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才
摘 要:隨著新時代素質教育的實施,鄉(xiāng)村初中體育逐向著重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方向轉變,初中階段的課程逐漸變得緊張,學生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的學生將大部分的時間都集中在文化課的學習上,對于體育運動逐漸形成一種惰性思維。近幾年,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我國對體育教學的重視逐漸在提升,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以及體育精神的養(yǎng)成成為現(xiàn)階段鄉(xiāng)村初中體育教學的核心內容。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教學問題;策略分析
縱觀現(xiàn)階段的鄉(xiāng)村初中體育教育,初中生身體素質的下降已經(jīng)成為普遍現(xiàn)狀,深入分析,造成初中生身體素質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想這應該是和學生體育運動習慣和缺乏體育精神品質有著不可脫離的關系。在鄉(xiāng)村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和艱苦鍛煉的體育精神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階段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問題,以下我們將針對于現(xiàn)階段鄉(xiāng)村初中生體育運動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一、新時期鄉(xiāng)村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過于強調情感,忽略學生主體性
在現(xiàn)階段的鄉(xiāng)村體育教學時,往往都是依據(jù)素質教育的理念進行,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生怕學生受傷,一般都會采取很多的防護措施,如:在墊子上做“仰臥推起成橋”學生可以很隨意的做一些動作;教師在教學時太過于注重學生的情緒,將過多的時間用在調整課堂氣氛上,雖然課堂氣氛達到了理想的效果,但是學生學習的時間被嚴重壓縮;更嚴重的是部分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開心的學習,對于體育課堂的紀律完全忽略,學生在課堂上基本上就是處于一個無約束的狀態(tài),由此導致學生積極性十分差。
(二)過于重視結果,忽視體育運動的過程性感悟
在鄉(xiāng)村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往往只注重于學生的學習結果,而忽略掉學生學習過程的感受,一旦學生對整個的學習過程沒有任何學習的感悟,那樣這種教學就會失去意義。學生無法真正的在過程中參與體育活動,學生就不會真正的體會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而且學生無論是在競賽中因無法堅持而失敗,還是日常的鍛煉中身體不適而停止,學生都不會感受到體育學習的真正含義。因此,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對于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都是不利的。
(三)忽視競技體育的理念,教學形式化
眾所周知,體育運動具有競技性,在日常教學中,很多的教師往往都是對學生進行一些理論和簡單技術動作的教學,學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掌握,但是教學卻沒有再次提升訓練強度的想法,這樣的教學內容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完全是形式化的。對于體育來講,教學強度和密度是很重要的教學評斷,無論是教師組織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學生無法展現(xiàn)出應有的競技精神,那就只能證明體育教學的效率還未達到實際的課程標準。缺乏競技運動的體育教學完全不利于學生綜合品質的培養(yǎng)。
二、新時期鄉(xiāng)村初中體育教學策略分析
意識是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指引,個性化是學生長久堅持的保障,競技活動是提升學生參與激情的導火線。因此,在鄉(xiāng)村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和綜合素養(yǎng)必須要抓住這三點,讓學生對體育的學習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愛好。
(一)樹立體育運動意識
正所謂: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培養(yǎng)品質的起始點,學生一旦對體育產(chǎn)生興趣,那樣學生機就會自然而然的自覺參與體育鍛煉,學生就會在競爭中、合作中感受到體育活動的價值。
現(xiàn)在隨著電子信息產(chǎn)品的泛濫,很多的初中生的課余時間基本上都被網(wǎng)絡、手機和游戲占據(jù),學生一放學生腦子里裝的全是手機和游戲,學生接觸體育鍛煉的時間就會被嚴重的壓縮,自然而然不會產(chǎn)生興趣。并且,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價值認識不全面,總以為不運動不會受傷,這樣的思想太過于片面,相反來講,學生不運動,身體素質就會下降,進而導致免疫力下降,就會很容易生病。
因此,體育教學必須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讓學生由自閉式的玩手機、電腦游戲轉向團體參與,這樣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感受到集體運動的樂趣,也可以分享勝利的喜悅,即使是在競技性質的比賽中失敗,學生也可以感受到體育的價值,提升學生艱苦鍛煉的品質。
(二)從學生個性出發(fā),注重因材施教
很多的學生并不是不喜歡體育,每一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個性,有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往往都是實行一刀切的教學方式,讓所有的學生都進行同樣的體育鍛煉,完全忽視掉學生的個性化,這樣久而久之就會使得很多的學生失去緹歐與鍛煉的信心。
因此,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時,怎樣培養(yǎng)學生刻苦鍛煉的精神呢?從學生個性出發(f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素質進行多元化教學,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獨有的閃光點和亮點,讓學生對體育的基礎得到全方面的提升,還可以讓學生找尋和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體育潛能,提升自己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和能力。
(三)推進競技性體育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不言敗得精神
在初中,學生的身心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很多的家長對于孩子進行競技式的體育學習完全不能接受,這樣學生就會在家長的溺愛中形成一種體育運動的惰性思維,完全排斥競技性體育的參與,學生在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下往往不具備和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就更不用說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適當?shù)牟捎糜螒蚍ê透偧挤ぐl(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體育競賽中,初中生都具有較強的好勝心和求勝欲望,教師通過競技性質的比賽,讓學生主動面對問題,自己尋找方式解決。無論是集體運動還是個人比賽,都能夠讓學生激發(fā)其內心的榮譽感,這對于學生日后的訓練提升和精神培養(yǎng)都具有顯著的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以學生興趣為主導,以學生個性化為核心,推進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建設。在教學理念上,教師對課堂管理做好松弛把握,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體育學習的價值和內涵,全面提高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參與體育學習的過程,在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高尚的體育品質。
參考文獻
[1]陳飛.中學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中華少年,2018(8):106.
[2]田佳鵬,劉少虎,雍晨輝.淺談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差異與發(fā)展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8(1):137-137.
[3]李喜艷,王定明.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以西藏大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