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滬林
摘 要: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赫姆林斯基說過:“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欲望。”只有構建快樂課堂,打造快樂教學環(huán)節(jié),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圍繞機器人的專業(yè)特點,把快樂融入機器人教學的聯(lián)系、建構、反思和延續(xù)四個環(huán)節(jié),讓師學共同體驗著快樂課堂。
關鍵詞:機器人;快樂;聯(lián)系生活;建構新知;反思交流;延續(xù)拓展
當很多老師還在煩惱學生上課不聽講、課后不認真練習、甚至不愿意來上課的時候。而在機器人的教學過程中,卻得到了另外一種答案。很多家長悄悄告訴我們:孩子最喜歡的社團,最樂意來上的就是機器人社團,下課后最舍不得離開的也是機器人社團。機器人教育是一個提供讓孩子展現(xiàn)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合作能力與獲取新知識的開放空間,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們循序漸進地從接觸世界到探索世界,逐步全方位了解世界。
皮亞杰認為兒童認知發(fā)展是通過認知結構的不斷建構和轉化而實現(xiàn)的,即兒童在主動地探索外部世界過程中,通過同化功能,將探索的新知識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通過順化功能,不斷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根據機器人學科的特點,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充分把快樂融入機器人教育方案,在聯(lián)系生活、建構新知、反思交流和延續(xù)拓展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快樂,不論成功與失敗,只要動手、動腦,我們就是快樂的!
一.聯(lián)系生活——快樂初體驗
實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課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節(jié)課的導入。導入是思維的起點,好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往往關系著學習這一節(jié)課的效果如何。如果導入成功,學生就會興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維活躍,理解和記憶的質量就會相應提高。
可以通過圖片、故事、玩游戲、歌曲等幫助孩子們把過去的生活經驗與教學目標聯(lián)系起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經驗,或從他人的分享中獲得靈感,也就是根據他人的介紹,在自己頭腦中構建模型。這種直觀的聯(lián)系方法,是其它有一定的抽象性課程所不及的!
比如有一節(jié)課需要設計樓梯,梯子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工具,很多學生往往覺得簡單,不感興趣。聯(lián)系《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故事,設計了王子要到樓上救被困的公主,樓梯被王后破壞了,王子上不去,請同學們快來幫幫王子吧!學生們一下子興趣就來了,都在積極為王子想辦法,有的說弄根繩子爬上去,有的說用梯子,還有的說用吊車等等,孩子們的想法都很好。最后大家經過商議:由于在房子里,最安全方便的工具還是梯子。
通過孩子們熟悉的故事情節(jié),把學生帶入課堂;聯(lián)系生活中所見的梯子,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孩子們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機器人課堂往往就是通過這樣的小故事、小任務,把學生引入一個個學習主題,讓學生初步體驗快樂。
二.建構新知——快樂在成長
機器人教育反對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反對把語言文字作為獲取知識的捷徑,教育就是要為兒童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去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教育在于給兒童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境,幫助兒童在與情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
比如有設計折疊桌子這一主題,課前布置學生和家長一起研究折疊桌子的結構,可以通過圖片或文字記錄下來,讓學生對梯子結構有初步的認識。課堂上請每位同學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有四條腳翻轉折疊的、也有桌面翻轉折疊的,還有桌腿是X型可以折疊的。老師首先肯定學生搜集的資料,幫助同學們對各種結構進行分類、歸納。然后每位同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結構進行建構,最后設計、搭建出折疊桌子。全部完成后請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讓同學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掌握了知識,更體驗了快樂。
三.反思交流——痛并快樂著
反思交流是讓學生對建構的作品進行反考、討論并調整他們的看法。同時,老師也通過問題來鼓勵他們繼續(xù)研究下去,這是一個達到成效的重要階段。
我曾經有一個學生把“杯子”搭建成了“平底鍋”,如同我讓你寫一篇議論文你卻寫成了看圖說話文,在學校十有八九會被老師訓斥的。當家長問我她的孩子是不是上課沒聽懂我說的話,為什么搭建出來的和別人不一樣。我說您不是質疑更應該是表揚,為什么這么說呢,水杯的要求是能裝水,底板和四面有密封裝置,這就是我的要求。但是平底鍋也有水杯的這些要求,只不過四面的高度低了點,底板的面積大了點而已,這就是您孩子的閃光點和創(chuàng)意!他不僅聽懂了,相反他進行了創(chuàng)意的改進,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進步。試問,如果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以后分析和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想法,不僅準確理解每件事情的要求和重點,而且還讓事情賦予自己的想法,讓它變得更完美,這是不是一件好事么?
這就是機器人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有成功、也有失敗,失敗并不可怕,關鍵我們要通過反思交流,從失敗中找出問題、并能解決了問題。這就是機器人學習的一個極小部分的成就,痛并快樂著。
四.延續(xù)拓展——快樂無止境
延續(xù)拓展是建立在想了解更多內容的欲望的基礎上,這樣,就又把孩子們引入一個新的“聯(lián)系”階段,使他們在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huán)中超越難度不斷增加的挑戰(zhàn)。
風扇是機器人學習中一個很重要的實例,中低年級的學生做過手搖風扇,到了中高年級再讓他搭建就會覺得沒意思。畢竟人都是對神秘未知的東西充滿好奇的,對于熟知的東西往往不感興趣。針對這種情況,中高年級的風扇進行拓展,首先增加了要求使用電機來控制轉動。當然電機安裝位置就要求學生自己來完成,學生需要對風扇的結構、穩(wěn)定性進行全盤考慮,從而尋找到最佳位置進行安裝。完成這個任務以后,要求他們再進行更大難度的挑戰(zhàn)——搖頭風扇,并且要求只能使用一個電機控制搖頭與風葉轉動。通過這種知識的延續(xù),讓學生們體驗到要想設計出一個功能全面的機器人作品,需要我們不斷的完善、提升余男。后來同學們通過網絡查找、走訪工人,最后終于弄清了搖頭風扇的機械結構,并完成了這樣的作品。這種成功的喜悅在孩子們心中已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機器人往往就是通過若干由易到難的實例來吸引學生,來激勵學生不斷的前進,在一個個任務挑戰(zhàn)中收獲成功,收獲快樂。快樂是機器人教育的靈魂!
我們都行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有崎嶇、有坎坷,但是我們相信,只要課堂是快樂的,孩子們就會越走越遠、越走越順暢!
參考文獻
[1]李維東.《皮亞杰的建構主義認知理論》,2009.6
[2]《科學與技術》,樂高教育集團,2012.7
[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