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娣
摘要:基于分析記敘文寫作目標的設定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首先分析出在記敘文寫作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分析初中記敘文寫作存在的問題;其次分析記敘文寫作目標設定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策略,通過閱讀寫作的有效結合、規(guī)劃合理的寫作要求、傳授正確的寫作方法、注重情感的有效表達、塑造良好的言語品質等目標的設定方法,最后分析出記敘文寫作目標的設定指向核心素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強化其寫作的真實水平,增強學生記敘文表達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關鍵詞:記敘文;寫作能力;核心素養(yǎng)
新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論是在學生的閱讀,還是寫作教學中,都需要語文教師遵循素質教育的要求,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而初中學生的作文,普遍以記敘文為主。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語文教師需要為學生指明寫作目標和方向,確保核心素養(yǎng)在語文課堂上得到有效落實,能夠對學生的寫作產生重要作用,促進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的增強,提高學生記敘文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fā)展。
一、在記敘文寫作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記敘文,就是以人物的事件和經歷變化為內容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一種文體形式,是初中學生寫作常見類型。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記敘文寫作是檢驗其語文綜合能力的一種有效形式,是學生的外在表現之一。換言之,在記敘文的寫作中,需要學生具備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能力,促使其在實際寫作過程中,能夠真實流露出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充分體現其價值觀。
然而,就目前學生的習作來看,普遍存在內容陳舊、形式老套等問題,缺少亮點與創(chuàng)新,這與學生寫作手法單一等因素分不開。因此,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學生寫作的關鍵因素。所以,語文教師在設定學生記敘文寫作目標時,以核心素養(yǎng)為主,就是在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其文化素養(yǎng),促使學生能夠發(fā)揮出內在潛力,幫助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中形成良好的三觀,確保其寫作高質量的記敘文。
同時,作文,作為學生語文學習不可或缺的內容,是訓練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教學手段??梢哉f,語文教師對學生記敘文的教學,是將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充分外化,轉化為書面語言進行表達,是學生對知識的重組和再次創(chuàng)新的過程,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假以時日,學生在實際的記敘文寫作中,能夠逐漸具備一定的寫作思路,形成難能可貴的理性思維,讓學生能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與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記敘文寫作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長期的教學思想影響下,記敘文教學模式過于陳舊,直接導致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受到局限、寫作興趣低下、寫作能力無法提高。同時,學生在實際寫作中,因為寫作素材的積累過少,臨場便無從下筆,以至于寫出來的作文更多傾向于“流水賬”,更不要說在作文中表達出真情實感了。
其次,語文教師過度停地拓展和延伸,更難以將學生的寫作與生活相結合,導致學生的語文視野十分狹隘,不僅無法形成清晰的寫作思路,長期下來還出現了學生語言組織不合理等現象,使學生習作缺乏內涵和質感。同時,對于初中記敘文教學,語文教師經常忽略了連續(xù)性和階段性,沒有形成系統性的訓練機制,更遑論將核心素養(yǎng)融入其中。
三、核心素養(yǎng)指向下提升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的實踐研究
(一)讀寫結合
在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要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不斷強化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做到有話可說,提升學生的記敘文寫作質量。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為學生開展讀寫結合教學,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技巧,進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學生能夠與文本產生共鳴,確保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力爭在學生實際的記敘文寫作中,能夠明確以核心素養(yǎng)為指向的寫作目標,促進學生創(chuàng)作出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記敘文。
例如在部編版《散步》教學中,語文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美,體會字里行間的深長意味,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珍愛生命的情感。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從整體上感悟課文內容,讓學生通過找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來理清全文的思路。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換一個角度,給文章重新擬一個標題,并將新題目與原題比較,促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感受到課文題目的深刻含義。這不但有助于學生解讀課文,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也能提升其實際寫作含金量。
(二)規(guī)劃要求
初中階段的記敘文寫作,在每個學期都有不同的寫作任務,也體現了不同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因此,語文教師對記敘文寫作要求,要圍繞核心素養(yǎng)進行合理規(guī)劃,為學生梳理出寫作的主題,深入分析每一個寫作主題下的寫作要求。比如,在七年級的記敘文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就要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加工能力,訓練學生的言語品質,使學生能夠掌握記敘、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掌握記敘文的構思,增強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當學生達到一定的寫作要求后,方可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
首先,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寫作靈感的激發(fā),讓學生學會抓住靈感。因此,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去記錄生活中的美好瞬間。比如,當看到美麗的景象時,能夠想起一個比喻的方法;當聽到教師講課的某一句話,所能受到啟示;當與同學互相玩鬧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等等,從身邊細小的事情中去找尋靈感,逐漸加工為寫作的素材。其次,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直覺思維。因為閱讀作品是無窮無盡的,不可能讓學生全部認識,所以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判斷具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能夠有意識地接觸事物的本質進行論證,這樣學生在記敘文的寫作中,就能夠產生清晰的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的寫作思路,促使學生明確寫作目標,增強表達效果,提高寫作質量。
(三)傳授方法
對于記敘文寫作來說,立意、選材、構思和表達等環(huán)節(jié)都是寫作的過程。所以,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和品質的提升,讓學生能夠展開積極的思維和想象活動,在掌握寫作方法的同時,創(chuàng)作出更加富有感染力的記敘文。
例如部編版《回憶我的母親》一文,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探尋立意,也就是運用邏輯思維,對寫作對象的意義進行聯想;同時,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借助形象思維,在頭腦中聯想與寫作中心相關的內容,進行選材;并讓學生清晰地構思出文章的寫作思路,分析文章安排的詳略得當之處;表達上,主要是讓學生學習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方式、表現手法等。逐步讓學生意識到在記敘文寫作中,要注重語句間的銜接,要在表達的形式和內容上富有新意,才能逐漸提高記敘文的寫作質量,從而達到提升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學習目標。
(四)情感轉化
對于記敘文來說,主要以記敘、描寫、抒情等表達為主。在學生的實際寫作中,需要學生對生活和事物流露真情實感。因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情感表達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審美標準,在記敘文寫作中,展現出生活的真善美,充分傳達自己積極的情感,促使學生寫作內容更為豐富、形象。首先,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學會仔細地審視題目,能夠從多個角度去展開思考,并能從不同角度評價出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形成正向健康的審美標準。其次,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彰顯出屬于自己獨特的品位,在記敘文寫作中形成獨到的見解。諸如運用情感色彩鮮明的詞句,通過具體人物刻畫手法,借助抒情、議論的段落等,或明或暗地表明自身立場,從而促使學生的寫作審美品位逐漸提升。
例如部編版《海燕》一文,作者就是通過對比、襯托等手法的運用,充分地達到了表情達義的目的。在課文中,寫海鷗、海鴨、企鵝的呻吟、飛躥、恐懼與海燕高傲的飛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力地襯托出海燕英勇、樂觀的戰(zhàn)斗形象。同時,也借助海鷗、海鴨、企鵝形象的鞭撻,表現了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tài)度。如《孔乙己》一文最后說:“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蔽易プ∫粋€學生的問題:“一個大文豪寫病句?!眴l(fā)他們于“矛盾處”生疑:孔乙己到底死了沒有?如果死了,他為什么會死?請推想“孔乙己之死”。學生就在推想“孔乙己之死因”中深深感受到了孔乙己的可憐可悲和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五)錘煉語言
初中階段的寫作,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表現在作文語言方面也十分關鍵。良好的寫作言語品質,能夠促使作文內容表達更加自然和流暢,對學生記敘文寫作具有重要意義。要幫助學生塑造寫作的言語品質,語文教師首先就應為學生在一定的寫作目標范圍內創(chuàng)設寬松舒適的寫作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自覺地抒發(fā)真實情感,讓學生能夠懂得寫作是一個內心與思想交流的過程。
其次,語文教師要注意學生在寫作表達時,能夠給予適當的指導,引導其通過細膩描寫、錘煉語言,爭取達到“文字、情感如影隨形”的目的,而非空洞地抒情。比如:當學生寫“鄉(xiāng)情”時,經常都是介紹家鄉(xiāng)的特點、生活習俗等,在文章結尾空洞地寫上“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我愛我的家鄉(xiāng)”之類。如“我的家鄉(xiāng)到處種滿了青菜和蘿卜,挨家挨戶都是腌制梅干菜、蘿卜干。大家都很辛苦。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愛我的家鄉(xiāng)人們”,修改之后為:“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錢塘江畔的沙地上,蕭、紹接壤處。每到秋季,圍湖造田之后形成的灘涂上,頂著呼呼海風的農民伯伯,種滿了碧綠的芥菜和白白的蘿卜——用雙手打造出紹興梅干菜和蘿卜干的發(fā)源地。”“圍湖造田”“頂著呼呼的海風”“碧綠的芥菜”“白白的蘿卜”“用雙手打造出”“發(fā)源地”等詞語,雖然沒有直抒胸臆,但卻在字里行間蘊含了作者對家鄉(xiāng)人們的敬佩、因家鄉(xiāng)而自豪之情。
三、結語
綜上所述,記敘文寫作目標的設定指向核心素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寫作的真實水平,增強學生記敘文表達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過語文教師圍繞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精心設計寫作目標,耐心梳理出寫作的主題,深入分析每一個寫作主題下的寫作要求,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引導學生掌握一些適當的描寫手法和寫作技巧,促使學生能夠以更加自然的語言,在記敘文寫作中去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確保學生的記敘文寫作上升到新的高度。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曹蕾.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初中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寫作(下),2018(2).
[2]曹靜.初中語文教學應將目標指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7X).
[3]黃春玲.寫景類文章的有效教學策略——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實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11).
[4]陳婭英.論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初中作文教學策略[J].新課程(下),2017(9).
[5]楊淑芬.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記敘文寫作素材精細加工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