以上特點,我們能明顯感受到以永嘉四靈為代表的晚唐詩風和以姜夔為代表的騷雅詞派在創(chuàng)作上對盧祖皋的影響,這也有助于我們進一步認識南宋時期的文學風尚。
參考文獻:
[1]朱彝尊.黑蝶齋詩馀序[A].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下冊)[C].北京:中華書局,1963.
[2]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M].顧學頡點校.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3]曾棗莊,劉琳.全宋文(第284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4]張炎.詞源[A].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冊)[C].北京:中華書局,1986.
[5]毛晉.《蒲江詞》跋[A].宋六十名家詞(第6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魏慶之.詩人玉屑[M].王仲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7]陳廷焯.詞則·放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