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方
摘要:目前,小學階段的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而小學數學教學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科學,對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及綜合素質有著積極地影響。數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小學數學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邏輯思維基礎,促進小學是的思維發(fā)展,因此關注小學數學教學,注重課堂導入十分關鍵。本文中就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導入;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5-0177-01
引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夠更好的推進學生的發(fā)展,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的課堂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然而在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讓導入環(huán)節(jié)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學習效果,在加上有些教師忽略了教學中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所以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教師需要注重課堂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水平,從而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1.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出現的問題分析
1.1 導入環(huán)節(jié)缺乏重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時間非常有限,其主是了有效地引出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教學內容上。所以,當前的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重視程度較為缺乏,更不會深入探究課堂導入方式,基本都是隨意兩句話就帶過或者直奔主題。教師的認識不夠,學生的注意力渙散,無法進入到課堂學習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教學水平及教學效率的提升。
1.2 小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學生因自制力、學習能力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頗大,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很難理解的更加深入,這成為了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攻克的難點。傳統(tǒng)教學中,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方式一般采用記憶力或者不斷做題的形式來鞏固知識,時間久了勢必學習興趣會大大降低。而課堂導入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不保證興趣的持久性。
1.3 師生之間缺乏溝通
師生間良好的溝通更利于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與實施。但實際教學中師生之間卻缺乏溝通交流,并且大部分學生都不明自教師進行課堂導人是為了什么,會出現抵觸和反感的情緒;而教師對學生的具體需求也不甚了解,所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時缺乏針對性。想要課堂導入的效果更為理想,師生的有效互動極為重要,反之則效果不佳。
2.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的有效對策分析
2.1 加強數學教師對課堂導入的認識和重視
想要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為數學課堂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就需要數學教師改變自身觀念,加強對課堂導入的重視程度。在新課改的推進與實施下,學校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越發(fā)重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強調了加強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作為學校要定期開展數學教學研討會,鼓勵教師積極使用數學課堂導入教學,加強數學教師對數學課堂教學的認識,提高數學教師對課堂教學問題的重視。
2.2 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進行課堂導入
數學教學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切入點,結合教材教學內容進行。同時也要具備正確的教學理念,提升學生的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如在日常教學中應正確的把握課堂導入,明確課堂導入的重要性。比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進行教學,以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課堂中合理地設置數學課堂導入內容。如小學生們都非常熟悉的紅領巾,教師可引導學生去計算紅領巾的實際面積,結合生活實際,學生會迅速提升自身的興趣,從而更利于教師結合教材實施課堂導入。
2.3 設置懸念,引導探究
數學課堂教學難免枯燥乏味,所以通過設置懸念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理,使學生在誘惑的熏陶下積極地去探索、追求,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也是教學中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最常見的一種方法。而多媒體教學就是充分體現的一種教學方式。如在教學“求平均數的應用題”時,用課件播放2018年冬奧會花樣滑冰比賽現場。當選手完成比賽后,評委亮分后老師提問:要想公平、公正的評出本次歌手大獎賽的金、銀、銅獎,應該怎么計算選手的得分呢?要解決這個問題,等學完“求平均數應用題”之后,大家就知道用什么辦法來給這位選手定分了。通過情境設置,讓學生了解大賽評委如何評分的同時也能夠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并在情境中認識了“求平均數”的必要性,使學生以渴求的心理進入新知的學習。
2.4 利用游戲導入,加深體驗,豐富心靈
孩子都喜歡游戲,并且愛玩,這是他們的天性,也是他們的本能,同時也是開發(fā)孩子智力的一種方法。面對小學數學的枯燥無味,教師需要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生動有趣的游戲教學方式來改變這一現狀,為學生營造出多樣化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獲取知識、掌握知識。
例如,在學習"2、3、5的倍數特征”時,課堂導入部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幸運對對碰”的游戲。每個學生從紙箱里隨機抽取一張紙,然后根據手中的數字進行兌獎活動。具體規(guī)則如下:人人有獎,一人可以連中好幾個獎。中獎要求:能被5整除的數字中一等獎;能被3整除的數字中二等獎;能被2整除的數字中三等獎。之后讓學生仔細觀看自己手中的數字并思考下能中幾等獎?學生在不斷思考中找到了學習的樂趣,從而獲得了快樂,這樣才能達到學習的最高境界。通過兌獎游戲,學生會很快進入的教學狀態(tài)中,并集中注意力學習知識、探索知識。利用游戲導入從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實現了游戲教學導入的最大價值。
3.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還需要不斷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同時也要加強教師的關注程度,促進師生的和諧關系,基于學生實際需求基礎上探索有效地導入方式,將課堂導入的價值及作用發(fā)揮到極致,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鮮旭方.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7,(32):36-37.
[2]胡衛(wèi)斌.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好家長,2017,(49):33.
[3]胡寒梅.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7,(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