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雨芯
摘要:教育體制的創(chuàng)新對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要求更加嚴格,教師們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時代潮流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的吸收知識。當前,教學課堂中普遍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對課堂內容充分的理解。本篇文章主要講解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中應用歷史圖片的意義。
關鍵詞:歷史教學;高中歷史;歷史圖片;歷史地圖
高中歷史學科有助于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加強對歷史教學方法的探索。在學習期間,歷史圖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具有直觀性等特點。通過調查近幾年歷史測試可知,大部分測試中存在歷史圖片閱讀題,而且占比較大。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圖片的應用對策。
1.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行,我國對于高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尤其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入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在高中歷史的學習中,有效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其中有一些創(chuàng)新有趣的教學方式也有效提升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效果,最顯著的教學方式就是將歷史圖片運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這種通過形象生動的歷史圖片對歷史事件進行展現(xiàn)和還原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激發(fā)高中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對于高中歷史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眾所周知,由于歷史知識內容繁復,因此在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大多都是枯燥的,教材中文字表述較多,內容較為乏味,從而使學生不能靜下心來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而這種通過教師對于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并引用歷史圖片輔助教學的教學模式,能夠將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繪聲繪色地展現(xiàn)出來。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渲染一種身臨其境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體會到歷史的魅力。針對高中階段的歷史內容來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內涵較初中歷史更為豐富,蘊藏著許多哲理,這就要求學生對高中歷史知識掌握通透才能有效理解和吃透歷史知識內容背后的韻味,而這種通過歷史圖片對于歷史事件進行直觀展示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增強高中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夯實基礎。
二、策略
1、運用歷史地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歷史地圖是歷史教學資料中相對重要的一部分,其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主動融入到歷史學習及研究中,為良好的學習奠定基礎。通過歷史地圖有助于學生記憶歷史內容。例如,在講解新航路開辟這一課時,通過展示美洲、亞洲及歐洲等,讓學生明確航海家具體航行路線、目的地,了解新航路開辟期間歐洲加強了哪幾個大洲間的關聯(lián)。利用地圖記憶方法改變以往死記硬背的方法。再如講述《戰(zhàn)略決戰(zhàn)示意圖》這一課時,地圖主要將中國解放戰(zhàn)爭中戰(zhàn)略決戰(zhàn)史實展示出來,地圖下方的標注有助于學生將淮海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及遼沈戰(zhàn)役三大戰(zhàn)役聯(lián)系起來,準確表述三大戰(zhàn)役的時間、名稱及地點等。運用歷史地圖有助于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及歷史地圖閱讀能力的提高。
2運用歷史漫畫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歷史知識
中國歷史中,較為艱難的一段是近現(xiàn)代史,諸多漫畫將屈辱的歷史通過漫畫作品的方式展示現(xiàn)出來。歷史漫畫將人民視為主體,內容主要是窮苦民眾,所以,漫畫具有顯著批判社會及歷史文化價值的作用。歷史漫畫主要將社會中不良現(xiàn)象反映出來,但是對于部分學生而言,在漫畫理解方面存在一定誤區(qū)。所以教師需要帶領學生理解,并對漫畫進行分析。
3、運用歷史照片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
歷史照片記錄歷史階段發(fā)生的真實場景,其是歷史學習的重要資料。通過歷史照片,為愛國主義教學提供了重要素材。通過歷史圖片可將歷史當時現(xiàn)狀展示出來,讓學生切身感受歷史發(fā)展背景及環(huán)境,以此意識到國家實力的重要作用,進而幫助其樹立愛國情懷。例如在講解抗日戰(zhàn)爭這一階段歷史內容時,教師可列舉南京大屠殺抗日期間每個階段國共代表人物照片,以便學生觀察,了解每個階段慘痛的歷史內容,幫助其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對于高中生而言,該階段是學生情感較為豐富的階段。
4不同組合形式,給學生完整的歷史認識。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將歷史地圖進行組合,能使學生對歷史事件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例如,教學《抗日戰(zhàn)爭》時,可將歷史圖片《日本人屠殺南京人民》《潘家峪慘案》與教材內容結合進行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對抗日戰(zhàn)爭的理解會更加深刻。通過圖片的組合能使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更全面,相較于文字會更加直觀,還可以還原歷史事件的真實性。
5歷史照片的應用
歷史照片是對歷史時刻的定格,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從實證分析、歷史解釋等角度為學生提供歷史照片,以豐富學生的史料信息,同時深入對照片的研究,并將其置入相應的歷史背景中,提高對歷史的再現(xiàn)與理解程度。例如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這一章節(jié)的講述中,教材中給出了日本軍官在旅順大屠殺中所拍攝的照片,照片中中國平民尸體橫陳于地,日本侵略者手持刺刀,一手叉腰,態(tài)度傲慢而殘忍。這張歷史照片是近代日本侵略中國最直觀、最血腥的寫照,也是我們銘記歷史、奮發(fā)圖強的動力。
6.考古圖片的應用
考古是現(xiàn)代人對歷史的主動探索,高中歷史教材中不乏豐富的古跡遺址圖、出土文物實物圖等,例如在高中歷史教材中呈現(xiàn)了“漢墓畫像石中的周公旦輔佐成王圖”,在考古拓片中,我們能夠看到人們對周天子的朝拜,以及周公在周朝中的地位,進而理解奴隸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在高中歷史教材中,教師對這些考古圖片的利用能夠更真實地展示當時的社會變遷,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從而拉近現(xiàn)代人與歷史的情感聯(lián)系。
結束語
總之,歷史知識的呈現(xiàn)形式并不僅限于文字,還包括不同類型的歷史圖片。與單調的文字相比,歷史圖片更具說服力,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調整教學理念,拓寬教學資源的利用思路,深入挖掘歷史圖片信息的教學價值,并在歷史知識分析中進行綜合運用,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形象思維,促進學生的理性思考,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參考文獻:
[1] 黃美燕.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67+69.
[2] 馬婧媛.淺析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29):153-154.
(作者單位:四川省南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