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夏清
摘 要: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需要教師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怎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是每一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重視起來的。生活情景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诖?,就生活情景課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生活情景課堂;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作用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現(xiàn)狀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當中,師生之間很少進行溝通與交流,教師通常采用灌輸教學方式組織課堂。具體而言,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當中,通常存在如下幾種現(xiàn)象:(1)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單純依賴老師:部分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的時候,只注重教師給予自己的反饋,將課堂作為自己與教師兩個人的課堂。(2)旁觀現(xiàn)象:學生在進行課堂交流的過程中,部分學生未能完全融入進來,抱著一副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更多的是看別人操作和發(fā)言。(3)中等生與學困生、優(yōu)等生之間未能進行有效交流。教師要想從真正意義上改變上述情況,就要注重引導學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
課堂上之所以師生、生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是因為學生缺乏參與到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習中來的積極性,他們欠缺探究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欲望,所以部分學生無法真正融入課堂教學中來。而教師在教學中未能將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和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系,也就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情緒。學生感覺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過程是非常抽象且困難的。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注重對現(xiàn)階段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科學采用生活情景教學模式,將道德與法治知識與現(xiàn)實進行有機結合。
二、生活情景課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作用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作為推動學生積極進行思考與學習的內在動力,初中生具備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組織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時候,應當注重把握學生的上述特征。教師應注重把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結合,根據(jù)教學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景,以此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終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
就“友誼與成長同行”的相關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在上課以前,讓學生把自己從小到大與親人、朋友的合照準備好,在上課的時候運用多媒體和大家進行分享。這些照片能夠讓學生想起自己小時候發(fā)生的事情。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的生活情景課堂,能夠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從而為接下來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奠定基礎。
2.充實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
就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材內容而言,其中涉及的知識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因此,這就為教師教學工作的更好開展提供了前提。但是,部分教材中的案例與初中生的實際生活是相脫離的,從而就讓該部分教學內容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應當著重將這些教學內容生活化,以此來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就“網(wǎng)絡交往新時空”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在充分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網(wǎng)絡交往情景劇進行表演,讓學生對生活中網(wǎng)絡交往過程中的相關事例進行表演。從而在學生進行生活化表演過程當中,提升其對于網(wǎng)絡交往安全性的認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
3.提升初中生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
(1)提升學生國家意識,培養(yǎng)其熱愛祖國的良好品質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把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運用起來,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課堂,用更為生動、形象的方式來組織教學課堂,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理解。首先,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調動自身積極學習情緒,其次還能夠讓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教師在對“生命的思考”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把多媒體運用起來,給學生播放抗震救災英雄人物的相關英勇事跡,讓他們能夠真切感受到這些英雄的偉大,激發(fā)他們對生命的敬畏之情。這種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為生動化,激發(fā)其熱愛祖國的情緒,并幫助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課本知識。
(2)幫助學生樹立個人理想,實現(xiàn)其人生價值
以“對社會負責”的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運用針對性案例,并以課文內容為基礎來組織教學活動。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陳光標的故事,然后再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思考與討論:大家欽佩陳光標嗎?是否想成為如他一樣的人?他之所以受人尊重、欽佩的緣由是什么?讓學生逐漸懂得對社會負責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個人理想,實現(xiàn)人生價值。
總而言之,要想保障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教師就必須對目前的教學模式進行完善,科學實施生活情景課堂。教師應該把生活化的案例運用起來,去突破“灌輸式”授課方式的束縛,以密切學生學習活動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性,以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
參考文獻:
[1]丁紫俊.初中《道德與法治》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李照粉.探究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新思路[J].中國校外教育,2017(32):92,94.
[3]許麒麟.互動反饋系統(tǒng)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