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
摘 要:兒童線描寫生畫是運用線條進行寫生表現(xiàn)的繪畫形式,它的情感表達一般是隱性的。在線描寫生中運用文字表達思想,以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的一種寫生形式稱為“視覺筆記式”線描寫生?!耙曈X筆記”一旦成為情感表達的載體,記錄視覺筆記的過程就是繪畫情感顯性化的過程。這種寫生方式注重從情感體驗的角度關(guān)注學生審美和認知,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具有即時性、延展性、豐富性和個性化等特點,無論是對寫生的造型能力、語言表達和創(chuàng)造思維都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關(guān)鍵詞: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視覺筆記;情感表達;教學策略
唐代張璪曾在繪畫理論上開創(chuàng)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一說?!霸旎奔创笞匀?,“心源”即作者內(nèi)心的感悟,也就是說藝術(shù)創(chuàng)作來源于對大自然的師法,但要再結(jié)合內(nèi)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強調(diào)繪畫中的主觀思維或情感的表達。但從目前小學生繪畫教學來看,學生缺少對生活真實的觀察和表現(xiàn),對臨摹的依賴性讓孩子的繪畫形象的表達上缺乏這種主動創(chuàng)造的能力,而寫生教學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直接的方法。
兒童線描寫生是運用線條表現(xiàn)寫生對象的一種繪畫形式,對于年齡較小的兒童來說容易理解和掌握。但在傳統(tǒng)的兒童線描寫生中,我們更多的是站在繪畫技能的角度關(guān)注兒童如何表現(xiàn)寫生對象的形狀、體積、空間等繪畫技能,很少關(guān)注兒童情感的變化。實際上,兒童的情感始終貫穿于整個藝術(shù)創(chuàng)作之中。兒童能展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秀作品,一定是在獨特的情感狀態(tài)中完成的。在指導兒童進行寫生學習時,我們不能只為了“怎么樣”的問題進行指導,即怎樣把寫生對象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更應關(guān)注于“為什么”的問題:為什么要畫它?想表現(xiàn)寫生對象的動機是什么?兒童在不同的情感啟發(fā)和指引下的寫生創(chuàng)作具有不同的風格,因此,“視覺筆記式”寫生教學就是在兒童的線描寫生中采取增加記錄寫生感悟的教學方法,通過對“寫”和“畫”的教學引導,把那些不太明確的思想、情感、短暫的繪畫素材積累起來,成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素材,它是從情感體驗的角度關(guān)注兒童心智和情感的成長的一種寫生實踐。
藝術(shù)是平衡兒童智慧和情感的工具。對情感教育的重視,也必然導致美育和教育尺度的變革。強調(diào)兒童參與和表達情感的重要性,鼓勵孩子把寫生情感表達出來,其實是藝術(shù)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
本文將就“視覺筆記式”寫生中情感表達的特點、情感表達對寫生創(chuàng)作的影響及指導兒童表達情感的教學策略三方面,淺析“視覺筆記式”寫生實踐是如何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啟發(fā)兒童進行寫生創(chuàng)作的。
一、“視覺筆記式”寫生中情感表達的特點
1. 表達情境的即時性
表達情境的即時性,即兒童在寫生的過程中會受當時的寫生環(huán)境、寫生對象的影響,自然而然會產(chǎn)生情感因素,在記錄視覺筆記時,兒童會把這種情感通過文字及時表現(xiàn)出來,包括面對寫生情境的第一感覺和對整個寫生過程的感受。
(1)對寫生對象的即時感受。如一個孩子看到藤編拖鞋時,感覺很精美,在完成對藤拖鞋的寫生后留下這樣的視覺筆記:“編織的細結(jié)(節(jié)),讓我贊嘆不已;老師的畫,讓我敬佩。一次草鞋的寫生,竟然那么有趣。一幅畫讓我愛上了寫生?!?/p>
(2)對寫生過程中的即時感受。如一個孩子對著樓房寫生時,留下這樣的感受:“這幅畫很難畫,我用了很多張紙?!眱和恼Z言表達很簡單,但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的寫生感受,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精益求精的孩子。
(3)對寫生環(huán)境的即時感受。如兒童第一次上街描繪街景,會受很多突發(fā)事件的影響,對不同的細節(jié)有不同的感悟,其中一個孩子留下這樣的視覺筆記:“每當我看到這個情景,就讓我想到汽車駕駛員在經(jīng)過斑馬線時必須提高警惕,主動避讓行人。”
當兒童稍縱即逝的感受被及時記錄下來,不斷積累的情感體驗,也會成為日后創(chuàng)作的源泉。
2. 表達視角的豐富性
表達視角的豐富性,即兒童在表達自己情感時,會受到觀察的敏銳度、發(fā)散思維、語言表達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待同一個事物會產(chǎn)生多維度的理解。以“榕樹根”的寫生為例,我們來看看在兒童眼里,對于普通的樹根會有怎樣豐富的情感表達。
(1)兒童把樹根當作人,并賦予人格去看待:“我雖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不可取代。當你比別人虛弱時,不要恨自己弱,因為你是世間獨一無二的?!?/p>
(2)站在小草和樹根的角度進行對話:“也許你沒有發(fā)現(xiàn)我一直在守護你,你不是一個人,還有我?!?/p>
(3)站在環(huán)保的角度來看待:“樹木擁有綠色,地球才有脈搏?!?/p>
(4)直接對樹根的形態(tài)進行表達:“這些樹根緊緊地纏繞著,好像不愿意分開;好像一家人親密地在一起說悄悄話,又好像許多小朋友一起快樂地玩耍!”
“視覺筆記”展示了兒童微妙、細膩的情感世界,因此我們才能看到在寫生中兒童更為豐富的情感呈現(xiàn)。
3. 表達含義的延展性
兒童的情感很微妙,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他們會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在寫生的景物當中。當兒童具備表達出來的能力時,他們會通過語言文字賦予畫面許多言外之意。表達含義的延展性就是指這種視覺筆記的描述會拓展寫生圖像本身的含義,而產(chǎn)生更深遠、更豐富的意義。筆者曾以“鞋的故事”為主題,讓孩子對鞋的擺放進行設計,創(chuàng)設情境來表達自己的故事。我們看看兒童是怎樣表達他們理解的愛的。
(1)對于父愛的理解。二年級有個女孩子畫了一雙藤編拖鞋,拖鞋的鞋面與鞋底的對比處理、鞋子的交錯擺放以及流暢、細致的線條刻畫都恰到好處,顯示出女孩的用心。畫面中兩只鞋子自如地依靠在一起,顯得那么自然,給人一種輕松隨意感。最難得的是女孩在作品上給予的語言描述:“累了,壓在父親的肚皮上,會感到溫暖的快樂!”你會突然覺得,孩子不是在描繪一雙拖鞋,而是在表述自己對父愛的最深沉的理解。
(2)對于情感的領悟。這是三年級的孩子表現(xiàn)的一雙拖鞋,這個孩子運用點、線、面來裝飾拖鞋,鞋頭邊緣用線的交錯來體現(xiàn)編織技巧,鞋底濃重的點的裝飾和鞋底輕抹的灰色底形成對比,色塊的處理更讓編織的鞋面具有裝飾性的變化。兩只鞋自然地搭靠在一起,仿佛是不離不棄的親人。孩子用自己精辟的語言來表達感觸:“不離不棄,不只是人才可以;其實,鞋也可以……”對身邊的一景一物產(chǎn)生豐富的情感,擁有這樣情懷的孩子必然懂得珍惜身邊的一切!
(3)對于情緒的釋放。一個孩子的線描畫是這樣的:兩只鞋子的擺放方式儼然一對生氣的人,流暢的線條表現(xiàn)出孩子較自信的形象捕捉能力,特別是鞋帶從鞋扣眼中穿過的精細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孩子非常認真的觀察能力和嚴謹?shù)谋憩F(xiàn)技巧;鞋頭細密的線紋裝飾和鞋身漸變的線形裝飾進行對比,讓鞋子極具裝飾性。孩子生氣時,怎樣化解自己糟糕的情緒?孩子的心聲吐露了內(nèi)心的秘密:“我生氣了,我真的生氣了,難道你就不知道過來勸勸我?”也許,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對父母不免有各種逆反情緒,父母只要站在孩子的立場稍作處理就可以化解,不是嗎?
(4)關(guān)于人生的理解。一個孩子畫了一雙皮拖鞋,他用流暢的、疏密漸變的線條來表現(xiàn)鞋子的明暗變化,鞋面與鞋底相連接的轉(zhuǎn)折關(guān)系畫得很好,使鞋子有了一定的體積感。鞋子壓在一塊格子布面上,粗線條的鞋底,鞋頭簡單的明暗、陰影把鞋與布區(qū)分開來。對于9歲的孩子,人生是什么?孩子用一雙鞋子闡述了對人生的理解:“在一起說悄悄話,不僅人會,鞋也會!一起生活,一起快樂,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要好好把握!”不要驚訝孩子的思想成熟,也許他們想到的遠比我們成人看到的要深刻!
3. 語言表達的個性化
情感表達的豐富性和表達視角的多樣性正是受兒童個性的影響。作為視覺筆記的文字表達不可能像寫作文一樣長篇大論,它往往與畫面結(jié)合,共同起到表情達意的作用,所以作為思想載體的語言組織更呈現(xiàn)出簡潔生動、彰顯個性的特點。
(1)以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我們來看一個性格細膩的女孩,她無論畫什么題材的寫生,都喜歡以故事的方式來表達她的情感,從她的描述中,我們能感受到家人的關(guān)愛時刻折射在她的作品當中:“(《一棵曬太陽的樹》)樹先生,你為什么要忍受那么大的太陽?你不熱嗎?哦,我明白了,你身后的房小姐可不想變黑。所以,你就幫她遮擋陽光!”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女孩的性格細膩、溫柔,她的線條非常細致,注重點、線、面的運用,畫面效果具有裝飾感,她的情感表達浪漫、委婉,充滿童話故事的色彩。
(2)以紀實的方式進行敘述。
我們來看看一個性格沉穩(wěn)、做事認真的男孩子的作品,他喜歡用記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寫生情感。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他都保留了這樣的敘述風格:“(《我想老師把這幅畫給大家看》)這雙鞋子是老師的,我覺得這雙鞋子我畫得很好,我想老師把這幅畫給大家看?!?/p>
從他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男孩個性樸實、認真,他的畫面線條厚實圓潤,喜歡用線條的疏密來表現(xiàn)寫生對象的細節(jié)和形態(tài),情感表達直白、簡潔、真實。作者喜歡以紀實性方式來描述寫生體驗,正和自己的個性息息相關(guān)。
在“視覺筆記式”的線描寫生中,每個兒童的情感都會通過線條和文字體現(xiàn)出強烈的個性色彩。
二、情感表達對寫生構(gòu)思的影響
兒童通過一段時間的“視覺筆記式”線描寫生學習,寫生方式由“先畫后想,情感體驗”轉(zhuǎn)換到“有感而畫,感悟執(zhí)筆”,兒童的情感表達也由無意識向有意識轉(zhuǎn)變。那么,注重情感體驗的寫生方式將影響到對寫生對象的選擇、細節(jié)的處理、畫面構(gòu)圖等。
1. 對寫生對象的選擇
在面對同樣的景物時,每個兒童情感表達的角度不同,他們目光的聚焦點就會不一樣,那么在選擇寫生對象時會有各自的側(cè)重點。我們來看看兩個孩子表現(xiàn)同一處大街的情景。
我們先來解讀一個男孩子的情感表達:“這是我們學校門口的大街,每天上學,我都看到街上熱鬧的情景,這里人山人海,車來車往?!狈泵?、熱鬧的大街是兒童對這個景物的最直觀的印象,“熱鬧”是他想傳達的主題,所以在畫面中描繪出很多街上的景物,如大街對面的花店、穿流而過的汽車、正在橫過斑馬線的行人、茂盛的大樹等,畫面的層次感表現(xiàn)得很豐富。
另外一個是位情感細膩的女孩,在表現(xiàn)同一處景物時,她感觸最深的不是大街的熱鬧,而是屹立在馬路兩側(cè)的大榕樹。她是這樣來描述的:“一棵樹站在房屋之間,就像一位母親,正守護著她的孩子,無論上午、下午、晚上,無論春、夏、秋、冬……”對樹的感悟讓她的語言表達充滿詩情畫意。繁茂的榕樹在她眼中具有母親般剛強的個性,她是借“樹”抒情,傳達對母親無私奉獻的感動。她的畫面中心是一棵大樹的造型,花店成了背景,無論在她的表述中“孩子”是否指的是大街或者花店,都是為歌頌“樹”的情感而營造的氛圍。所以,不同的情感將決定所選擇的寫生對象。
2. 對構(gòu)圖的處理
情感表達也深深影響著寫生的畫面構(gòu)圖。在以“中國夢”為主題的寫生作業(yè)當中,我要求孩子思考:對于我們生活中存在的現(xiàn)象進行思考,它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嗎?對于未來的中國,你希望在哪些方面變得更美好呢?要以自己的思考為前提來選擇寫生對象,進行主體為“中國夢”的創(chuàng)意寫生。兩個孩子情感表達的出發(fā)點不一樣,畫面構(gòu)圖便截然不同。
一位孩子是這樣記錄視覺筆記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想,比如熊大熊二的夢想是守衛(wèi)森林;喜羊羊的夢想是保護羊族的伙伴,而我的夢想是希望每一個中國人都像純凈水一樣活得清亮,沒有欺騙和虛假,以一顆純凈的心贏得世界的尊敬!”透過視覺筆記,我們看到孩子是想將卡通形象與寫生進行融合。而學生之所以這樣創(chuàng)作,是因為當時社會上毒奶粉等各種不合格的食品對國人造成了傷害,觸動了學生,學生結(jié)合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與真實景物進行結(jié)合構(gòu)圖,畫面層次分明,主體突出,創(chuàng)意精彩。我們不得不驚訝于孩子敏銳的表現(xiàn)力和精湛的表述。
另一個孩子的情感表達是:“我愛畫畫,更喜歡中國的建筑。我期望有一天能走遍中國,足跡遍布大街小巷,用筆記錄那些承載深厚文化的一石一木,向世界展示中國建筑的智慧。”這個孩子以擬人的手法將一雙行走的鞋子進行再創(chuàng)作,通過古街小巷的背景,融入了圍屋、亭子、長城等具有中國符號的建筑,將畫面表現(xiàn)得生動而富有創(chuàng)意。
3. 對細節(jié)的刻畫
對景物的細節(jié)刻畫會受兒童情感影響,情感的微妙性導致孩子在看待寫生對象時,每個人心目中都有獨特的造型。除了表現(xiàn)能力的差異外,不同的情感導向會決定兒童刻畫寫生對象的細節(jié)時采用不同的方法。
面對同樣一棵樹,一個孩子的情感表達是:“粗糙的枝葉,讓我想起粗魯?shù)陌职??!蔽覀兛梢钥吹胶⒆釉诒憩F(xiàn)樹葉時,仿佛像表達爸爸扎人的胡子一樣,點、線、面的運用比較粗獷,讓樹葉的表現(xiàn)豐富而具有體積感。
在另一個孩子眼中:“大樹媽媽像地圖一樣美麗,守著我們的小區(qū)。”兒童看到大樹繁茂的枝葉,覺得像地圖,因此孩子用劃分區(qū)域的方式來分割大樹的枝葉,點和線的運用很有規(guī)律,讓樹葉具有裝飾感和趣味性,與她自己的情感表達相得益彰。感情通過線條和文字真實表達出來的作品就是好的寫生作品。
三、通過視覺筆記,指導情感表達的教學策略
在“視覺筆記式”寫生過程中,記錄視覺筆記的過程就是兒童情感顯性化的過程,這種寫生形式賦予兒童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獨特的觀察能力、敏銳的感悟力,這些都是達成創(chuàng)造思維的基礎,由此兒童才能在注重情感表達的寫生中展現(xiàn)出頗具個性的作品。如何發(fā)掘兒童隱藏的情感世界,并指導他們表達出來,顯得尤為重要。
1. 模仿大師的風范,感受語言的魅力
臺灣著名的漫畫家?guī)酌壮霭媪嗽S多意味深長的繪本,畫家選擇用簡單的線條、巧妙的構(gòu)思、簡潔的語言來解讀各種生活哲理。教師可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作品讓他們欣賞,讓孩子了解繪畫中的文字表達能起到畫龍點睛之意,觸動孩子去表達,把繪畫轉(zhuǎn)變?yōu)閭鬟_思想和情感的一種方式。
2. 摸索教學策略,嘗試多角度表達
兒童在開始記錄視覺筆記時,文字表達是很隨意的,甚至會出現(xiàn)詞不達意、語句不通順等問題。教師應幫助兒童回顧自己的視覺筆記,并加以歸納總結(jié),孩子記錄的語言便會越來越流暢,并能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筆者曾嘗試用以下四種方式來啟發(fā)孩子表述繪畫感悟。
(1)直抒心意。用直白、簡潔的語言記錄繪畫過程中的心境,在繪畫中遇到的困惑之處、得意之筆都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這種方式稱為直抒心意,這也是兒童最容易傳達的一種繪畫情緒。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了解兒童寫生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或者看到兒童情緒的變化,以及做出的努力。
(2)用有節(jié)奏的語言來講述。兒童喜歡有韻律的語言,用通過疊詞運用方式來嘗試情感表達,賦予畫面故事情節(jié)性和隱喻性。如:“一塊塊磚頭、一滴滴汗水、一份份辛苦,造就了這個建筑物——廁所。人們可能會嫌它臭,嫌它如何不好,卻不知這是烈日下的工程?!蓖ㄟ^這種方式可以探究觸動兒童寫生的動機以及要傳達的想法。
(3)展開想象的翅膀來描述。富有想象力是兒童思維特點中最寶貴的財富,因此,運用聯(lián)想思維對寫生對象進行構(gòu)思和表達,能給寫生作品增加無窮的樂趣。如小作者用《家的感覺》來解讀鞋子之間的擺放方式:“累了,靠在父親的肚皮上會感到溫暖的快樂!這兩只鞋子就像一對父女,下面的鞋子默默支撐。煩了,黏在媽媽的身邊,會感到無限的放松!和媽媽在一起說話時,就會有一種和朋友聊天的感覺?!焙⒆咏柚颖磉_的是家庭的關(guān)愛。當繪畫能力無法完全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時,文字表達的豐富性和微妙性便能彌補這種缺失,完整地傳達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
(4)站在人生感悟的角度來敘述。兒童的心智會由于各自的生活經(jīng)歷、個性特點及表達能力的不同,呈現(xiàn)出不同的成長趨勢。不要總把兒童看成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隨著電視、報刊、網(wǎng)絡以及人與人之間交流渠道的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也在不斷豐富,情感變得很敏銳。如一個孩子是這樣描述自己的作品的:“一個勝利的手勢,讓我對考試充滿了信心。如果所有的人都給自己一個勝利的手勢,也許這個世界會充滿勇氣!”讓兒童通過寫生和文字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感悟人生,能提早增加他們對生活的思辨能力。
3. 增加閱讀能力,拓寬兒童視野
美國著名美術(shù)教育家羅恩菲德曾提出:“閱讀成就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空間有密切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良好空間協(xié)調(diào)的兒童,閱讀能力也最高……這不僅限于閱讀,感情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著智慧發(fā)展,各類知識的均衡發(fā)展使兒童有較佳的統(tǒng)整經(jīng)驗來表現(xiàn)藝術(shù)。藝術(shù)表現(xiàn)聚合著決定生長的各種力量?!贝罅康恼n外閱讀給兒童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奠定了基礎,也豐富了兒童的詞匯表達,更重要的是拓寬了其知識面,增強了兒童的思辨能力。心智的成熟首先來源于視野的拓展,這也是提高繪畫層次的潛在因素。因此,通過聽讀散文來進行繪畫創(chuàng)想,以及不定期地交流讀到的優(yōu)秀課外書籍、欣賞其中的插圖,能促使孩子的情感表達與繪畫表現(xiàn)得到進一步提高。
“視覺筆記式”線描寫生教會兒童賦予身邊事物以豐富的情感體驗,正如唐代張璪所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兒童在以自然為師、自我感悟、勇于表現(xiàn)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具有個性、意味深長的寫生作品。繪畫是一種語言,是一種心靈的呈現(xiàn)。線條、造型隨著思想情感的流露,讓無聲轉(zhuǎn)變?yōu)橛新?,叩擊兒童的心靈,關(guān)注兒童的心智成長過程,透過一筆一畫、一字一句,悄然流露。
畫者有心,賞者自斟!
參考文獻:
[1]中央美術(shù)學院美術(shù)史系,中國美術(shù)史研究室.中國美術(shù)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楊景芝.美術(shù)教育與人的發(fā)展[M].北京: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2.
[3](美)羅恩菲德.創(chuàng)造與心智的成長[M].王德育譯.長沙: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