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歡,劉盛菲,凌 敏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州 510006)
高脂血癥是指人體脂肪代謝或轉運異常,血漿中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等主要脂質成分超過正常范圍。大量的研究表明,高脂血癥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通過損傷血管內皮參與動脈粥樣硬化、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病理過程。因此,有效防治高脂血癥、保護血管內皮功能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義。Rho/ROCK信號通路近年來已成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熱點,研究表明其與動脈粥樣硬化以及血管內皮結構改變、功能變化關系密切[1-2]。大量研究也表明,針刺能夠有效改善血脂代謝,改善血管內皮功能[3],但其作用機制尚不明確。本實驗通過建立高脂血癥大鼠模型,觀察其一般狀態(tài)及體質量變化,測定血脂4項以及血清水平,觀察主動脈HE染色下形態(tài)學改變,采用Western blot 法檢測主動脈RhoA、ROCK2、MLCP蛋白表達水平,探討針刺改善高脂血癥血管內皮功能的機制,為其臨床防治高脂血癥提供科學依據(jù)。
SPF級雄性SD大鼠30只,體質量(200±10) g,購于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實驗前所有大鼠均進行適應性飼養(yǎng)1周后,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空白組、模型組、針刺組各10只。
維生素D3注射液(1 ml:7.5 mg×10支/盒,上海通用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NO試劑盒、ET-1試劑盒、Elisa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 RhoA、ROCK2、MLCP抗體(美國 ABCAM 公司),Synergy HTX多功能酶標儀(美國BioTek儀器有限公司),海康YB2000電子天平(上海拓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TKY-BMC石蠟包埋機(湖北泰康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R239型輪轉式石蠟切片機(湖北泰維科技公司),TG-18 W高速離心機(濟南來寶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902-ULTS超低溫冰箱(美國賽默飛公司),CX31光學顯微鏡(日本奧林巴斯公司)等。
空白組給予普通飼料喂養(yǎng),模型組及針刺組大鼠給予一次性腹腔注射維生素D360萬單位/Kg,并配合高脂乳劑灌胃(高脂乳配方:吐溫-80 20%+丙二醇30%+豬油20%+膽固醇10%+膽酸鈉3%+丙基硫氧嘧啶1%)4周,并測量血脂4項確認血脂升高。造模成功后,空白組繼續(xù)給予普通飼料喂養(yǎng),模型組及針刺組大鼠給予高脂飼料飼養(yǎng)。
從第5周開始空白組、模型組只做固定不進行任何治療。針刺組選用雙側“脂三針”(內關、足三里、三陰交),取穴方法參照《實驗針灸學》[4]。內關直刺1 mm,足三里直刺7 mm,三陰交直刺5 mm,針刺后接英迪牌KWD-808-I電針儀,疏密波,頻率5~25 Hz,強度以肌肉輕微顫動為度,每次留針25 min,每日1次,連續(xù)干預3周。
實驗結束后,使用真空管對腹主動脈采血2~3 mL, 3000 r/min 離心15 min分離血清。采用ELISA方法檢測一氧化氮(NO)、內皮素-1(ET-1)含量,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血脂4項(TC、TG、HDL-C、LDL-C)水平。
實驗結束后,隨機切取主動脈組織并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脫水、包埋、切片、脫蠟至水、HE染色,在光鏡下觀察主動脈形態(tài)學改變并選取典型視野拍照。
取各組大鼠主動脈組織 100 mg,在均質勻漿機中完全搖勻, 1200 r /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BCA法測定蛋白濃度。依次灌膠上樣、切膠、備膜、裝膜、裁膜。加入一抗4 ℃孵育過夜,加入二抗室溫下孵育30 min,采用 ECL顯色,凝膠成像系統(tǒng)進行曝光。內參采用GAPDH,以RhoA、ROCK2、MLCP與 GAPDH 的積分光密度比值作為其相對表達量。
表1顯示,整個實驗過程中空白組大鼠表現(xiàn)活躍,精神狀態(tài)良好,反應靈敏,毛發(fā)富有光澤,體質量增長穩(wěn)定;4周后模型組、針刺組大鼠活動減少,精神倦怠,反應較遲緩,毛發(fā)枯黃無光澤,體質量增長較快,體型較肥胖;7周后模型組大鼠活動緩慢,精神狀態(tài)萎靡,反應遲鈍,體質量繼續(xù)增長,針刺組大鼠較模型組上述一般狀態(tài)改善,體質量降低。
表1 各組大鼠體質量變化情況比較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
表2顯示,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大鼠TC、TG、LDL-C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針刺組大鼠TC、TG、LDL-C含量降低,HDL-C含量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各組大鼠血脂4項含量比較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
圖1顯示,光鏡下空白組主動脈形態(tài)正常,各層分界清晰,內膜光滑完整,內皮細胞排列連續(xù),血管平滑肌細胞排列規(guī)則整齊。模型組內中外膜三層分界不清,內膜嚴重增厚,內皮細胞損傷水腫,血管平滑肌細胞排列紊亂。針刺組主動脈形態(tài)較正常,各層邊界較清晰,內膜尚完整,無明顯增厚,病理損傷有不同程度改善。
表3顯示,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NO含量下降、ET-1含量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針刺組NO含量升高,ET-1含量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刺能升高高脂血癥大鼠NO含量,降低其ET-1含量,對血管內皮具有保護作用。
表3圖2顯示,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RhoA、ROCK2、MLCP蛋白表達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針刺組RhoA、ROCK2、MLCP蛋白表達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針刺能降低相關蛋白表達,抑制Rho/ROCK通路激活。
圖1 各組大鼠主動脈血HE染色(×200)
組別鼠數(shù)NO(umol/L)ET-1(pg/ml)RhoAROCK2MLCP空白組1081.56±5.4358.45±4.341.32±0.151.53±0.181.41±0.16模型組1048.38±4.96?121.27±5.15?4.17±0.23?3.71±0.24?4.93±0.32?針刺組1067.29±4.62#74.42±3.76#2.81±0.19#2.45±0.21#2.75±0.16#
注:與空白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
圖2 各組大鼠血管內皮RhoA、ROCK2、MLCP蛋白表達比較
高脂血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特別是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攀升,已成為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中醫(yī)學認為,本病多為肝脾腎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化生運行代謝紊亂,導致痰濁、瘀血等病理產(chǎn)物夾雜,為本虛標實之證。針刺治療本病具有很大優(yōu)勢,內關、足三里、三陰交為靳三針之“脂三針”穴組處方,臨床驗證療效顯著。內關穴為八脈交會穴之一,與陰維脈相通,主治心胸胃疾病,能理氣、寬胸、和胃;足三里為足陽明胃之合穴、胃之下合穴,是治病保健第一要穴;三陰交為肝、脾、腎三陰經(jīng)交會穴,可調節(jié)足三陰經(jīng)及經(jīng)絡所屬臟腑經(jīng)氣。三穴配合可理氣健脾和胃,化濕祛痰除瘀。相關研究[5]表明,“脂三針”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調節(jié)整體內分泌代謝功能,還能改善高脂血癥、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癥狀。
NO是最具代表性的血管舒張因子,ET是作用最強烈的血管收縮因子。生理狀態(tài)下,ET可促進內皮細胞NO的釋放,NO對ET導致的血管收縮可進行負性調節(jié)以抑制ET的合成釋放。兩者作為一對拮抗因子,其血管活性物質的相對平衡狀態(tài)對調節(jié)血流動力、維持正常血管張力具有重要意義,常作為反映血管內皮功能的指標。本研究顯示,模型組大鼠血管內皮形態(tài)學病理變化明顯,內皮細胞脫落嚴重,內膜增生嚴重,血清NO合成減少, ET-1釋放增多。而針刺組NO合成增加, ET-1表達降低,血管內皮病理損傷程度明顯改善,說明針刺能較好地修復內皮結構并保護其功能。
Rho/ROCK信號通路在心血管疾病發(fā)病機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對于血管內皮功能影響較大。Rho/ROCK信號通路主要包括Rho GTP酶和ROCK兩部分。RhoA是Rho GTP酶中的典型蛋白,而ROCK是Rho下游靶效應分子中功能研究最為詳細的分子。正常狀態(tài)下,ROCK可調節(jié)血管內皮細胞的通透性,保護內皮屏障的完整性,增加NO 的生成,誘導血管舒張,促進單核細胞遷移。血管內皮損傷狀態(tài)下,ROCK活化可抑制血管舒張,增加血管內皮通透性,并參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過程[6]。
在某些病理因素的刺激和誘導下,RhoA通過激活下游ROCK,ROCK的亞型ROCK2可直接引起MLCP磷酸化,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收縮。本研究發(fā)現(xiàn),模型組大鼠RhoA,ROCK2及其下游底物MLCP表達均增高,說明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時Rho/ROCK信號通路處于激活狀態(tài),且蛋白活性變化趨勢與ET-1相一致,而與NO變化趨勢相反,血管舒縮功能異常,這也說明Rho/ROCK通路能調節(jié)血管舒縮,維持血管正常功能。這與相關研究Rho/ROCK通路激活可減弱 eNOS基因的穩(wěn)定性使NO 表達下降的結論一致[7]。通過觀察HE染色下主動脈形態(tài)學改變,提示針刺可以降低RhoA、ROCK2、MLCP表達量,增加NO活性,同時又可改善血管內皮損傷程度,所以推測針刺可能通過提高NO表達來抑制Rho/ROCK通路相關蛋白表達,以達到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的目的。
綜上,針刺能夠改善高血脂模型大鼠的精神狀態(tài),降低血脂水平,提高血管舒張因子NO 含量, 降低血管收縮因子ET-1含量,修復血管內皮損傷,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推測可能與抑制Rho/ROCK通路激活有關。因此,針刺能較好地改善高脂血癥以及相關心腦血管疾病,本研究結果對臨床推廣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