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彩鳳
【摘要】對孩子的教育必須著重發(fā)揮情感因素的作用,讓孩子從心理上產(chǎn)生轉變,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從班主任的角度,以教育實踐中的具體例子,探索在教育中用好情感因素,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推動教育效果更加深入、更加有效、更加長久的方法。
【關鍵詞】以情相待;由情入理;誘發(fā)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老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一個人,他熱愛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好人,善于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們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因此,作為班主任只有以情育人、以情感人,在真心對待、真情交流的基礎上,多用各種方式去教育學生,才有利于走進學生的心靈里去,這樣,教育才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以情相待,尊重、理解學生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是有欲望的動物,為滿足某種特定的需求,便會產(chǎn)生特定的動機?!币虼耍瑢⒆拥慕逃?,只有讓孩子積極參與到其中,讓孩子從心理上產(chǎn)生轉變的要求,才能更有效,也更長久。每個學生都想被尊重、被贊賞,特別是那些缺乏關愛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班小李同學,是有名的“搗蛋鬼”,上課喜歡交頭接耳、搞小動作,平時總喜歡說不文明的話,甚至罵人、打人,對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教育不當一回事,有很強的逆反心理。面對這一情況,我想,我應該走進他的心里去改變他。首先,我約見了他的家長,了解了他在家的情況和喜好,并跟他的家長交流了他在校的情況,還特意交代他的家長要運用善意的謊言,回家后要騙小李同學說:“老師表揚你了,說你既聰明又愛勞動,若學習再認真些,課堂積極舉手發(fā)言,對人有禮貌,你肯定會成為班里的優(yōu)秀生的!”這一招果然有效,第二天,小李同學來上學時,他主動地向我行禮問好,我用微笑、點頭回敬。然后,我讓他擔任班里的勞動管理員。他可來勁了,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除了管理其他同學勞動,自己還參與勞動,班級的衛(wèi)生分數(shù)上去了,班級的班風班貌分在年級中也名列前茅了。于是,我在班里大力地表揚他,他高興極了,主動借筆給我,下課時還主動地幫我把書拿到辦公室??此呀?jīng)開始信任我了,我便開始找他談話,我邊摸著他的頭,邊說:“謝謝你,小李同學,近期,你給老師分擔了好多工作,你真是老師的小助手!”他聽后笑了,說:“不用謝,老師,以后還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盡管說!”我也笑了,接著說:“行,你真是一個男子漢!老師想請你幫個忙,你上課時能不能認真聽我講課?你知道嗎?老師講課時最不喜歡被人家打擾的,你一不遵守紀律,我就得停下來提醒你,這樣,我的教學思路便會亂了,所以,我很苦惱,你能配合一下我嗎?你若是課堂上積極舉手發(fā)言,那我會很開心的?!甭犖疫@么一說,他低下了頭,沉思了片刻后,說:“老師,那我試試看吧,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蔽易⒁曋?,發(fā)現(xiàn)他說這句話時是那么真誠,我被感動了,說:“好的,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改掉壞毛病的,讓我們一起努力!”接下來的課堂上,雖然他偶爾還會交頭接耳,但明顯比之前進步了,有時他還能積極舉手發(fā)言。
事實證明,要想讓學生接受老師的觀點,老師應首先把自己擺在和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從關愛的心態(tài)出發(f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愿意與你作心靈的交流。同時,老師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學生才能更加尊敬、愛戴老師,師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的作用。
二、由情入理,以信任走入學生心中
古人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是的,尊重和了解學生的個性,是打開學生心靈窗口的金鑰匙。教師要由衷地信任學生,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主動親近學生,細心體察、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為學生擺脫煩惱、化解困惑。我班有一位小張同學,由于他的父母忙于做生意,對他缺乏陪伴和管教,養(yǎng)成了喜歡說謊、打架、偷東西的惡習。本學期的秋游活動前,我在收秋游活動費用時,小張同學同桌的錢不見了,同學們個個都說沒撿到。我看向小張同學,發(fā)現(xiàn)他的眼睛游離了一下,顯然他心虛了,于是斷定一定是小張同學偷的。但我不想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揭發(fā)他。下課后,我找小張同學談話,他依然理直氣壯地說沒撿到。于是,我便請他幫忙,說:“既然大家都說沒撿到錢,那我只能報告校長,讓公安局的警察來幫忙了。但我不想把事情鬧大,因為我敢肯定錢還在我們教室的哪個角落里。小張同學,老師很忙,你來幫老師找一找行嗎?”他看到我這么信任他,便爽快地答應了。不一會兒,小張同學向我匯報:“老師,錢找到了!就在我同桌的水壺下面壓著!”到底是小張同學撿到的,還是他偷的,我不再追究了,我選擇了信任他,選擇了一種特殊的尊重,我還在班級里大力地表揚他幫同學找回了錢,給他加了一顆星。自從這件事過后,我再沒有聽到偷錢的事了。
三、誘發(fā)情感,培養(yǎng)學生善良的心靈
教育家贊可夫指出:“教育必須觸及學生的情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功能,教師要善于引起和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我們班有一位小李同學,他生性好動,思維敏捷,愛貪玩,經(jīng)常拖欠作業(yè)。一天,我在學校改完作業(yè)發(fā)現(xiàn)已是傍晚6點多了,當我騎著自行車在馬路上往家趕時,遠遠地看見了一個熟悉身影……走近一看,正是我們班的小李同學。我便主動地上前去跟他打招呼,并一手扶著自行車,一手搭在他的肩膀上,笑著說:“嗨,太巧了!我們同路哦!”當我得知他就住在我家小區(qū)后面時,我便對他說:“我家的小區(qū)挺美的,也挺好玩的,小區(qū)的后門剛好對著你的家呢!想不想去抄近路?”我的一席話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跟著我到小區(qū)游玩,還跟我說我家的小區(qū)真美??此芟矚g我家的小區(qū),我提出了要求:“小李同學,我們來交個朋友吧,你以后上學放學就走老師小區(qū)里的這條路,每天都能欣賞到小區(qū)里的美景,并且,你還可以抄近路,盡早回家去完成作業(yè)呢!記住,這可是你我之間的秘密哦!”他聽后開心極了,爽快地答應了。從此,放學的路上,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并且邊走邊聊。慢慢地,他變了,很少很晚回家了,作業(yè)也很少拖欠了。科技節(jié)上,我還鼓勵他積極創(chuàng)作科技作品,最終獲獎了。他開心極了!想不到,我輕柔的動作、體貼的話語竟產(chǎn)生了如此大的力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為老師,我們要善于引起和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逐步培養(yǎng)學生善良的心靈,使學生真正地感動,以自覺的行動克服不良的行為。讓我們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作用,走進學生的心里,筑起孩子心中最亮麗的風景,用自己的心血去澆灌燦爛的希望之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