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珊珊
摘 要:隨著新課改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對當前教學理念和方法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初高中數學的銜接,既是學生從初中到高中的階段轉換,又是學習內容的不斷升華。為了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有效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存在問題,本篇文章簡要分析了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策略。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yǎng);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策略
學生在初中和高中的兩個階段,數學知識內容存在著許多方面的銜接,但數學內容、方法、理念上存在很大差異。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難度也在不斷上升,這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難以將初高中數學進行有效銜接的原因之一。在全面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上,在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對于處理初高中數學銜接問題十分必要。
1 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含義
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為了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品格,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數學核心素養(yǎng)涵蓋了多方面的內容,如知識、能力、素養(yǎng)、品格、方法和技巧等,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預算、邏輯、推理、建模、思維、數據等多項環(huán)節(jié)。
2 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的內涵
2.1銜接教材內容
初、高中的數學在教材內容上有著較大的差別,需要教師去衡量知識難度,有方法有技巧地展開教學工作。初中數學教材比較注重數學概念、公式、定義等較簡單層面的認知,對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要求相對而言比較低。而高中數學教材內容豐富,難度也呈梯度上升,對概念的闡釋論證、公式的來源分析、知識的綜合運用等等都較為重視,非??简瀸W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在教材銜接上必須要進行總結和優(yōu)化。
2.2銜接課程設置
因為初中和高中教材的差異,教師在課程設置上的區(qū)別也是非常大的。初中的課堂教學時間比較充裕,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更為放松,而且教師對重點知識都會反復強調,一些重要的難點也可以詳細講解。而高中的學習非常緊張,同時任務繁重,在分秒必爭的課堂上,教師很大程度上會省略概念知識的教學,注重考點講解。但是高中重點知識非常多,課堂上不能把每個要點都強調到,非??简瀸W生的學習能力。課程設置的巨大差異,會讓很多學生產生不適性,因此在課程設置上的教學銜接也非常必要。
2.3銜接教和學
初中學生在剛剛進入高中時,思維發(fā)展可能不能及時跟上,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科鍛煉。初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可能更為密切,學生在學習上也可以很大程度地依賴教師。但是高中學習生活緊張,而且教學任務繁重,在學生心智逐漸成熟的階段,教師也會更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慢慢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在教與學的關系銜接問題上,必須要謹慎銜接,培養(yǎng)學生在數學學科上的探索能力。
3 初高中數學銜接過程中的面臨問題
3.1教材變化大、難度提升
結合初高中整體的數學知識體系,初中數學和高中數學在內容、難度、方法等方面上存在很大差異。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相比較而言,初中數學的知識內容較為簡單,主要是一些常規(guī)的數學題型,整個知識體系框架的變化不大;但高中數學的知識體系與初中數學比較而言,內容上更加抽象、邏輯性較強,更加側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想象力,在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邏輯能力、思維能力、聯(lián)想能力、解題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
3.2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和狀態(tài)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標是將知識內容灌輸給學生,但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形成和培養(yǎng)不重視,學生知識一味地跟著老師的教學方法走,但不注重挖掘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yǎng)成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的不良習慣,學生喪失了主動學習的能力和態(tài)度。當學生升入了高中,繁多復雜、抽象性強的數學知識更加側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難以在短時間內調整下來,學生在難以適應高中數學知識的條件下,就會喪失學習興趣,造成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下降。
4 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初高中銜接策略
4.1將數學核心素養(yǎng)貫徹到整個數學教學活動中
初高中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在幫助學生實現初高中數學銜接的過程中,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貫穿到整個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教師也要認知到數學教學的本質,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4.2教師要重視初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
教師在展開高中教學活動時,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心理特點,在確立了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學計劃,將較為繁瑣復雜、抽象性強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結合起來,借助于舉例子、量化等方法,讓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例子,更加直觀地站感受這些數學知識。
4.3幫助學生構建學科的數學知識體系、改進學習方法
教師在實現學生初高中數學進行有機結合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構建學科的數學知識體系,并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數學的學習過程實質是把新的知識內容與過去的知識體系進行有機融合,讓初高中的數學知識體系不斷深化和豐富。教師在幫助學生將初高中數學知識進行銜接的過程中,要明確培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讓學生認知到數學的實質所在,讓學生能夠清晰地梳理數學知識的邏輯關系,幫助學生創(chuàng)建全面詳細的數學結構框架。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解答問題時實現初中知識和高中知識的有機融合。
5 結束語
教師在幫助學生實現初高中數學知識有效銜接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基礎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數學教學的目標既要學生牢固掌握豐富的知識內容,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對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善于總結和分析,實現初高中數學知識的有效銜接。
參考文獻
[1]史淑莉.數學素養(yǎng)視閾下初高中數學銜接問題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7,26(04):30-33.
[2]王艷.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3]陳行.關于初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銜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4]邵晶晶.課程標準下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的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