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防
【摘要】動手實驗是學習生物知識的重要手段,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們動手實驗的能力。但是,由于學生們在學校的時間有限,教師可以開展家庭實驗,拓寬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多年來,筆者積極開展家庭小實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實踐證明,開展家庭小實驗是切實可行的。
【關鍵詞】初中生物;家庭實驗;核心素養(yǎng)
家庭是學生生活得最久的地方,開展家庭小實驗可以有效地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家庭中有許多實驗可以利用到的東西,為家庭實驗的開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在家庭中,學生可以與父母一起動手做實驗,從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親子關系更加密切。
一、獨立自主型,解決生活問題
學習知識的最高境界便是利用所學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簡單的、安全的生物實驗讓學生在家里進行操作。讓學生動手實驗,進行生活問題的解決,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以致用的能力,讓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人類的食物”時,筆者讓學生們在家里進行了實驗。大家都有這樣的生物常識:如果被魚刺卡喉了,家人會讓喝醋。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能解決問題嗎?筆者讓學生們放學回家后動手進行驗證,讓學生把魚骨頭放在一個小碗里,然后用醋把骨頭淹住,一段時間后,查看魚骨是否會變軟。在第二天的課上,學生們把他們的實驗結果告訴了筆者。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去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順利地運用到生活中去。
在進行家庭實驗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材料容易獲取、操作簡單的實驗,讓學生自己獨立動手操作。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讓他們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
二、父母協(xié)助型,追溯生命起源
有些家庭實驗,學生自己不可能完成,這時就需要父母參與,讓家長和孩子合作完成。這樣的家庭實驗,可以拉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彼此的關系更加融洽。而且,父母參與實驗,可以有效地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從而有益于學生生物知識的學習,有效提升他們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下冊“生命的起源”時,筆者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和自己的父母共同完成生物實驗。在生活中,我們經??梢钥吹剿幒猩蠈懙健霸袐D禁用”,對于這個現(xiàn)象,筆者讓學生放學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完成以下幾個問題:讓父母回憶一下,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吃過什么藥,平時注意一些什么;和父母一起,統(tǒng)計一些家庭常備藥物中孕婦不能服用的藥物;讓母親回憶一下,懷孕時的艱辛等等。通過解決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母親的辛苦,從而加深學生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增強學生的感恩之心。
在進行生物教學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學生與父母一起合作完成的實驗,讓家長和孩子在實驗完成的過程中增進感情。家長和父母一起進行生物實驗,可以有效地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
三、小組合作型,培養(yǎng)良好習慣
合作是學生必備的素質,教師必須給學生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所以在布置家庭實驗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操作相對復雜的實驗,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可以有效地開發(fā)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光合作用”時,筆者給學生進行分組,把家庭住址距離近的學生分到了一組,方便他們之間的合作,然后讓他們利用家中的物品動手驗證葉綠素的形成是否需要光照,并且讓他們進行了實驗的記錄。后來,筆者陸陸續(xù)續(xù)收到了學生們的實驗記錄,其中有一組學生給筆者的印象最為深刻。相較于其他小組所做的實驗,他們的優(yōu)勢在于進行了對照實驗。他們設置了兩個實驗組,除了光照,其他條件均相同,這樣所得出的結論更加嚴謹。所以,筆者在課上對他們進行了表揚,讓學生向他們學習。在后來的家庭實驗中,經??梢钥吹綄W生們會進行對比實驗,有效地發(fā)展了學生們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在實際的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們提供一些合作的機會,發(fā)展學生的合作思維及精神。在小組合作中,可以讓學生彼此之間取長補短,完善他們的實驗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讓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
四、創(chuàng)新探究型,發(fā)展科學思維
當下的時代,所需的人才是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為了讓學生不被時代所拋棄,教師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科學思維為己任。所以,在布置家庭實驗時,我們需要布置一些創(chuàng)新探究型的實驗,合理地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呼吸作用”時,筆者讓學生放學回家后動手進行了實驗“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但是由于課本上的實驗裝置以及操作比較復雜,所以,筆者讓學生對實驗進行了簡化改進,并且讓他們把實驗裝置帶到了課堂上。后來,筆者看到了學生們做實驗的裝置,其中有一個學生的實驗裝置給筆者的印象最為深刻。他的實驗裝置利用到了家庭中常見的透明塑料瓶和注射器。實驗時,在透明塑料瓶中裝入萌發(fā)的種子,然后把裝有澄清石灰水的注射器從瓶蓋插入到塑料瓶中,一段時間后,抽動注射器抽出塑料瓶中的氣體,觀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當然,那位學生也設置了對照組,對照組的塑料瓶中放的是煮熟的種子。這個裝置有效地簡化了實驗裝置,讓實驗操作更加簡便,并且能夠在短時間重復演示該實驗。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布置一些創(chuàng)造探究型的生物實驗,讓學生開動大腦對實驗裝置以及實驗過程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有效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讓他們的科學思維得到改善,讓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
實踐證明,進行家庭小實驗是可行的。家庭中,有許多實驗可以利用到的東西,而且學生在家里所待的時間足夠長,這都為家庭小實驗的開展提供了可能。而且,進行家庭小實驗,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家庭氣氛,讓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得到拓展,有效改善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曹元萍.關于初中學生生物家庭實驗活動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46-46.
[2]洑濤.生物家庭實驗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中學生物教學,2014(01):23-24.
[3]楊新嶺.開動腦筋思考 擦亮眼睛尋找——利用家庭實驗搞好生物教學的實踐探索[J].中學生物教學,2005(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