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鳳
摘要:問題引導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展開互動交流的有效途徑,教師通過問題引導法能驅動學生思維,高效導入課程內容,并指導學生展開深度的閱讀解讀與探究;此外還可拓展延伸課堂重點,遷移學生實現(xiàn),加強對其素養(yǎng)技能的建造。對此本文主要從問題引導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深度研究,了解教師如何通過問題引導法指導學生進行透徹化閱讀學習與探究,強化其閱讀效率與收獲。
關鍵詞:問題引導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本文主要從閱讀課程教學的三項環(huán)節(jié)研究問題引導法的應用方式,這分別是閱讀教學內容的導入、學生對閱讀教學內容的深度探索,以及教師基于教學內容的拓展延伸。這三項環(huán)節(jié)教學與指導方式較為連貫,通過問題引導法能驅動學生思維,激發(fā)其閱讀探究欲望或引領其閱讀探究的思路,并使之在閱讀探究時建立與已有認知的關系,提升自身的閱讀文化素養(yǎng)水平。
1 問題引導法導入閱讀教學重點,提升學生閱讀探究欲望
在閱讀課程正式開展之前,首先應有一個緩沖時期,讓學生對閱讀教學重點有所了解,以便學生對閱讀探究做足充分的思想準備,明確在文本解讀時所應圍繞的重點以及探究的中心,進而提升解讀效率。因此,問題引導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起到的作用便是幫助學生解析閱讀教學重點,從而提升其閱讀探究欲望,而教師此時要采用的問題引導法,便要趨于生活化,讓學生能通過對生活問題的思考汲取認知經(jīng)驗,將之與課程教學重點建立密切關聯(lián)性,從而通過對實際生活的感悟來體驗閱讀教學重點,強化閱讀課程內容的導入力度。
以外研版七年級《A trip to the zoo》為例,單元內容對動物園的一些動物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包括一些生活的習性以及飲食習慣的。因此這便是本節(jié)課的閱讀教學重點,為了加強學生對重點的深切認知,教師可以生活化問題導入法驅動學生思維,比如:“What animals have you ever seen? Which animals do you know?”、“According to the animals you know, do you know what they like to eat?”與“What do these animals look like? What 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等。這一系列問題都立足本課閱讀教學重點,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能從已有認知中了解動物的一些飲食習慣及外表外觀特征,這時通過問題的解答,便能預測本節(jié)課所講述的大致內容,進而提升閱讀探究的欲望與興趣。
2 問題引導法驅動學生思維能力,強化其閱讀解讀效率性
問題引導法可高效導入閱讀課程重點,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探究欲望,由此教師的正式閱讀課程講解便能順利開展,而此時還要持續(xù)發(fā)揮問題引導法的教學價值與效用,通過在課程的實際講解中強化學生閱讀解讀效率。這時便要通過問題引導法驅動學生閱讀探究的思維及方向,讓其從更為深度的層面,與更為多元化的角度去解析課時的文字信息及重點語篇內容,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閱讀思維的開拓,使之了解綜合語言信息的整體框架結構,并提升深度閱讀認知效率。
以七年級《Healthy food》為例,本課各單元中的整體信息向我們呈現(xiàn)了較為綜合的閱讀文本內容,在其中涉及到了與各種食物相關的健康屬性,以及對人類的有益之處與不利之處,同時也介紹了健康的飲食方式等。較為復雜的篇章信息以及較難理解的課程教學內容增加了學生的閱讀探究難度,這時教師必須通過問題引導法來幫助學生梳理思維,讓其閱讀探究能具有方向與規(guī)律,穩(wěn)扎穩(wěn)打來提升對各項重點信息的解讀,從而強化整體解讀效率。比如:“Which of the multiple foods shown in this lesson are healthy or unhealthy?”、“How does healthy food help the human body? What harm does unhealthy food do to human body?”與“Through understanding, what kind of eating habits do you think are good for human health?”等。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索,便能摸清整體文本信息的大致框架,從而了解健康飲食相關的各項重點要素,并通過問題指引及時定位重點內容,經(jīng)由閱讀分析與探索來提升整體化閱讀解讀效率。
3 問題引導法拓展延伸課程內容,強化學生閱讀素養(yǎng)建造
在外研版初中英語教材所包含的各單元課時中,有些內容涉及了較為深遠的社會背景知識及較為復雜的文化知識要素,因而教師必須要通過教學資源的補充來提升閱讀教學質量,讓學生不僅能通過教材內容的解讀來提高思想情感領悟,還可借閱更為優(yōu)質的資源,加強對社會及文化層面知識的考量,提升透徹領悟力。對此,教師可借助問題引導法來拓展延伸課程內容,在為學生多方整合優(yōu)質教學信息的同時,以問題建立課內外資源的密切關系,引發(fā)學生深思后,加強對其閱讀素養(yǎng)的建造。
以七年級《Spring Festival》為例,本模塊的重點在于對春節(jié)基本信息的講述,因此內部的文字信息也圍繞Preparation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food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important activities and commemorative significance and ways of the Spring Festival進行了綜合性闡述,直觀看來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的徹底性描述,但是為了加強學生對文化的深度理解力,教師還需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資源讓學生進行多方鑒賞。比如用多樣化圖片與影像紀錄片的方式向學生展現(xiàn)Dragon Boat Festival, Christmas, Lantern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Halloween.等節(jié)日的文化信息,這時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有側重性的鑒賞,使之在對比分析中更能體會教材內容所講,并拓寬文化認知視野,比如:“In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what are the different celebrations and eating styles?”、“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custom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與“Apart from the differences,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等。由此讓學生對中西方節(jié)日進行多方鑒賞,既能強化對本課春節(jié)的認知,又能通過對比分析來獲取對其他節(jié)日文化的理解,樹立文化自信并開拓閱讀認知,推動閱讀素養(yǎng)水平的提高。
4 總結
總之,問題引導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應用于課程導入、正式講解與拓展延伸等環(huán)節(jié),高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探究興趣,并引領其思維強化其解讀效率,同時加強其對情感及文化因素的鑒賞,提升其閱讀綜合素養(yǎng)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明霞.問題引導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
[2] 胡娟.其驅動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9.
(作者單位:陜西省商南縣鹿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