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芳
摘 要:在教育新課改環(huán)境下,教師要積極探討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應用互動式教學方法、導學案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引導學生數學思維方法.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科學有效地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中,要結合實際出發(fā),探尋到更加適合學生自身特點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 變式訓練教學 分層教學
明確教學目標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前提,教師必須根據初中數學的教學特點,同時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具體教學中的內容,將整體教學計劃合理有序進行,從而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這樣有利于對教學任務的突破,保證教學的科學性和高效性.本文筆者認為高效實施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以下方法可供參考
一、互動式教學方法
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某種生活情境的模擬,將數學問題融貫其中,與學生展開思想的溝通,引導學生自然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共同學習,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思考問題,主動學習.同時,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增進了師生感情,提高了學生的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下,教師不但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還需要具備充足的教學設備供課堂使用.互動式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首先要求數學教師具備成熟的互動式教學的能力,每一節(jié)課都根據教課內容,有效地、恰當地結合實際問題,教學準備充分,能夠讓學生從日常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學問題,思考數學問題,并設法解決數學問題,學生的感性認識也在教學的過程中得到提高.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維推理能力,以及實際動手能力.在互動式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中,要實現(xiàn)其應用效果,在教學中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啟發(fā),引導學生聯(lián)系初中數學的內容能夠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尋找學生的興趣點,并與課堂教學知識點內容相結合,確立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聯(lián)系實際進行問題設置,引導學生根據日常生活,結合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給學生留出思考和討論的空間.鼓勵學生拓寬思維,多角度看問題,并能夠和大家交流,互相探討.在自由討論的時候,教師要做好引導和糾錯,控制課堂互相交流氛圍,幫助學生做好總結,取長補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學生討論,教師搜集學生們的各種觀點,將其中的新思維、新觀點拿出來,讓大家展開討論,引導學生用新的方法進行問題的解決,并掌握研究的思路,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課堂數學思維訓練,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新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牢固地掌握課堂教學內容.
二、變式訓練教學方法
變式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可以讓教師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讓學生從變的過程中領略事物不變的本質。變式教學對新課程標準下的老師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老師也要不斷給自己充電,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自己要先深刻認識變式教學這種模式,然后才能對廣大學生因材施教。并且,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一步步完善變式教學模式,以達到最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讓學生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為將來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老師在為每個學生提供相同的學習機會的同時,也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個性差異,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數學課堂老師采用變式教學,讓數學課堂回歸到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這樣既能讓學生理解知識,又能體會作用。實施變式教學,擺脫題海戰(zhàn)術,從而切實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針對不同的課時要求,運用不同的變式教學。通常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最多的是“概念”和“習題”的變式。新授課對于學生而言,需要接受新的概念,一個新的概念產生,如何能夠讓學生快速準確的掌握?這就需要老師結合學生對新的概念的實際掌握情況,在不改變概念本質的情況下,通過變換概念條件以達到本節(jié)授課的目的。習題的變式通常在習題課上進行。以本章節(jié)的主要學習內容為主線,適當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復習課上的變式就需要我們橫向和縱向貫穿,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要根據教學目標以及當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在適當的范圍內進行調整。難易程度要掌握到恰到好處。變得過于簡單,對學生而言是重復學習,不能達到變式的效果。變得太難,又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會適得其反。這個尺寸如何拿捏,對授課老師的教學水平也是一種考驗。
三、分層教學方法
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習慣的影響,有些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仍然采用教師教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沒有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給學生留有自由的學習時間,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使課堂變得單調乏味,而且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嚴重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進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教師在整個活動中僅起引導作用.這樣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另外教學過程中還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加深教師對學生情況的了解,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同時加強師生交流還有利于教師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對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教育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讓學生個性發(fā)展、主動發(fā)展、積極發(fā)展、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教學過程是師生雙向活動和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的教學方法起著主導作用。同時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使課堂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和理解,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郭洪軍.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155-156.
[2]潘小柳,楊俊榮.分類討論思想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舉例[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9(1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