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雨
摘 要:高中英語教學涉及了很多方面,尤其是對學生聽、說、讀、寫這些方面都有影響。隨著新課改的推行,高中英語閱讀進行了改革,著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凝聚學生對英語的注意力,以及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積極性,調(diào)動對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思考
引言:在進行高中的英語教學時,教師應該思考如何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本文主要闡述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建議。
一、設計問題
問題設計是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的重要方式,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解讀文章主要含義。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循序漸進地設計問題,不要過于追求教學目標,要將問題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中英語課文大多數(shù)的篇幅都很長,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比較吃力,高中的英語課文里面含有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對這些復雜的內(nèi)容進行精心的設計,激發(fā)學生的探討能力,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例如,在學習SEFC IB Unit 18《The necklace》這節(jié)課時,教師首先對整個故事進行整理總結,最后對學生進行提問:
(1)Will Jenny tell Mathilde that the necklace is not true? Diamond necklace up to 100 francs?
(2)If Jenny gave her back the real diamond necklace, would Mathilde?
通過這樣的提問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回顧教材,推斷出文章里有關系的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文章人物的印象,對文章知識的掌握,對主題的理解,促進學生去學習英語閱讀。
二、樹立學生主體意識
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以教師的教學為基礎,教師只是在傳授知識,沒有讓學生加入課堂上,因此,要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熱愛學習,主動去學習英語。
(一)學生提前預習
高中英語的課文篇幅大多數(shù)都比較長,而且難度還比較大,知識點比較復雜。因此,學生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在課堂學習中肯定是十分被動的,教師講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所以,針對這種情況,讓學生學會預習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預習課文這件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想要預習成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指導,指導學生認真預習文章,并且需要在預習的過程中,對不認識的英語單詞進行查詢,在預習的過程中,將有問題的部分畫出來,教師統(tǒng)一進行解答。
(二)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上,踴躍參加教師所舉辦的活動,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充分發(fā)揮課堂民主。因此,教師就要發(fā)揮引導作用,盡可能最大程度上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
這就需要教師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建和諧、平等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下,給學生一些時間去思考,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要給學生傳授過多的知識,要考慮學生的理解程度,適度教學。而且,在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有趣的參與條件。例如,像小組討論這種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設立的情景下,積極踴躍地思考并回答問題,進而達到提高全員參與度,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這樣的討論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將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三、提高實踐度
高中的每一個英語文章內(nèi)容都十分豐富,涉及范圍廣。而且,之所以被選做課本文章是因為它們都是好文章,課文中所反映的問題,所傳授的文化習俗、名人傳記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但是,僅僅從課本上學習知識那遠遠是不夠的,學生學習不能僅限于課堂上,學生要勇于沖破束縛,拓展學習范圍,積極學習新的知識。教師要以提高學生能力為目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例如,教師可以每周都選擇幾篇難度適中的文章打印出來給學生進行課后閱讀,并做課后閱讀理解題。或者,通過開展活動這種方式,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能力素質(zhì)進行學習,從新發(fā)表的英語報刊、英語雜志和英語電影進行采集資料,資料的特點最好是能夠把握時代特點,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
四、英語閱讀教學帶有人格教育
培養(yǎng)學生擁有健全人格是當今時代教育的目的之一,高中英語閱讀是一個集理論性和使用性為一體的教學內(nèi)容,它具有很強的思維邏輯性。閱讀教學需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將思想道德理論融入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因此,教師要努力發(fā)掘課本上的思想教育因素。以教學生知識為主體,適度地給學生滲透思想道德及愛國主義教育。例如,SEFC IB 《An interesting life 》講述的是一位歌星Bob Geldof 開展了一項為非洲貧困地區(qū)獻愛心的活動,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What can we learn from Geldof?以此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活動,為災區(qū)人民獻一份力。
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擁有一份愛心,而且還能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實施以上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積極性,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正確認識英語閱讀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地位,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謝庭婷.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圖式理論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92-93.
[2]李莉.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問題的改進策略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94.
[3]鮑鑫.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研究文獻綜述[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8,37(06):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