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布魯克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競爭壓力逐漸增加,家庭離婚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孩子作為家庭中的弱勢群體,必然是受傷害最多的一方。本文基于淺談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展開論述。
關鍵詞: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引言
在當今形式下的教育任務中,教師肩負著教育、關愛、保護單親家庭孩子的重任,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在于教師要對這些特殊群體的孩子傾注更多的愛,更多的耐心和真心,要合理疏導好這些孩子的心理問題,促使其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與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
1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1.1情感殘缺
由于大部分農(nóng)村初中單親家庭的學生長時間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常常會面對父母之間的爭吵,缺乏家庭應該有的溫馨和關愛,所以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消極的情緒和不良的情感反應,如情感脆弱、易激動、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以及敏感多疑,常常對任何人都表現(xiàn)出不信任的態(tài)度。
1.2孤獨感
當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同學在父母面前撒嬌,或者是別人一家其樂融融的時候,常常在心里面所產(chǎn)生的痛楚是正常家庭成長的學生難以體會到的。同時,還有部分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非常孤僻,害怕與人溝通與交流,甚至還會在心里對自己的父母產(chǎn)生敵對的情緒,這樣存在病態(tài)的人格不利于單親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2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
2.1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
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自農(nóng)村,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不佳,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較低,甚至有些學生的父母只受過小學教育。父母文化水平的局限性導致他們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無法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只會采用簡單、粗暴或者單一的手段管教子女。同時,他們沒有能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致使子女缺乏豐富的教具,缺乏耐心的輔導。這也給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帶來了致命一擊。
2.2自身的特點
正處于青春期的生生理方面逐漸成熟,但心理方面還不夠成熟。這種落差形成了青春期學生獨有的心理特征。他們情緒不夠穩(wěn)定,常常會為了一點小小的成績而沾沾自喜,也會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而一蹶不振。特別是單親家庭的生,在情感方面比較淡漠,不輕易流露自己的真實情感,但又十分渴望情感的交流。表現(xiàn)在人際交往方面,一方面,他們不輕易相信人,不愿意向人袒露自己的心扉;另一方面,他們又十分渴望友誼,渴望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情感的封閉和強烈的人際交往欲望形成了巨大反差,極易使他們受挫,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癥狀。
3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健康完善措施
3.1學校應建立心理教育與咨詢機構
針對農(nóng)村初中單親家庭學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學??筛鶕?jù)實際情況設立專門的心理教育課程,以及心理咨詢治療機構,對一些單親家庭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及時了解這部分孩子心理存在的問題,以便能夠對癥下藥,引導單親家庭學生逐步養(yǎng)成自信心、自尊心和良好的個性品質,逐步增強單親家庭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2家長要提高教育的科學性,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不良的教育方式導致中職生出現(xiàn)了不同情況的心理問題。家長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學習成功家庭的育兒經(jīng)驗,并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育方式,真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了解孩子的需求,提高教育的科學性。此外,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情感需求方面比其他家庭的孩子更為強烈。因此,獨自撫養(yǎng)孩子的家長不應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帶給孩子,而應為孩子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家庭氛圍,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和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
3.3轉變育人態(tài)度,在溫火慢燉中做文章
實踐證明,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都是“面目可憎”的,因而得不到孩子們的“許可”。唯有慢下來,傾聽生命內(nèi)部拔節(jié)的聲音,才能走進孩子們那“波濤洶涌”的內(nèi)心的大海。所謂“慢”,就是“給一叢葉子以葳蕤的機會”。對于單親家庭孩子而言,就是給予他(她)因為單親而被傷害的心以恢復的機會、以復蘇的機會、以重啟的機會。
對于心理恢復中的單親家庭孩子而言,唯有慢下來,才能讓情感修復所必須的基本要素得到呵護、喚醒和打開。就在這樣的“慢教育”中,這個孩子漸漸自信起來了,不再暴躁任性,相反變得溫和、理智、“陽光明媚”。實施“慢教育”的前提是教師和家長要不急躁、不心慌、不急功近利。成人淡定了,孩子們才會淡定;成人不急著給孩子貼標簽,孩子們自有改正的機會和時間。所以,讓我們慢下來,靜下來,精聽孩子們生命拔節(jié)的聲音,靜觀生命成長的變化,靜等生命溢滿正能量的那一天。少一些急躁慌張,多一些溫火慢燉,應該成為解決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問題的最重要的視點之一。
3.4家長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
讓家長堅持一個原則:即使做不了家人或朋友,也不能做成敵人或仇人。不能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甚至謾罵,讓孩子心中留存父母互相尊重的美好印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萬萬不可因為仇視前夫(前妻)而隔絕或者阻止孩子與他(她)的見面和相處,要讓孩子對雙方都是尊重和愛,而不是偏向其中一方,仇視或者憎恨另一方。
有些時候,孩子心目中原本樹立的美好形象一旦崩塌,會在心里留下一輩子抹不去的陰影,對他以后結交朋友、建立家庭都會造成重大的影響。例如,有個離異家庭小女孩的爺爺和我溝通時候說最好不要讓她與母親見面,因為孩子與母親見面后情緒波動特別大,有時會莫名哭泣和鬧情緒。由于農(nóng)村單親家庭的家長長期在外打工,故孩子大多數(shù)時間均是跟隨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一起生活,這種聚少離多的生活狀態(tài),也導致了子女內(nèi)心的自閉。不僅如此,因農(nóng)村單親家庭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所以無法向孩子講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因此,為維護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教師必須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造歡樂、愉快的家庭氛圍,如此方能避免對孩子內(nèi)心的傷害。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我們無法改變這種負能量的社會現(xiàn)狀,但是可以多方尋求辦法以有效減少離婚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只有教師用情、用心、用意,必能找到合適、高效、多彩的方法,讓單親家庭孩子踏上健康之路,塑造健康心理,擁有健康人生。
參考文獻
[1]周慧琴.引導單親家庭孩子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J].甘肅教育,2019(13):57.
[2]顧學麗.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其教育對策[C]..教育理論研究(第八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79-81.
[3]馮克滿.做好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輔導的探討[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