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摘 ?要: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比較普遍。這是極為有害的一種傾向,我們必須下大力氣予以糾正。全文從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具體表現(xiàn),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對策四個方面作了闡述。
關(guān)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糾正策略
幼兒教育小學化,指的是幼兒園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將幼兒當作小學生來要求,在幼兒園階段教授小學課程,拔苗助長。這種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是要不得的。
目前,在西南地區(qū)乃至全國部分民辦幼兒園和部分公辦幼兒園中,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比較普遍。這是極為有害的一種傾向,我們必須下大力氣予以糾正。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具體表現(xiàn)
遵守紀律,少動少玩。
不少幼兒園將小學對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要求搬到幼兒園來,強加在幼兒頭上。要絕對服從老師,要馴順聽話,不許頂嘴,不許辯解,不得沒禮貌;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許開小差,不許做小動作,不許說話,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問題要舉手;課間不許追逐打鬧,不許跳躍奔跑,不許高聲喊叫,要安靜地休息,做好上課的準備。這些要求如果用于規(guī)范小學生的行為可以的話,套用于幼兒的行為就沒有道理。
學習為主,刻苦努力。
不少幼兒園違背教育原則,不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質(zhì),不是組織幼兒從游戲中學習,而是要求幼兒像小學生一樣聽課,像小學生那樣學知識,做作業(yè)。辦園方向嚴重偏離幼兒發(fā)展實際。講課則一味向幼兒灌輸知識,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圖案色彩,缺少生動的游戲,對幼兒的教育就是說教;課講完后則要求幼兒做作業(yè),一個字母或一個字抄寫十遍甚至一頁,還有數(shù)學、英語、常識等等,作業(yè)一大堆,幼兒園里做不完,回到家里還要做。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扼殺幼兒天性,損害身心健康。
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好玩,他們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新奇感,都想動,都想玩。他們在游戲玩耍中得到樂趣,在游戲玩耍中獲得經(jīng)驗教訓,在游戲玩耍中增進幼兒情感。
幼兒正處于身體早期發(fā)育成長期,身心極為脆弱。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做法從根本上忽視了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剝奪了幼兒的童心童趣和游戲玩耍的權(quán)利。扼殺了幼兒的天性。這種小學化教育模式是對幼兒人性的粗暴踐踏,是對幼兒生理和心理的一種摧殘。長此以往,將會嚴重影響幼兒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嚴重影響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產(chǎn)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這里面有幼兒園的責任,有家長的責任,有社會的責任,有教育部門的責任,還有教材編寫者的責任。
幼兒園辦園方向有偏差。
大部分民辦幼兒園和一些自負盈虧或承包性質(zhì)的公辦幼兒園不是真正把培育全面發(fā)展的幼兒、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作為辦園的宗旨,而是一味“向錢看”。為了多收幼兒、多賺錢,于是一味迎合家長望子成龍和社會拔苗助長的心理,不顧幼兒的年齡實際,身心實際,接受能力實際而開設(shè)一些不應(yīng)開沒的課程,向幼兒提出過高的學習要求,以求幼兒拿出學習成績來,滿足家長的虛榮,并以此作為“辦園成績”向社會炫耀,以提高本幼兒園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教師業(yè)務(wù)素質(zhì)偏低。
一部分幼兒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幼兒教育缺乏理性思考,對幼兒教育的宗旨的認識模糊,甚至錯誤地認為只要將知識傳授給幼兒才是正確的、成功的,傳授知識越多越好。殊不知,這種做法不但不能真正幫助幼兒學習知識,反而給幼兒健康成長帶來傷害。
幼兒教材脫離幼兒實際。
縱觀我們的幼兒園教材,不管是書店發(fā)行的還是教育部門征訂的,不管是統(tǒng)編的還是地方編寫的,不管是權(quán)威性的還是非權(quán)威的,大都在內(nèi)容上偏大偏多,在在深度上偏深偏難,嚴重脫離幼兒身心實際和認知能力實際,這樣的教材.實際上就是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根源之一。
教育部門指導不夠。
面對日益蔓延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政府和教育部門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或者是視而不見,或者是予以默許,總之,不見教育部門對這種錯誤傾向予以制止。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還從活動組織、評獎、職稱評定等方面不自覺地成為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的幕后黑手。
家長評價發(fā)生偏差。
許多幼兒家長把幼兒園混同于小學,他們認為,上學自然要學知識,哪里的幼兒園所學知識多,就把小孩送到哪里去。把自己的小孩所學知識多少作為評價幼兒園優(yōu)劣的標準。所以,部分幼兒園為了生存和發(fā)展而走上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道路。
四、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辦法
幼兒教育小學化要不得,必須予以糾正。如何糾正?
宣傳幼兒教育宗旨。
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幼兒教育事關(guān)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大業(yè),教育部門應(yīng)充分發(fā)揮其政府職能部門的協(xié)調(diào)作用,發(fā)動報社、電視臺、電臺,切實加強對幼兒教育的宣傳,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幼兒教育的宗旨,糾正“小孩上幼兒園就是學習知識”的錯誤認識。
變革幼兒園評價標準。
懂得成功的幼兒園并不在于向幼兒傳授了多少知識,而在于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意識、自立能力和奮發(fā)向上精神,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只有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只正確了,家長對幼兒園評價的標準改變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才能有效遏止。
加強幼兒園管理。
教育部門對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教育部門的態(tài)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社會對幼兒園評價的取向。因此,建議教育部門進一步加大對幼兒園指導、監(jiān)督、管理的力度,在幼兒教師評比和職稱評定中,必須考察其教育思想是否端正,是否有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xiàn)象,如果有,則不能評其為先進,不能讓其通過職稱評審。要強化評估年審機制,在幼兒園年度評估審驗時,調(diào)整對幼兒園的考核評價標準,對幼兒教育小學化嚴重的幼兒園實行誡勉或警告,限期整改,對整改不達標的,應(yīng)取消其辦園資格。
建議教育部門,要通過明查暗訪、定期座談、接受投訴等方式,強化對幼兒園的監(jiān)督。要經(jīng)常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予以指導,加強幼兒教師培訓工作,指導幼兒園端正辦園宗旨,確保每個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