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玲玲
◆摘 要:當前的高職英語教學從教學觀念和教材兩方面都缺乏對人文素養(yǎng)的關注,應該從教學觀念和教材改革兩個視角進行人文素養(yǎng)的關注,使英語教學從語言技能教學向價值觀念培育轉變,提升高職學生與社會的融合度。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育;人文素養(yǎng);價值觀念培育
隨著不同國家、區(qū)域間交流的頻繁,英語在日常交際和專業(yè)技術運用方面的重要性越發(fā)突出。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育從最初的側重英語使用技能教育向適度考慮教學中的文化熏陶。在更進一步的高職教育實踐探索中,部分學校開始加入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內涵。但是,作為針對英語使用者的學生,對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關注還沒有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得到廣泛關注,甚至在其他學習階段的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yǎng)的關注和熏陶并沒有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得到重視。
一、高職英語教育中人文素養(yǎng)關注的緊迫性
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正處于思想觀念初步定性的階段,一個良好的觀念教育對學生未來的世界觀人生觀帶來好的引導作用。對于學生思想觀念的培養(yǎng)中,許多學者強調在教學中應該加強人文素養(yǎng)的引導,通過加強通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合理地思考人、自然、社會的關系。
我國傳統(tǒng)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遵守必要的社會規(guī)則和培育符合社會共性的觀念方面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多元的社會思潮沖擊還未定性的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使得學校對學生世界觀等的培育影響作用被削弱。而高職教育因為面臨著側重技術技能教學的壓力,使得學校能影響學生思想觀念的時間及資源也有限。多元觀念的沖擊及高職教育定位的特殊性,使得本該接受完整的觀念教育的高職學生,只能接受零碎且無法衡量風險的各類觀念影響,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雖然現(xiàn)在的高職英語教學中開始從純英語應用知識教學向文化素養(yǎng)培育發(fā)展變革,但是在對英語教學中的文化素養(yǎng)內涵的認知還有待商榷。早期的英語教學側重西方名人的褒揚、重要歷史事件的介紹、美好事物的描繪等,對整個英語教學資料中包含的對個人、集體、社會及自然等的思考,并沒有系統(tǒng)性的考慮?,F(xiàn)在新改革的高職英語教學資料在增加英語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和一定的文化熏陶時,同樣沒有系統(tǒng)地體現(xiàn)該門課程對個人、社會、自然的系統(tǒng)性認知。英語教學材料缺少對人文素養(yǎng)的系統(tǒng)性的闡述,使得高職英語教學繼續(xù)陷在純英語應用技能的培訓中,難以達到語言學習促進觀念形成的功效。
二、人文素養(yǎng)滲透策略
1.英語教學觀念的變革。不僅僅是高職英語教學,各級別的英語教學普遍被看成英語技能的教學,往往忽視了語言教學中暗含的群體價值的統(tǒng)一。任何一個群體都有具有特定的價值觀念,群體的語言和文學往往是這種共同價值觀念的最佳載體。當前的英語教育所蘊含的對人性和社會的判斷,更多是英語為母語群體的價值觀念。這種語言學習中價值觀念的作用,往往在英語教學中被忽視。即使不考慮外來價值觀念對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念沖擊的破壞,單純考慮到高職學生階段還不成熟的心智,過度地被外來零碎的價值觀念沖擊,并不一定會對他們的價值觀念的培育帶來良性的影響。因此,高職英語教育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英語技能的教學,而應該看做是對高職學生價值觀念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這種英語教學觀念的變革,將迫使全社會對英語等其他語種的教育進行徹底再思考,語言教學應該具有技能培育——思維方式影響——價值觀念沖擊等一系列功能。這種教學觀念的變革,需要全社會對英語教材和教學重點進行全面的探討。
2.英語教材的改革。作為生活在中國社會圈的高職學生,英語教材應該培育學生適合中國生活圈的價值觀念。這需要高職英語教材進行全面的變革,教材應該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社會對個人、社會、自然的理解,在英語口語、書寫等技能的培訓中,蘊含適合中國人群體的人文觀念,通過這種適合中國人群體觀念的熏陶,培育學生適合中國社會圈的文化素養(yǎng)。教材的變革,不單單是添加一些包含中國元素的故事,而是從全部的教學材料中,體現(xiàn)中國社會對個人、社會和自然的理解。高職學生還處于思想觀念不成熟階段,需要讓他們形成與社會和諧共處的價值觀念,然后讓他們在社會中接受多元價值觀念的沖擊,形成各自穩(wěn)定的價值觀念。因此,英語教學材料中的人文素養(yǎng)的全面培育,對于幫助高職學生快速融入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對英語教學材料進行變革,重新梳理英語教學材料中蘊含的對個體、社會和自然的態(tài)度,是當前高職英語教材改革的重點。英語教材的改革,不是增添幾篇教學資料能解決,而是在英語教學觀念變革的基礎上,對高職英語教材的重構,把中國社會對個體、社會和自然的全部觀念,融入到英語教材蘊含的人文素養(yǎng)中,把英語教材變成有完整的中國特色價值觀念的教材。
英語作為有別于母語的交際工具,在教學中包含的人文觀念更容易對學生的價值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加強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文素養(yǎng)的熏陶,應該成為當前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工作開展。
參考文獻
[1]黃俊杰.21世紀大學生的培育理念與人文素養(yǎng)教育:通識與專業(yè)教育的融合[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07):19-25.
[2]王藝涵.文化哲學視域下高職院校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9(16):39-41.
[3]賈韡莉.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以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為例[J].西部學刊,2018(08):62-64.
[4]趙欣.文化自信與高職英語教育融合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9(01):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