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平
摘 要:語言藝術是幼兒教師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的一項重點內容,對引導幼兒展開正確思考、領悟思維應用能力、培養(yǎng)幼兒師生情感等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幼兒教學過程中幼兒本身的特殊性,其所認識的詞語較少且領悟能力不高,選擇合適的語言也因此成為幼兒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項思考內容?;诖耍疚膶⑨槍τ變航處熃虒W過程中語言藝術的作用進行分析,同時探討幼兒教師語言藝術的應用原則以及應用措施,為后續(xù)幼兒的實踐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幼兒教師;語言藝術;應用原則;應用措施
廣義上的語言概念指的是通過無聲以及有聲的方式,同時借助于文字、口語、體態(tài)等多項內容來完成情義與內容的傳達。在教育過程中,語言則是一種以口頭語言為主、書面語言為輔的綜合語言系統(tǒng),相關教師必須通過對綜合語言系統(tǒng)的良好應用來完成知識傳達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構建觀念體系。而幼兒教學過程中,由于幼兒本身的特殊性,語言藝術在幼兒教學中具備更大的作用,同時需要注意的方面也更多?;诖?,本文將針對幼兒教師教學過程中語言藝術的作用進行分析,同時探討幼兒教師語言藝術的應用原則以及應用措施,為后續(xù)幼兒的實踐教學提供借鑒。
一、語言藝術在幼兒教師教學中的作用
具體來講,語言藝術在幼兒教師教學中的應用具備以下優(yōu)點:
1.1 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的熏陶,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在幼兒教師教學過程中應用語言藝術,能夠幫助幼兒更加快速有效的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具體內容概念,有助于教師更加全面有效的帶領幼兒完成教學內容。尤其是通過語言藝術的靈活應用,幼兒能夠通過教學引導更加清楚的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對于規(guī)范幼兒行為、促進幼兒成長有積極作用。
1.2 構建和諧師生班級氛圍
語言藝術在幼兒教師教學中的應用是必須充分考慮到幼兒理解能力的,而無法理解的語言教學也不會起到實際性的教學效果。因此幼兒教師在語言藝術的應用過程中必須充分尊重幼兒本身,考慮到幼兒的性格、心理甚至是心情,才能保障語言藝術的應用發(fā)揮實效。也正因此,語言藝術的應用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是教師引導幼兒之間建立良好班級氛圍的重要措施。
1.3 落實幼兒教學主體地位
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確保幼兒能夠理解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內容。而語言藝術的良好應用則能充分滿足這一要求。例如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商量型的語言藝術,通過商量的方式來提醒幼兒自身行為的錯與對;又例如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扮演教學方案,通過語言藝術來引導幼兒完成相關行為,理解正確與錯誤的觀念。在此過程中幼兒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到幼兒本身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正因此,語言藝術的應用能夠提醒幼兒教師,充分關注并尊重幼兒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二、語言藝術在幼兒教師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語言藝術在幼兒教師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應注重以下原則:
2.1 鼓勵性原則
幼兒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鼓勵教育對于幼兒本身的巨大作用。在幼兒教學過程中,雖然幼兒本身年紀較小,但其本身依然擁有較高的情商,對鼓勵、夸獎的領悟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強,很容易被幼兒教師的情緒所激發(fā)、感動,因此通過鼓勵性語言藝術的應用,能夠促進幼兒建立起良好的學習動力,以此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同時如果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排斥、責怪幼兒,則很容易導致幼兒本身心情低下,導致幼兒學習動力不足,嚴重者甚至不愿意上學。因此恰當?shù)墓膭睿瑢τ變航虒W具有重要引導作用。
2.2 堅持性原則
幼兒教學過程中,由于幼兒本身自控能力不足,其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外界影響而出現(xiàn)各種錯誤現(xiàn)象。對此,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必須遵循堅持性原則,對幼兒朝令夕改的現(xiàn)象進行長期引導,堅持通過語言藝術的應用促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事實上,幼兒本身行為面臨著較強的突發(fā)性,幼兒教師本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時刻保持充分耐心,恰當應用語言藝術才能正確引導幼兒完成學習過程,這一點對幼兒教師本身是一項較高的要求,也是幼兒教師語言教學過程中必須自省的內容。
2.3 就地性原則
幼兒教師在語言藝術的教學應用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實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確保語言藝術的應用能夠被幼兒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兒教師在語言藝術的應用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幼兒的實際情況,遵循就地性原則,結合幼兒本身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幼兒容易被吸引的環(huán)境因素,充分利用各種條件來完成教學過程,進一步促進幼兒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
三、語言藝術在幼兒教師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總體來說,語言藝術在幼兒教師教學中的應用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3.1 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應用
幼兒對于鮮明的、富有色彩的、發(fā)出聲響的影響感受十分深刻且能夠牢牢的銘刻在記憶中,因此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對于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的應用,通過繪聲繪色的描述來激發(fā)幼兒腦中的鮮明形象,以此來激活幼兒思維興趣、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事實上,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應用,對幼兒抽象思維的產生和發(fā)展具有極大幫助,同時也是幫助幼兒思維靈活性、獨立性發(fā)展的重要措施。幼兒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不斷豐富自身語言的藝術性,通過多個形容詞的良好應用來建立啟發(fā)幼兒腦海中的形象,同時也可以借助現(xiàn)實中的實際工具,以此啟發(fā)幼兒對相同類型但不同形狀的事物的思考,吩咐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幼兒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3.2 富有情感的語言藝術應用
富有情感的語言藝術應用,能夠更進一步的強化幼兒教師的說服能力和引導能力,對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有重要作用。具體來講,幼兒教師在語言藝術的教學應用過程中,應有側重的加強自身教學語言的感情,通過豐富的情感來引導幼兒產生思考,利用幼兒本身豐富的易感性和同行新來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真摯熱切的態(tài)度來引導幼兒領悟語言中所表達的情感,最終有效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在此期間,幼兒教師必須對幼兒本身的情感有一定理解能力,同時對幼兒本身抱有期望,促使自身產生充沛的情感,才能通過富有情感的語言藝術應用來感染幼兒,引導鼓勵幼兒完成相應的學習過程。
3.3 啟發(fā)探究的語言藝術應用
教學本身是一項雙向、互動的過程。幼兒教師在語言藝術的教學應用過程中也應充分注重這一內容,通過啟發(fā)式、探究式的語言藝術應用,引導幼兒對學習內容產生積極思考,影響幼兒的學習行為以及學習過程,激發(fā)幼兒的思考能力并拓寬幼兒的思維邊界,最終有效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疑問式的語言藝術應用,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學習探索過程中,引導幼兒一起學習、一起討論、一起思考,形成雙方精神上的相互回應,有效引導幼兒智慧開蒙,完成教學引導。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幼兒教師教學語言藝術的應用作用、應用原則以及應用措施進行了具體分析與論述,教學語言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關鍵措施,其應用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成果的好壞。幼兒教師必須掌握語言藝術的應用措施,尊重語言藝術的應用原則,確保語言藝術在幼兒教學過程中的良好應用,才能確保教學成果不斷成功,確保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白曉琳,陳聞晉.幼兒教師教學語言藝術特征研究[J].教師教育論壇,2015,28(8):22-25.
[2] 江云.淺談幼兒教師的語言藝術[J].吉林教育,2015(34):14-14.
[3] 毛芬芬.幼兒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探析[J].考試周刊,2018(12):22-24.
[4] 陳娟.探究教師語言藝術,提升幼兒園教學效率[J].未來英才,2016(8):28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