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琴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降低教學難度,還可以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產生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诖?,本文重點針對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教學;運用
初中數學教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探究性。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受到生理年齡的限制,沒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對外界陌生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心。如果將這兩點進行有機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更多的探究機會,讓學生成為數學知識的探索者和自主發(fā)現者,那么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將會被激發(fā)。
一、通過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及抽象性,如果只是一味地講解數學概念,課堂氛圍無法活躍,學生很難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為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必須要激發(fā)出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沒有較高的自覺性和自律性,但對新鮮事物卻非常敏感,容易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望。
首先,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制作教學課件的時候,可以選擇清新活潑的課件風格,將數學中的線條感與色彩感進行充分展現,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數學思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想主動思考的意識。其次,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課件時,可以通過聲音、動畫、圖像等方式將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展現出來,這樣既可以使數學問題變得簡單、形象,又可以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tǒng),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探索欲望。
二、通過信息技術啟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就是不斷設置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關鍵也就是通過設計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學生現有的數學知識水平為基礎,應用信息技術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在問題探究和討論的過程中獲得數學知識,提升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而且,通過對數學問題的探究,還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掌握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方法。首先,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找準數學知識的教學切入點,設置不同層次的數學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求知欲,還要對學生的數學思維產生啟發(fā),讓學生愿意繼續(xù)深入探究,克服只知道死記硬背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熱愛動腦、勤于動腦,不甘于享用現成的數學公式去解題,更加愿意通過獨立思考和探究,進行數學問題的解答。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勾股定理有一個透徹的理解和靈活的應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設計兩個正方形,然后再提出問題,即“如何用最少的次數進行正方形的剪拼,形成一個新的正方形,讓新的正方形與原先兩個正方形的總面積相等。”學生一看到這樣的問題,很容易產生探究欲望。首先,將兩個正方形的邊長用a和b表示,那么他們的面積和就是a2+b2,而這也就是新正方形的面積。然后再裁剪出兩個直角三角形,一個邊長為a,另一個邊長為b,然后再將這兩個三角形拼接起來就可以了。這樣的問題情境的設置,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勾股定理的理解和運用,還使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面積割補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進而有效提升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能力。
三、通過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
初中數學涉及了大量的抽象性概念,而信息技術可以對圖形、圖像及動畫進行綜合性處理,可以讓學生在愉悅、興奮的狀態(tài)下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例如,在進行“全等三角形”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對三角形的平移、旋轉、翻折等概念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讓三角形動起來,學生可以通過動畫直觀地看出哪兩個三角形全等,那么學生也就更加容易理解與之相關的數學概念了。而且,多媒體教學設備中有一個幾何畫板的功能,學生可以通過該功能進行實際的操作練習,在自己設置的動態(tài)變化中觀察三角形平移、旋轉、翻折后,圖形的變化規(guī)律,進而通過交流、討論、合作,得出最終的問題答案。
四、通過信息技術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任何知識的吸收和內化,任何技能的形成與熟練,任何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都離不開反復的練習。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設計大量針對性的練習題,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知識,將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從而充分激發(fā)出學生對數學習題的練習興趣,進而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教師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及時掌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進而有效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活躍數學課堂教學氛圍,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獲得探究能力,提升數學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周兵.探究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09):172
[2]張紅梅.淺談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8(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