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崢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探究新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迫在眉睫。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實現(xiàn)有效性教學,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結合探究性學習模式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論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探究性學習模式;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實踐能力
高中物理作為高中階段學習的重要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運用傳統(tǒng)的“一言堂”教學模式不僅使學生學習較為困難,而且抹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與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是不利的。因此,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轉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是有效的。目前,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的有效實施,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動性、而且對于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以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與探究。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知識點多,內(nèi)容復雜難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單一枯燥,使學生往往在學習的開始對物理知識失去了興趣,導致學習效率低,課堂教學質量低效。探究式教學法符合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要求,使課堂氣氛煥發(fā)“生命”的活力,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在學生對摩擦力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筆者在“摩擦力”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知道摩擦力是怎么產(chǎn)生的、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采用游戲探究的方法營造了活躍的教學氣氛。首先,組織學生進行鋼管拔河比賽:“在鋼管的一端涂上甘油,讓力氣大的男生握住甘油的一端,力氣小的女生握住未涂甘油的一端”,結果是女生贏了。于是,筆者設置懸念:“猜一猜男生為什么會輸?”激發(fā)學生對本章節(jié)的學習興趣。在筆者的引導下,通過小組探究式學習的方式展開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激發(fā)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
二、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
高中物理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對學生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要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分析得出結論。探究式教學法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讓學生不僅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而且?guī)椭鷮W生提升對其他學科知識遷移的能力。
筆者在“力的合成”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從力作用的等效性來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并探究求合力的方法。首先,采用活動探究法,以真實的情境導入新課:“帶同學們玩一個游戲,請兩位女生通過繩子拉重物,體會拉力的大小?!蓖ㄟ^反差,學生帶著不解與疑問學習新課。學生通過PPT圖片的展示與教材知識的呈現(xiàn),自主感知概念。筆者為了打破學生對“合成就是求和”的思維定勢,提出問題:“分力與合力在大小和方向上有著怎樣的關系呢?”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對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進行實驗探究,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參與實驗探究方案的設計。并由學生代表展示小組所繪制力的圖示,分享他們繪制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精神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而且打破了學生思維定勢,對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高中物理公式與基本概念多,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知識來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高中物理的學習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筆者在“自由落體運動”課堂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認識自由落體運動,知道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以實驗的方式展開本章節(jié)的教學活動。首先,指導學生用一個紙片和一支鉛筆在同一高度同時自由下落,學生觀察兩個物體下落快慢的程度,學生得出結論:“鉛筆下落得快些?!痹侔鸭埰喑蓤F和鉛筆同一高度同時自由下落,學生觀察到這次幾乎同時落地。學生猜想:“下落快慢受阻力的影響?!比缓蠊P者指導學生通過牛頓管中羽毛、粉筆頭、紙片、鉛筆同時下落觀察現(xiàn)象,在學生經(jīng)過分析探究后得出:“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物體下落快慢相同。”最后讓學生們總結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掌握速度公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實驗探究方法,學生不僅提高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學生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對物理知識的實踐應用探究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是一個全方位的改革。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新以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使教學效率切實高效。探究式學習模式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不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獨立科學探究的能力,而且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意義。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搜集信息進行處理,獲取新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這一模式與物理新課程改革教學中的課程目標相符,以此達到社會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柳小偉.淺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9):118-118.
[2]袁慎淼.淺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25):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