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要】 目的 評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介入術的護理配合效果。方法 ? 68例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介入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各34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針對性護理,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
結果 實驗組患者心律失常、低血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2.94%、2.94%,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0.59%、23.53%, 住院時間(11.22±1.25)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6.50±2.51)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非常滿意22例, 滿意11例, 不滿意1例, 護理滿意度為97.06%;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15例, 滿意12例, 不滿意7例, 護理滿意度為79.41%。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00, P=0.024<0.05)。結論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介入術時, 采取針對性護理配合措施, 對提高患者急救效果具有積極作用,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介入術;針對性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3.078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壞死所致, 大部分患者發(fā)病機制均是在冠狀動脈病變基礎上引起冠狀動脈血供中斷或減少, 使得相應的心肌出現(xiàn)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疼痛、胃腸道癥狀、低血壓、休克、心動過速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如治療不及時, 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 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救過程中, 多行急診介入術治療, 但由于此方案手術操作難度大, 不僅需要醫(yī)生熟練掌握操作技巧, 還需要實施針對性護理配合, 以此提高手術治療成功率[3]。本次研究針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介入術的護理配合效果進行評價,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8年4~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介入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參照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進行評價, 且經心電圖檢查均為ST段抬高型[4]。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者;②意識均清醒者;③符合手術指征者;④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疾病者;②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嚴重感染者;④甲狀腺功能異常者;⑤精神疾病者;⑥溝通障礙者;⑦凝血機制異常者;⑧不愿參與研究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各3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0例, 女14例;年齡49~76歲, 平均年齡(62.50±10.17)歲。實驗組患者中男19例, 女15例;年齡50~77歲, 平均年齡(62.60±10.2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1. 2 方法
入院后, 快速明確患者病情, 所有患者均行急診介入術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 即藥物指導、健康宣教、心理護理指導、生命體征監(jiān)測等。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針對性護理, 具體方法為:①主動與患者、家屬交流, 了解并評估其心理特征, 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 多關心患者, 讓患者感受到被關愛與關心, 改善不良心理, 提高患者治療與護理配合度。術前, 向患者與家屬普及疾病相關知識、治療優(yōu)勢、注意事項等, 解答其疑問, 消除患者心理壓力, 鼓勵患者以正確心態(tài)面對疾病, 并向其講解治療成功案例, 提高患者手術信心, 進而提高治療依從性。②生命體征管理: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同時嚴密觀察心電圖與動脈壓力曲線, 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遵醫(yī)囑給予持續(xù)吸氧, 并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巡視, 合理調控氧流量, 如發(fā)現(xiàn)患者在吸氧過程中出現(xiàn)異常, 立即告知醫(yī)生, 配合醫(yī)生處理。③手術護理:術前檢查儀器是否齊全, 對藥品進行檢查, 明確其是否在有效期內;術中采用溫柔的語言鼓勵患者, 給予其心理與精神支持;熟練掌握手術操作流程, 積極配合醫(yī)生手術, 并做好護理記錄。④飲食指導:術后根據患者病情, 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 要求患者盡量食用清淡、易消化類食物, 多食用新鮮食物, 提高機體抵抗力。⑤并發(fā)癥預防護理:在急診行介入術時, 低血壓是最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 在護理中應加強心理干預, 緩解患者心理壓力;術前若患者腎功能不全, 術中應盡量減少造影劑的使用量, 術后叮囑其多飲水。此外, 手術時應停止應用血管擴張藥物, 只靜脈滴注(最快速度)0.9%氯化鈉溶液, 如患者血壓下降, 立即遵醫(yī)囑給予升壓藥物。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進行判定, 總分100分, 非常滿意>90分, 滿意70~90分, 不滿意<70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住院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者心律失常、低血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 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非常滿意22例, 滿意11例, 不滿意1例, 護理滿意度為97.06%;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15例, 滿意12例, 不滿意7例, 護理滿意度為79.41%。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00, P=0.024<0.05)。見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