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霞
【教學目標】
1. 學習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能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2. 嘗試用動作、神態(tài)、語言、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和調動“五感”把事情寫具體。
3. 樂于將自己的習作與他人分享,互相提建議,再修改自己的習作。
【課前準備】
學生:認真閱讀《小木船》《爬天都峰》,完成預學單。
教師:課件、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明確寫作任務
1.每天都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有些是我們親身經歷的,有些是我們看到的,有些是我們聽說的。這些事情有的令人高興,有的令人煩惱,有的令人憤怒……這些感受讓我們對這些事印象深刻。說說你印象最深的事,看看能不能讓別人和你有相同的感受。
2.抽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3.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的習作要求,思考要怎樣把一件事說清楚、寫清楚。
4.抽生匯報交流。
5.根據(jù)學生匯報提煉出如何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事情寫清楚,尤其要把經過寫清楚。
【設計意圖:用聊學生平時真實的生活來創(chuàng)設表達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明確寫作任務,讓學生心中有清晰的讀者意識。并通過閱讀教材要求,初步感知把一件事寫清楚的基本方法?!?p>
二、反饋預學,知道如何寫清楚一件事
(一)《小木船》
1.抽生匯報課前預學情況,教師用課件依次出示。
2.引導學生繼續(xù)思考,作者是怎樣把經過寫清楚的。
3.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得出:作者是按“破裂前—破裂后—和好”的順序來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的。
(二)《爬天都峰》
1.抽生匯報課前預學情況,教師用課件依次出示。
2. 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作者是怎樣把經過寫清楚的。
3.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得出:作者是按“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時—爬天都峰后”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的。
4. 小結:要想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就要注意按一定的順序一段一段寫。
【設計意圖:教學本單元的前兩課《風箏》《麻雀》時,我已經和學生梳理過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方法已習得,所以課前放手讓學生回家自己閱讀,并在預學單上填寫兩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課上用教材的兩篇習作例文引導學生感知,想要寫完整一件事,就要交代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尤其要按一定的順序寫清楚事情的經過,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導向。正如何捷老師說的:范文應證了方法,具體展示了方法運用得當,會帶來優(yōu)質的表達效果,并給兒童帶來表達的信心。】
三、首次試寫,學習把經過寫清楚
1.請學生在學習單上填寫自
己打算寫的事情以及起因、經過、結果,重點思考按什么順序寫清楚事情的經過。
2.請學生匯報交流,教師著重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寫經過。
3.學生第一次習作:寫一件事的經過,注意要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4.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評價:按什么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了。
【設計意圖:第一次試寫,且只寫清楚“事情的經過”,目的在于活學活用。首先用表格填寫事情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讓每個學生對自己要記敘的事有一個完整的謀篇;學生在“經過”部分要做停留思考,自己到底要按什么順序來把經過寫清楚,為學生下一步用文字清楚表達打下基礎;然后讓學生用文字把經過清楚寫下來,教師巡視指導時要有針對性,為展示評價挑選習作;最后展示評價時,再次圍繞“按一定順序寫清楚”來指導。這樣一步步加深印象,并在欣賞他人習作時,對照自己的習作,找到不足。】
四、修改習作,嘗試把經過寫具體
1.回顧課文《麻雀》,引導學生回憶作者是怎樣把麻雀和獵狗相遇時的情景寫得活靈活現(xiàn)的。課件出示: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
2.和同桌討論:《小木船》《爬
天都峰》的作者是通過描寫主要人物哪些細節(jié)把經過寫生動的。課件出示: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
3.選取一個學生的習作,以此為例,展示修改。
4.學生修改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在本單元的“交流平臺”和“初試身手”中,提到了“把事情說生動”和“用上動詞寫人物的動作”。所以,我設計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把經過寫具體。首先,借助本單元課文《麻雀》和習作例文《小木船》《爬天都峰》,知道要想把一件事寫具體,可以調動“五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還可以對主要人物進行動作、語言、心理等細節(jié)的描寫;然后以學生的現(xiàn)場習作為例文進行修改;最后讓學生自行修改?!?p>
五、布置作業(yè),完成完整習作
1.出示例文《爬天都峰》。
2.布置作業(yè):回家把事情的起因和結果寫到作文里去,再修改一下事情的經過,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了。別忘了像《爬天都峰》這樣,在開頭交代這件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寫好后,工整地謄抄下來,我們會在教室里交換閱讀,看看誰的習作最能讓別人有相同的感受。
【設計意圖:寫清楚事情的“起因”和“結果”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不是難點了,教師只需要結合例文說一說就可以了。作業(yè)的布置既是為了與前面的語境一致,也是為下一節(jié)“習作修改課”做準備。】
(作者單位:重慶兩江新區(qū)童心小學校)
責任編輯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