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菊芳
摘 ?要:針對中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對其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及意義,因此教育工作者們一直對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問題保持高度關注。中小學生這一群體還處在一個自我約束能力弱的階段,沒有相關的社會實踐操作,對于學習還沿用著死板的方式,這些問題的解決依賴于勞動實踐,在實踐中定向的培育學生養(yǎng)成核心素養(yǎng),增強自身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中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勞動實踐
【中圖分類號】G 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4-0041-01
陶行知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如同教育,而教學的場所便是社會。如何整體提高當前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需要結合社會教育以及學生個人的一個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實際上就是我們的學校,而家庭教育,則要求家長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的同時,要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通過不斷結合學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質量將得到大幅提高。
1.開闊學生視野、提升知識儲備
“核心素養(yǎng)”這一概念的提出,融合了新課程改革的創(chuàng)新之處以及突破點,基礎教育的創(chuàng)新,將核心素養(yǎng)這一理念作為指導思想,高度體現(xiàn)了教育“立德”和“樹人”的精神。由此,引領學生改變學習方式,摒棄過去死板的方法對于新時期下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有著重大意義。一般而言,學生對于一門學科的學習能力以及個人素養(yǎng)需要建立相應的教學活動才能得到更好的體現(xiàn)和良好的發(fā)展。為了更加有效地對中小學生的知識體系進行完善,教育工作者要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調動其積極性,同時感受到每個學科的魅力所在。此外,要深度把握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切實的參與到勞動實踐當中,這一實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很多以前沒有接觸過的事物,還能讓學生的知識儲備更加豐富。具體來說,通過參與一些勞動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不局限于書本的內容,同時聯(lián)系到生活實際的內容,從源頭上提升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初步接觸到社會,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早適應社會生活。
2.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能力和勞動意識
通常所指的身心健康,不僅僅局限于中小學生的一個身體健康,還涵蓋著學生心理上的正常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主要是在現(xiàn)有基礎上促進中小學生的德智體美發(fā)展,讓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同時養(yǎng)成一個健康的心理,樂觀積極向上。身體上的健康意味著學生體力和精力的強大,學習上不被身體所拖累,并且減少各項疾病的侵襲,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當然,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接受挑戰(zhàn)才能趨于平穩(wěn),教育工作者也不能急于一時。在這期間,學生需要付出相當一部分的努力,家長以及教師也要合理開展好自身的教育工作。同時,一定的勞動實踐活動可以充實學生的課余時間,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增強了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勞動的意識,通過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整體提升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社會閱歷。
3.增強學生的生活理解能力
個體的生存離不開群體,人類始終維持著社會性這一屬性,個體的長遠發(fā)展需要正確地協(xié)調好個人以及社會的關系。而對于中小學生,要培養(yǎng)其正確的社會價值觀以及社會責任感,主要體現(xiàn)在:誠實守信、孝敬父母、懂禮貌、公共場所舉止文明;勇于奉獻自己,參與各項公益活動,團結互助;能自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履行一定的義務;掌握一些法律知識,遵守法律法規(guī),合理地行使作為公民的相關權利;追求自由,崇尚平等,維護社會正義之舉;熱愛大自然,堅持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等。中小學生的年齡階段還處在一個社會經(jīng)驗淺薄的階段,同時行為上表現(xiàn)出活潑好動的特征,針對其展開勞動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生活實際,增加生活經(jīng)驗,這也是當前各個學校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舉措。不僅如此,學生在參與到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也可以幫助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學生未來更好的適應社會建立基礎。
4.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理想和感恩意識
通過組織開展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在課余之外找到樂趣。同時也可能給學生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例如愛好植物的學生可能以后會從事園林有關的工作;對建筑感興趣的學生可能在未來會走向建筑師這條路。通過這樣的勞動實踐活動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規(guī)劃未來的職業(yè),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其對實踐活動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其中來。此外,中小學生通過勞動實踐活動,切身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勞,也可以幫助其對父母產(chǎn)生感恩的情懷。
5.強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勞動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挖掘出平常沒有展現(xiàn)出來的技能,結合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可以更好的鞏固利用課堂上的內容。中小學生作為富有獨特創(chuàng)造力的一代,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學生對于事物的好奇心來幫助轉化成強大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勞動實踐活動無疑是最好的方式,例如,在進行設計海報和繪畫的實踐活動中,學生由于之前沒有進行過相關的設計,對其有很大的好奇心,通過現(xiàn)有的知識對海報進行創(chuàng)新,將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注入其中,無形中培育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參考文獻
[1]楊曉峰.“身體”視域中的中小學勞動教育價值與策略[J].湖南師 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7.12(3)
[2]鮑忠良.青少年學生勞動教育現(xiàn)狀的實證研究[J].教育探索,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