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摘 要:古詩是我國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形式,其語言簡潔而凝練,并且包含了深遠的意境和哲理,能對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起到明顯作用。而在古詩教學中構(gòu)建趣味化模式,也是教師需要重點關(guān)注的內(nèi)容。結(jié)合教學實例,從表演形式、故事講述、戶外活動等方面出發(fā),探討了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趣味化模式構(gòu)建策略,以供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趣味化模式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古詩則在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jù)了關(guān)鍵位置,是先賢者留給我們的寶貴財產(chǎn)。古詩雖然大多都只有短短幾句,然而卻能夠表達出極為豐富的內(nèi)涵,值得細細品味。但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些古詩的含義可能較難理解,這就需要教師積極采用趣味化教學法,打造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更加快速地掌握古詩學習方法。
一、以表演形式開展趣味古詩教學
過去的古詩教學方式相對枯燥、單一,很難充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導致學生提不起興趣,無法切實融入古詩學習的氣氛中,學習效率自然不高。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要改變傳統(tǒng)的方法,綜合考慮小學生的實際特點,為其設計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小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通常比較強,對表演之類的游戲活動會很感興趣。因此,教師可采用講授與表演相配合的模式,讓學生把古詩中所描寫的內(nèi)容以自己的方式演繹出來。這樣有利于學生和詩人產(chǎn)生共鳴,從而調(diào)動其學習古詩的濃厚興趣。比如,教師在講到《四時田園雜興》時,就可提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先自主預習該詩,了解詩的大體內(nèi)容。之后在講課過程中,挑選出幾名學生讓其上臺進行表演,盡量將古詩內(nèi)容和主旨呈現(xiàn)出來,表達出農(nóng)家男女各司其職的場景,讓其他同學觀看。若有的地方學生不知該如何表現(xiàn),教師則應從旁指導,也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組內(nèi)成員之間配合表演,并相互提出建議。經(jīng)由這種學生自主開展的趣味化形式,可以讓學生快速把握古詩內(nèi)涵,并提高學習興致。
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對于小學生來說,古詩的學習具有一定難度,如果教師只是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解詩中內(nèi)容,學生在臺下被動聽講,則學生的積極性很難得到開發(fā)。古詩教學若帶有了壓迫性和強制性,就很可能激發(fā)出學生的抗拒心理,影響教學效果。對此,教師應當多對學生實施引導和鼓勵,確保更多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并給課堂增添更多趣味性和生動性,讓學生能在古詩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更多收獲。比如,講到《過故人莊》這首詩時,教師就可先讓學生朗誦整首詩,理解其大致內(nèi)容就是詩人到一位農(nóng)家朋友處作客的經(jīng)歷。之后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把詩中內(nèi)容以故事的形式寫下來,并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講出自己所寫的故事。在此過程中,教師從旁點撥,讓學生認識詩中的生字詞以及讀音,比如“黍”“圃”等,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會對古詩內(nèi)容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在表達自己的理解與認知的同時,還能傾聽和接納他人的觀點。如此一來,學生會感到古詩的學習十分新穎有趣,學習積極性隨之提高,進而體驗到古詩的魅力所在。
三、組織學生開展戶外學習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涵蓋了不少意境深遠的古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是講解這類古詩的大體內(nèi)容,而是應當在確保學生了解古詩主旨及思想的基礎上,對古詩教學實施進一步拓展,帶領學生來到戶外開展豐富的學習活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更能夠理解詩中所包含的意境及情懷。教師在設計古詩教學方案時,就應做到從實際出發(fā),結(jié)合教材組織趣味十足的戶外活動,讓所有學生都能在活動過程中體會到古詩中的內(nèi)涵以及詩人的情感,進而深入把握古詩學習的方法和精髓,提高語文素養(yǎng)。比如講到《村居》的時候,由于該詩描寫了兒童在春天放風箏的場景,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先在家自己動手做一個紙風箏。待到上課時,再把學生帶領到戶外的大自然中,與學生一起圍坐在草地上,給學生詳細講解該詩中表達的主題內(nèi)容及中心思想,讓學生對詩里的故事產(chǎn)生興趣?!洞寰印凡粌H展示了孩童活潑可愛的天性,還呈現(xiàn)出了當時人們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圖景。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走入詩中的情境,讓學生一邊回想詩中的畫面,一邊放風箏,感受到愜意與自由,全身心融入大自然懷抱中。當課程快要結(jié)束時,教師讓學生歸位,一起坐下來再度朗誦這首古詩,對學生的知識和體驗進行加深、鞏固。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被全面激發(fā)出來,從而能夠積極自主地對古詩進行探究。
總之,小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經(jīng)驗都較為有限,感悟能力及理解能力都有待提升。因此,教師在開展古詩教學時,應當妥善運用趣味化教學法,為學生構(gòu)建生動有趣的教學模式??刹捎帽硌?、分組合作、講故事、戶外活動等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將復雜的古詩內(nèi)容簡單化,使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掌握相關(guān)知識。
參考文獻:
[1]臧艷紅.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31(5):124-126.
[2]黃亞容.小學古詩趣味教學談[J].基礎教育研究,2017(7):54-55.
[3]陳宣龍.趣味教學法對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作用探討[J].求知導刊,2015(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