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
摘 要:作文修改是作文寫作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作文教學中的難點之一。教師應通過明理、激勵等方式消除學生對修改作文的排斥感,培養(yǎng)作文修改的意識。利用好以讀促改、批改結合等方式對學生進行作文修改訓練,讓學生掌握作文修改的方法、養(yǎng)成作文修改的習慣,同時還可以采用新穎有趣的形式來豐富作文修改教學,從而提高學生作文修改的能力和寫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修改 語文教學 教學方法
“春風又綠江南岸”“僧敲月下門”詩句中,一個“綠”字和一個“敲”字都是經過反復斟酌比選才造就了流芳百世的佳句。古今中外,多少文人騷客為作品嘔心瀝血乃至幾經易稿,無數(shù)的例子都告訴我們,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作文修改一直是教學的難點。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外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批改作文,但是學生并不會重視批改情況,只是機械地按照批改對作文進行修改。學生寫作文往往抱著一種寫完了事的心態(tài)。這種誤區(qū)不僅會導致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難以提高,還會增加教師的教學難度。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教師就難以看到教學效果。因此,指導并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當務之急。下面,筆者將結合多年教學的體會和收獲,淺談如何指導學生進行作文修改的實踐。
一、消除學生對作文修改的排斥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作文修改有興趣,那么學生就會有積極的自主性去學習如何修改作文并應用到實際中。但是現(xiàn)實情況恰恰相反,很多學生對于修改作文不但沒有興趣,還會存在一定的排斥感。這是由于很多學生將作文看成了一種一次性的任務,寫完之后交給老師任務就完成了,認為修改作文不是自己的任務而應該是由老師完成。因此,作為修改最關鍵的前期工作就是要轉變學生的態(tài)度,要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接受自我修改作文的方式。經過多年實踐,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完成。
(1)通過講故事、講案例來讓學生明白幾個道理:作文修改是寫作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文修改并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是有法可依的,作文修改是提升作文水平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學生對于作文修改的排斥感來自于對作文修改的不了解、不重視。只有讓學生了解作文修改的意義、方法以及重要性,學生才能坦然地去面對作文修改進而接受它。教師在跟學生講道理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結合小故事來引導是學生最樂于接受的。例如,筆者在課堂上給學生講“推敲”的故事,講紅樓夢是如何經歷10余年的修改后成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故事,通過這些有趣的故事讓學生認識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2)多鼓勵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活躍的作文修改氛圍,調動學生作文修改的積極性。學生就像一張白紙,教師的引導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當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他們的身心會變得自由,思維也會更加發(fā)散,這能使得學生在修改作文時更迅速地發(fā)現(xiàn)不足并且找到優(yōu)化的方法。教師批改作文時,要多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優(yōu)點并給予肯定,這樣學生就會知道這么寫是好的,以后就會逐漸養(yǎng)成習慣。學生作文中的缺點教師一定要多采用鼓勵性、啟迪性的評語,同時適當采用一些俏皮的評語能夠大大減弱學生的距離感。比如,像“這里…這樣改可能更好”“老師覺得…可能更好”“…這樣的錯誤是不應該的哦”等等諸如此類的評語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并主動修改。同樣課堂上的作文修改教學也要采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舉個例子,筆者有一次在課堂上展示了一篇來源于網絡的學生作文,將這篇作文作為案例讓全班一起思考并交流如何修改。筆者首先將作文分為四個段落,再將全班學生按四人小組分配不同的段落,各自交流討論該段落應如何修改以及該段落在全文中的結構是否合適,最后各小組派代表總結發(fā)言并全班交流。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作文修改的過程中,并且能夠相互學習與借鑒。
二、以讀促改
閱讀一直是語文課堂上的重點。歸根結底閱讀就是要提升學生對語言、對文字的感知能力,進而養(yǎng)成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而閱讀恰恰也是培養(yǎng)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的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1)閱讀課文
在學會寫作之前,必須先知道什么才是一篇好的文章。能夠選入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是萬里挑一的佳作。閱讀課文就是學習范例文章最簡單易行的一種方式。一方面,這些課文既是作者字斟句酌的精心之作,又是編者千挑萬選的代表作;另一方面,這些課文既有很高的文學水平,又是各年齡階段學生能夠理解消化的。因此,閱讀課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向這些大家學習,學習他們的遣詞造句與布局謀篇。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前提下,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就可以從字里行間獲取作文寫作的方式方法。在以后的作文修改過程中,教師通過學習遷移的引導,讓學生把從課文中所學到的應用于自己的作文修改,借鑒并學習佳作的寫作方式以提高學生的作文修改能力。舉個例子,筆者的學生曾寫過這樣一段話:“我的弟弟頭發(fā)很黑,眼睛小小的,鼻頭大大的……”這樣的描述只是簡單空洞的羅列。在筆者的指導下,學生想起了《少年閏土》課文中對閏土出場時的描寫,將人物置于環(huán)境中進行描寫,動態(tài)的描述更能刻畫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學生在借鑒后,寫出了如下片段:“足球場上,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在同伴間穿梭。他身穿的白色球衣上已經沾滿了灰黑色的污漬,圓溜溜的眼睛緊緊地盯著足球,汗如雨下,卻顧不上去擦一擦?!?/p>
(2)閱讀學生作文
通過課堂的學習,學生的閱讀量會逐漸積累,直至學生能夠有自己的語感。語感恰恰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作文的不足。筆者在實踐中已經發(fā)現(xiàn),讓學生反復閱讀自己的作文是修改作文最有效的途徑。學生通過閱讀自己的作文,長期所養(yǎng)成的語感會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文章中存在的別扭之處,諸如病句、語法等錯誤是最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學生在寫的過程中往往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讀的過程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有的地方讀起來“怪怪的”。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幾人小組,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文讀給對方聽。當學生處于旁聽者的角度,也更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幫助閱讀者去改進自己的作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適當?shù)剡x讀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或者優(yōu)秀作文片段,一方面學生更易接受,另一方面也能適當?shù)毓膭顚W生去修改出更好的作文。通過閱讀課文及學生作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能夠很快地提升作文自主修改能力。
三、批改結合
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批改作文都是教師的課后任務,這種方式其實極不利于學生提升寫作能力。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批與改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與修改能力,筆者認為主要方法有以下幾點:
(1)指導學生如何修改
既然要提高學生的作文修改能力,那么首先就得讓學生弄清楚作文應該從哪些方面修改,怎么修改。因此,教師必須有系統(tǒng)性、邏輯性地給學生講清楚作文修改的方式。只有讓學生明白作文修改的大致方向與方法,學生才能夠有的放矢。筆者認為作文修改大致可以歸為文字、內容、結構這三個方面。其中,文字主要是指作文中所存在的錯別字、病句、標點符號、語序混亂、語法錯誤等,這些文字問題直接影響文章的流暢度。因此找出文章內的文字錯誤是修改作文毋庸置疑的首要任務。內容方面則主要是看材料及素材的運用是否恰當,所選的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以及中心思想是否明確并且有突出表達。結構則主要看文章是否具有良好的邏輯性、條理性,層次是否分明。當然文字、內容、結構三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教師在引導學生在尋找文章不足的同時,還需對文章進行全局性分析。
文章具體的修改方法總結起來就是增添、刪減、調序和替換。根據(jù)文章整體需要,增加能夠突出主題或更有說服力的內容,刪去重復、啰嗦乃至沒有意義的片段,調整段落順序使其按時間或空間或因果等排列,替換掉文章內有缺陷、表達不清的部分以及對文章進行畫龍點睛般的修改。作文修改的具體方法比較客觀,筆者在課堂上給學生做過系統(tǒng)的介紹,更多地則是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來讓學生直觀理解。
向學生介紹作文修改的思路與方法后,學生才能將這些應用到實際的作文修改中去。因此,教師在理論知識及案例教學后,應及時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或課后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這樣教師才能夠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
(2)互批互改
旁觀者清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學生的作文修改。因此,適當?shù)亟M織學生互相批改作文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學生之間批改會幫助作文作者發(fā)現(xiàn)自己不易察覺的問題,而且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相比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有一種更親近的天然優(yōu)勢。筆者通常會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小組內部學生相互交換作文進行修改,隨后組內成員依次對作文修改進行介紹說明,同時學生互相討論交流。這種做法不僅能夠減少老師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能夠調動學生的作文修改熱情,使得學生共同提高作文修改能力。
(3)教師批,學生改
所謂教師批,學生改是指教師在閱讀學生作文過程中,對作文需要修改的地方進行符號標記以及適當?shù)暮唵蝹渥?。這樣做的目的是啟發(fā)學生去自主思考并修改作文。筆者一般會在網絡上尋找合適案例,在課堂上進行教師批、學生改,這種類似于頭腦風暴的討論方式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同時這種方式也會適當?shù)剡\用在課后習作的修改中。
(4)當面批改
當面批改是對學生個人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地對學生作文進行批改,因材施教,能夠及時而直接地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不足和問題,教師也能獲取到學生的及時反饋從而給出建議。尤其是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個別性問題,以及對那些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這種面批面改的方式是學生容易接受的最有效方式。
四、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
(1)作文講評課
作文講評課是作文教學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作文,點出其中的優(yōu)點和亮點,同時也找出不足并給出修改建議。這種方式對學生有著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筆者認為一堂好的作文講評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首先,作文講評課要有明確的訓練目標,可以是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可以系統(tǒng)性地依次對作文修改的不同方面進行訓練;其次,作文講評課要加強學生的參與感,切忌教師單方面的灌輸思想理論,要讓學生在學習作文修改的過程中邊實踐邊反饋,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作文修改的能力,同時也養(yǎng)成自主修改的習慣;最后,講評課的過程中要適時地給予學生正向反饋,學生的積極性是在教師的鼓勵中逐漸提高。因此在講評課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秀修改作文示范案例進行講解,也可以對學生的修改進行二次打分等等。
(2)班級周報
班級周報每周選取10篇左右的優(yōu)秀作文進行展示。學生在完成習作后,可以向班級周報投稿。設立班級周報的目的也是鼓勵學生寫作并修改出更好的作文。筆者鼓勵學生先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尤其是在作文講評課后,及時根據(jù)所學去應用,直到自我感覺將作文修改到最好,才向周報投稿。教師在篩選優(yōu)秀作文進行周報展示的同時,也要在講評課上進行佳作欣賞,讓學生知道被選出的作文好在哪里,這樣下次學生就知道進步的方向。
綜上所述,針對學生的作文修改能力,首先應通過講道理和鼓勵的方式讓學生從內心接受修改作文;其次,以讀促改和批改結合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養(yǎng)成作文修改良好習慣的最佳方式,教師應充分利用好這兩種方式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最后,教師要盡可能尋找新穎的教學形式,單一的講解是枯燥無味的,有趣、有參與感的才能吸引學生。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苯處煈ψ寣W生培養(yǎng)作文修改的意識,掌握作文修改的方法,養(yǎng)成作文修改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