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紅
【摘要】目的:探討采用心理護理方式完成血液透析護理后對患者舒適度等產(chǎn)生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05月~2019年07月收治的114例血液透析治療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隨機數(shù)表法分組后探究各組血液透析護理方式;參照組(57例):采用普通護理方式展開;實驗組(57例):采用普通護理方式+心理護理方式展開;就組間焦慮、疼痛與睡眠質(zhì)量低患者所占比例,總舒適率展開對比。結(jié)果:實驗組血液透析患者焦慮、疼痛與睡眠質(zhì)量低患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參照組明顯(P<0.05);實驗組血液透析患者總舒適率(98.25%)高于參照組(84.21%)明顯(P<0.05)。結(jié)論:臨床在采用普通護理方式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護理的基礎(chǔ)上,心理護理方式的配合運用,利于焦慮、疼痛與睡眠質(zhì)量低比例降低,總舒適率提升,最終可促進血液透析患者預后能力提升。
【關(guān)鍵詞】血液透析護理;心理護理;舒適度;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7225(2019)13-0085-01
臨床針對終末期腎功能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血液透析方法獲得廣泛應(yīng)用,主要通過血液凈化對患者機體能力進行充分維持[1]。但是此種方法因為表現(xiàn)出較長周期并且患者呈現(xiàn)出較差耐受性,從而使患者身心舒適度呈現(xiàn)出顯著降低,需要通過開展血液透析護理工作將身心狀態(tài)有效改善[2]。本次研究將針對血液透析治療患者探究運用心理護理方式完成血液透析護理的可行性,以利于血液透析患者舒適度顯著提升。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05月~2019年07月收治的114例血液透析治療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隨機數(shù)表法分組后探究各組血液透析護理方式;參照組(57例):男33例,女24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1歲~73歲,平均年齡為(43.52±5.22)歲;實驗組(57例):男32例,女25例;年齡分布范圍為33歲~75歲,平均年齡為(47.59±3.29)歲;納入標準:①患者血液透析時長分布范圍為7個月~6年;②知情同意書簽署;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對于血液透析表現(xiàn)出較差依從性;②血透護理中途選擇退出;觀察對比兩組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結(jié)果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護理人員就生活以及體位選擇等方面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認真指導,對其體位選擇的舒適性以及準確性做出保證,以對透析工作的順利開展加以促進。實驗組:首先,護理人員通過健康教育將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了解度以及醫(yī)護配合度顯著提升。其次合理開展透析流程護理工作,在對患者實施血液透析穿刺期間,需要通過對語言交流充分利用,以使得患者自身注意力獲得有效分散,而對應(yīng)獲得將心理壓力減少以及病痛緩解的效果。最后通過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工作,使得患者心理咨詢力度顯著提升,內(nèi)心系列不良情緒獲得充分排遣。此外護理人員需要就病癥治療重要性加以強調(diào),鼓勵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積極陪伴,以使得不良情緒因素緩解效果獲得進一步提升,保證患者面對疾病治療心態(tài)積極。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的焦慮、疼痛與睡眠質(zhì)量低患者所占比例,總舒適率。
1.4 判斷標準
通過發(fā)放問卷于舒適、較舒適以及不舒適幾方面對血液透析治療患者展開調(diào)查;舒適:結(jié)果≥80分;較舒適:60分≤結(jié)果≤79分;不舒適:結(jié)果≤59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就兩組血液透析治療患者護理結(jié)果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展開處理,計數(shù)資料(總舒適率等)以n(%)表示,行X2檢驗,結(jié)果P<0.05證明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 焦慮、疼痛與睡眠質(zhì)量低患者所占比例對比
實驗組血液透析患者焦慮、疼痛與睡眠質(zhì)量低患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參照組明顯(P<0.05),見表1。
2.2 總舒適率對比
實驗組血液透析患者總舒適率(98.25%)高于參照組(84.21%)明顯(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在選擇血液透析方法對終末期腎病患者治療期間,即使獲得效果較為顯著,但是此種方法的長時間應(yīng)用,會使得患者系列心理問題逐漸出現(xiàn),從而使得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有效性均受到嚴重影響[3]。對此,針對患者開展血液透析護理工作意義顯著。心理護理方式的有效運用,能夠在對患者心理需求滿足的前提下,合理完成心理安慰工作[4]。對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可以將患者各方面關(guān)注力度顯著提升,使得系列心理不良因素獲得充分緩解,從而于心理狀況改善以及透析效果提升方面獲得確切效果[5]。
綜上所述,臨床在采用普通護理方式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護理的基礎(chǔ)上,心理護理方式的配合運用,利于焦慮、疼痛與睡眠質(zhì)量的比例降低,總舒適率提升,最終可促進血液透析患者預后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巖,張彬,劉春華.心理護理在腫瘤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05):606-608.
[2]熊玲玲,鄭麗花,吳培清,等.分層護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yīng)用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0):926-928.
[3]曾敏,李華,唐柯梅,等.人性化護理在行血液透析的腫瘤合并腎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應(yīng)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7,24(04):494 -497.
[4]周祖蘭.延續(xù)護理在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應(yīng)用觀察[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1):242-243.
[5]王秀玲.舒適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7,31(02):128-129 +132.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人民醫(yī)院血液透析科 山東 青島 26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