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韡
摘 要:眾所周知,提高學生語文知識與能力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人文修養(yǎng)的直接體現(xiàn)。特別是新課改以來,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道德修養(yǎng)是教學中的主要任務。而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又有賴于教學體系的多元化?;诖?,本文將從“教學理念多元化”“教學手段多元化”“探究方式多元化”三個角度進行分析,談一談多元化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中職語文;多元化教學;教學模式
在中職教育階段,語文學科是中職學校各個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zhì),學好各科知識,形成專業(yè)領域?qū)嶋H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另外,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也有著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但不得不易的是,由于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在現(xiàn)如今的中職語文教學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過去傳統(tǒng)、單一,缺乏多元化,致使課堂教學過程枯燥無味,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普遍不高,教學質(zhì)量難以提升。而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多元化教學法以其自身整體性、綜合性等優(yōu)點受到廣大師生所青睞,并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當中。由此可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和審美能力,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要著重做好教學這座大棋盤的“布局者”,不能局限于教學方法的多元化,而是要從教學的多個領域入手,以保證語文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一、教學理念多元化
教學理念,從發(fā)某種程度上來看,它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優(yōu)劣。而教學理念多元化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理念,不僅有效地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劣勢,而且也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性和時效性。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采取多種育人理念,本著開放性、主體和個性化等理念來展開教學。這樣一來,既能夠有效把握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也能夠讓在學生高效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例如:在學習“人格是最高的學位”這篇文章時,旨在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我會本著開放性、個性化等教學理念來展開教學,首先,我會以問題進行導入,如,提問學生:“當今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并引導學生借助情感來回答這個問題,以此來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語文教學領域;然后,我會向?qū)W生介紹本篇文章作者,即“白巖松”,著重為學生講解白巖松本人的性格特征,如,質(zhì)樸、活潑、深刻等,接著我會帶領學生進入本篇文章的學習,在學習前,我會像學生拋出兩個問題,即:問題一,學位和人格之間有什么的聯(lián)系?問題二,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然后,我會讓學生自主學習并試著從課文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并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我會尊重學生不同的觀點的基礎上來引導學生思考“人格是最高的學位”的深遠含義。以此不但可以讓學生與作者表達的思想產(chǎn)生共鳴,而且能夠讓學生樹立積極樂觀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二、教學手段多元化
所謂教學手段的多元化,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問題情境等手段讓知識更加直觀、易懂,增強知識的靈活性和深刻性。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外,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多元化個性,有針對性的選擇恰當?shù)慕虒W手段,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在學習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這首詞時,我會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深刻感受詞中的意境。首先,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長沙的旅游宣傳片以及毛澤東在途徑長沙,重游橘子洲,面對如畫的秋景的場景;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在當時的革命背景下毛澤東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接著我再次利用媒體為學生播放這首詞的音頻資料,并要求學生進行跟讀,待學生跟讀完后,我會為學生詳細這首詞的中心思想,另外,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我會在講解中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如,引導學生思考:“本詞描述了幾幅畫面?”并讓學生根據(jù)內(nèi)容自主探究,并為各幅畫擬出一個小標題,之后我會利用PPT為學生講述重點詞句的含義,以讓學生整體把握詞的大意。最后,在課堂的末尾,我會再次播放這首詞的相關音頻,讓學生切身感受詞中所營造的意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三、探究方式多元化
探究方式多元化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和意識的內(nèi)在要求,同時,也是互動式課堂的重要體現(xiàn)。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教師要讓學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共同解決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并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散思維,以期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的鑒賞能力。
例如:在學習“人生既燃燒”這篇文章時,我會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首先,讓學生自由結(jié)組,并在組內(nèi)各自發(fā)表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對于文章的重難點,我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法探究文章中的具體事例,并總結(jié)文章的結(jié)構(gòu)特點以及文章主旨。最后,我讓學生再課下以“我的人生”為命題,寫一篇作文,并與文章結(jié)構(gòu)進行對比,以此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人生的價值。
綜上所述,多元化的教學思想是隨著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和學生的學習訴求而與時俱進的,它涵蓋在語文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除上述幾種角度以外,還有教學評價多元化與課堂形式等多個角度有待探究,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并發(fā)揮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為學生多元化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鄭瑋.多元化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芻論[J].成才之路,2019(22):22.
[2]鄒阿娟.多元化教學法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瞭望,2019(0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