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潔
【摘要】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存在,閱讀教學不單單是指文章的閱讀,而是學生理解能力、語言能力、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歸納能力等綜合性能力的培養(yǎng),足以可見初中英語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所在。就現(xiàn)階段初中閱讀教學而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習慣了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大大降低,因此若想有效的提升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就要采用多元化、立體化、豐富化的教學手段。本篇文章基于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特點,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展開深入的分析探討,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中學生 英語閱讀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081-01
引言
在日常英語閱讀教師中教師往往會更加重視學生的詞匯量與閱讀技巧,弱化學生思維品質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思維的發(fā)展關系一個學生知識體系的構成與思考問題的方式,如若學生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與思維方式,那么當其遇到問題時就會多層次、多角度的思考問題,而不是單一的、混亂的、無頭緒的,由此可見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所在。
一、現(xiàn)階段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面臨的問題
(一)較為單一的閱讀模式
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的開展是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最好時期,同時也是最為高效的時期,因此教師語言充分整合教學資源,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其閱讀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在我國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局限于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材料,閱讀資料與教學資源匱乏,導致學生難以從課本語言中解脫,從而造成啞巴英語的現(xiàn)象難以提升自身語用能力。除此之外單一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與教師、學生之間的英語交流互動少之又少,同時單一、枯燥的課堂環(huán)境也會造成學生抵觸心理的產(chǎn)生,十分不利于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
(二)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較弱
就我國現(xiàn)階段的英語教育而言,大多數(shù)的學生從小學階段就已經(jīng)開始進行英語的學習,甚至是存在許多學生幼兒園時期就已經(jīng)接觸到了英語,看似很長時間的英語學習,但是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學生還易產(chǎn)生抵觸心理。尤其是在英語閱讀當中,短文中蘊含大量的英語語法與字詞搭配的知識,面對大量的詞匯量學生更是不知如何下手要,從而大大影響了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
二、提升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充分利用提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教師提問設計的得體、精巧,能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中,教師要注意提問的質量;如果我們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過于淺顯,實際上學生思維仍停留在低級、單一的水平,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發(fā)展。
例如,在開展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這一課程學習中,教師在提問上可以適當?shù)淖鲆恍┱{整,如原先的問題是這樣的:What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此種問題學生們看了課本脫口而出,課堂看似熱鬧其實不然,有許多學生都是在假學習并沒有動腦筋思考,對此教師可以這樣問:Who can tell us about the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這樣即問到了原有的問題,同時也拓展了一些內容,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夠運用到方向、大陸、環(huán)境等一系列的詞匯,此種問題的更有利于學生自身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課堂中留有固定的閱讀時間
定時定量進行閱讀,將閱讀速度提高。文章閱讀要注重閱讀的效率,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或者是每周安排出一些時間,引導學生不斷積累好詞好句。
例如,課下教師可以為學生精心準備一些較為剪短的文章,可以是: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festivals and food、social sciences等方面的內容,文章的內容不需要太長,每堂英語課正式開展前的五分鐘,教師將文章放到多媒體上讓同學們閱讀,一開始學生有可能煩躁沒耐心,需要教師的引導,但是只要堅持下來學生看到自己閱讀能力的提升,就會自主投入到閱讀當中去,養(yǎng)成英語閱讀的好習慣。
(三)采用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通過閱讀文章創(chuàng)設主題情境
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不僅僅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同時也要營造其和諧、民主、輕松、生動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積極投入到閱讀思考當中去。
例如,在學習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相關知識時,可以圍繞speech開展主題活動,課下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內容與相關文章,準備一篇關于How to save the earth?的小文章,課堂初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站到講臺上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見解。學生演講的時候就是鍛煉其能力的時候,學生想要取得教師與學生的稱贊,課下就要多查閱英語資料、多看與之相關的英語文章,學生演講的過程其實就是閱讀能力提高的過程。除此之外英語手抄報也是一種不錯的教學形式,在制作手抄報時學生們要團隊合作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就能發(fā)現(xiàn)別的同學的長處并加以學習,做到取長補短,久而久之學生就能不斷端正自己的英語學習態(tài)度。
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標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擺到了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閱讀是一個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過程。讓學生獲得較強的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發(fā)現(xiàn) ,認真摸索,善于總結,找到更好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 參 ?考 ?文 ?獻 ]
[1]遲琳.探究如何提升中學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