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立芬 李俊萍 王娜 李燕 孫磊 孔翠花
摘?要:妊娠期母體鈣攝入量需求高,鈣攝入量不足往往導致母體血清游離鈣離子濃度不足,危害母嬰健康。研究牛奶、鈣片補充對妊娠期身體生理狀態(tài)及代謝的影響,為改善妊娠期身體狀況提供科學依據。將120名妊娠期婦女均分成2組,觀察組從飲食與定量牛奶、鈣片中攝入鈣,對照組僅從飲食中攝入鈣。采用偶氮胂比色法、紫外線終點法等檢查2組妊娠期婦女血清鈣、血清磷等代謝指標,同時記錄2組生理狀態(tài)指標。結果表明:在身體生理狀態(tài)方面,觀察組孕婦缺鈣癥狀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說明牛奶、鈣片結合補鈣效果較優(yōu),可預防肢體麻木、腰腿疼痛等癥狀;牛奶、鈣片補充影響妊娠期婦女的血清鈣、骨鈣素、尿Ca/Cr與尿HY/Cr代謝水平;孕期30周以后鈣補充影響血清堿性磷酸酶;鈣補充不影響妊娠期婦女的血清磷水平。應合理調節(jié)孕婦飲食結構,適當補充牛奶、鈣片,改善妊娠期身體生理狀態(tài)及代謝水平。
關鍵詞:牛奶;鈣片;妊娠期;血清鈣;生理狀態(tài);代謝
孕婦缺鈣的顯著生理狀態(tài)是肢體麻木、腰腿疼痛、腓腸肌痙攣等,妊娠期婦女鈣補充日益受到關注。妊娠期婦女與正常成年人生理狀態(tài)、代謝水平存在差異[1],胎兒發(fā)育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孕婦攝入營養(yǎng)水平,因此,孕婦應注重鈣的攝入,合理安排飲食與牛奶、鈣片的補充[2-3]。我國飲食結構中牛奶、鈣片的比重較低,孕婦對鈣的需求急劇增加,飲食結構大大降低孕婦的骨健康與代謝水平[4]。為此,研究牛奶、鈣片補充對妊娠期婦女身體生理狀態(tài)及代謝的影響,檢測被試對象的血清鈣磷、血清堿性磷酸酶、骨鈣素等水平,為改善妊娠期婦女身體生理狀態(tài)、骨代謝水平提供科學依據[5-6],間接保障新生兒健康水平。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120名妊娠期婦女,年齡在24~32周歲,孕周在22周至分娩期間,被試對象符合以下條件:不存在產科合并癥,飲食狀況良好、不偏食,無干擾鈣代謝病癥,無肝腎疾病、無近期服用鈣劑激素藥物史。表1顯示,對照組與觀察組指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將被試對象均分成2組,每組各60名孕婦。觀察組:實驗從妊娠期第22周開始,除了飲食中攝入鈣量(414.40±71.51mg/d)以外,補充定量牛奶與520mg/d鈣片;對照組:僅從飲食中攝入鈣量(414.40±71.51mg/d),不做牛奶與鈣片的補充。
1.3?觀察指標
(1)觀察2組被試對象每日是否存在肢體麻木、腓腸肌痙攣、腰腿疼、恥骨聯(lián)合痛等癥狀,并做好記錄。(2)血液生化觀察指標:在孕期22、30、34周以及分娩時檢測孕婦的血液生化指標,規(guī)定統(tǒng)計觀測時間為上午9:00左右,突發(fā)事件另作處理。觀測方法為:采集孕婦肘靜脈血10mL,血清分離后采用偶氮胂比色法檢查血清鈣[7],采用紫外線終點法檢測血清磷,采用REBC速率法檢測血清堿性磷酸酶活性[8],采用放免法檢測骨鈣素,采用DDTA、苦味酸、氯胺T方法測定尿Ca、尿Cr、尿HY水平[9]。
1.4?統(tǒng)計分析
使用t檢驗、χ2檢驗統(tǒng)計資料數據。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營養(yǎng)素在被試對象飲食中的分布
表2顯示,2組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
2.2?缺鈣生理狀態(tài)分析
表3數據表明,在肢體麻木、腓腸肌痙攣、腰腿疼、恥骨聯(lián)合痛方面,觀察組孕婦缺鈣癥狀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牛奶與鈣片結合能夠達到較優(yōu)的補鈣效果,預防肢體麻木、腰腿疼痛等癥狀。
2.3?妊娠期不同階段骨鈣代謝分析
表4~5數據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妊娠期血清鈣存在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妊娠期血清磷不存在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6~7數據顯示,孕婦22周時,2組對象血清堿性磷酸酶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30周至分娩階段2組對象血清堿性磷酸酶水平存在顯著差異(P<0.05);2組對象骨鈣素水平存在明顯差異(P<0.05)。從表8~9可以看出,觀察組與對照組在尿Ca/Cr、尿HY/Cr水平存在顯著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鈣補充影響妊娠期婦女的血清鈣水平,不會影響妊娠期婦女的血清磷水平;孕婦在30、34周以及分娩時期,鈣補充影響血清堿性磷酸酶;牛奶、鈣片補充影響妊娠期婦女的尿Ca/Cr、尿HY/Cr代謝、骨鈣素代謝水平。
3?討論與結論
3.1?牛奶、鈣片對妊娠期婦女身體生理狀態(tài)的影響
本研究顯示,孕婦在妊娠階段,觀察組血清鈣水平高于對照組,兩者存在顯著差異(P<0.05)。孕婦在妊娠階段血清鈣不斷降低,導致神經肌肉興奮出現(xiàn)腓腸肌痙攣癥狀,此時身體骨骼鈣缺失,極易出現(xiàn)骨質疏松、腰腿疼痛等癥狀[10-11],通過補充牛奶、鈣片可提升孕婦血清鈣水平,預防上述癥狀發(fā)生。
3.2?牛奶、鈣片對妊娠期婦女身體代謝的影響
妊娠期婦女在不同妊娠階段的血清鈣磷均在標準值內,2組對象無顯著性差異,所以,牛奶、鈣片補充不會影響孕婦的血清鈣磷代謝,人體本身具備生理調節(jié)功能[12],使血清鈣磷水平穩(wěn)定。
從堿性磷酸酶水平考慮,2組被試對象在孕期22周時,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牛奶、鈣片補充不會影響孕婦堿性磷酸酶代謝水平[13];孕期30周及以后,2組對象的堿性磷酸酶水平具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堿性磷酸酶水平低、對照組堿性磷酸酶水平高,這時應提醒對照組孕婦骨鈣活躍程度較高,注意補充鈣質。
人體骨骼礦化主要通過骨鈣素與羥磷灰石共同作用生成骨質礦化成分,完成有效礦化,所以,骨鈣素是妊娠期婦女的重要代謝指標[14]。本研究表明,孕期各階段,觀察組相比對照組骨鈣素含量高,2組具有明顯差異(P<0.05),這是因為觀察組較對照組補充的鈣質較多。
正常人體的鈣吸收、排出量持平,不吸收鈣的情況下,人體機體內部排出鈣源維持鈣平衡[15]。尿Ca/Cr、尿HY/Cr是表征人體骨代謝的重要指標,骨鹽溶解與基質分解程度可采用尿Ca與尿HY描述,骨骼基質崩解、鈣鹽溶解后,Ca2+與HY生成血通過尿液形式排出,導致尿液中Ca與HY水平提升。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的尿Ca/Cr、尿HY/Cr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顯示,被測試孕婦從飲食中攝入鈣量在435mg/d以下,是標準妊娠期婦女攝入量的1/3左右。妊娠期婦女的鈣量集中在骨骼中,因此,骨健康狀況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鈣攝入量[16]。妊娠期婦女飲食含鈣量較低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首先,我國居民飲食中鈣磷含量比重不符合易吸收標準,造成鈣吸收效果不好;其次,居民飲食中肉類為輔,植物性食物為主,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與草酸阻礙鈣吸收;最后,居民對含鈣量較高的奶制品攝入較少、消費水平低。
因此,孕婦妊娠階段應注重牛奶、鈣片的補充,改善肢體麻木、腰腿疼痛等癥狀,調節(jié)身體正常血清鈣、骨鈣素、尿Ca/Cr、尿HY/Cr水平等,保證人體正常代謝,為孕婦、胎兒正常發(fā)育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劉建恩,袁萍,陶文婷.基于液體光聲效應檢測牛奶中的鈣質量濃度[J]. 中國乳品工業(yè),2015,43(8):45-47.
[2]鄭丹,林占熺,李夢思,等.鮮菌草與靈芝菌絲發(fā)酵菌質對奶牛產奶品質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J]. 飼料工業(yè),2017,38(5):38-41.
[3]江秀霞,李建立,張冉,等.調制乳雙倍鈣牛奶中碳酸鈣的穩(wěn)定性研究[J]. 中國乳品工業(yè),2015,43(12):37-40.
[4]汪江偉,張杰,陳守剛,等.鈣質層對Q235碳鋼在含雙眉藻f/2培養(yǎng)基中腐蝕行為的影響[J].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報,2015,35(6):535-542.
[5]Wall C R,Stewart A W,Jr C C,et al.Vitamin D activity of breast milk in women randomly assigned to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gnancy[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6,103(2):382.
[6]周希亞,劉俊濤.妊娠期凝血機能的調節(jié)[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9):643-645.
[7]Kovacs C S.Maternal mineral and bon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lactation,and post-weaning recovery[J]. Physiological Reviews,2016,96(2):449.
[8]張亞晨,溫海深,李蘭敏,等.急性溫度脅迫對妊娠期許氏平鲉血清皮質醇和血液生理指標的影響[J]. 水產學報,2015,39(12):1872-1882.
[9]劉玉芳,張曉梅,柴三葆,等.妊娠期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對妊娠結局和后代的影響[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7,33(3):269-272.
[10]Alférez M J,Rivas E,Díaz-Castro J,et al.Folic acid supplemented goat milk has beneficial effects on hepatic physiology,haematological status and antioxidant defence during chronic Fe repletion[J]. Journal of Dairy Research,2015,82(1):86-94.
[11]褚楠,張斌.妊娠期腎臟結構和功能生理性變化及特點[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10):721-723.
[12]李榮飛,張抗萍,何橋,等.樹形對龍安柚葉片生理狀況及果實品質的影響[J].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9(7):36-43.
[13]Miyake Y,Tanaka K,Okubo H,et al.Milk intake during pregnancy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postpartum depressive symptoms in Japan:the Kyushu Okinaw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tudy[J]. Nutrition Research,2016,36(9):907-913.
[14]侯育軍,孟亮.分形理論在外骨骼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J]. 計算機仿真,2016,33(7):314-317.
[15]楊明芳,馬瑤,賈紅梅,等.早孕期骨密度正常婦女產褥期骨密度分析[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7,23(1):66-68.
[16]Coleman D N,Riveraacevedo K C,Relling A E.Prepartum fatty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sheep I.Eicosapentaenoic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supplementation do not modify ewe and lamb metabolic status and performance through weaning[J].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18,96(1):364-374.
(責任編輯?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