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增潤
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思維性和空間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計算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學兩個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倘若沒有合適的教學手段,則會對那些數學素質較低的學生產生學習上的困難,從而喪失繼續(xù)學習數學的信心,基于此,本文介紹了一種體驗式的數學教學方法,結合了豐富的數學教學案例,以實例來解析體驗式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習在學習數學過程中不會出現枯燥和抵觸的心理,也更愿意積極主動學習數學,提升了他們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體驗學習就是學生親身經歷,實地觀察、操練、領悟周圍的事物,進而認識某些數學知識,掌握某些數學技能,養(yǎng)成某些數學習慣,乃至形成某些數學情感、態(tài)度和觀念。因此,學生只有在體驗學習中,才能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一、以游戲為載體的數學體驗式教學
體驗式教學可以實現將抽象的邏輯思維運算以形象具體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同時小學階段的數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在數學教學中可以與現實場景緊密聯系,達到幫助學生更快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的目的。在數學教學課堂上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游戲當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游戲當中激發(fā)學生數學潛能。例如,在教學“加與減”課程時,就可以結合所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探索欲強的心理特征設計出一節(jié)游戲課程,學生在游戲中探索體驗并學習數學知識,這個數學游戲的名字叫做“尋找小伙伴”,首先,在每一輪游戲開始前班級中每名學生都會來到講臺前抽取20以內的數字紙牌,學生可以在開始前的教室內自由行走,然后教師會公布每一輪游戲的運算方式,即加法與減法,并且同時宣布一個隨機數字,最后再規(guī)定的時間內讓學生自由配對,運算的結果正好要等于教師所說的數字則是成功的找到了“小伙伴”,在班級學生經過幾輪的嘗試熟悉規(guī)則以后,教師則去掉加法與減法的要求,學生可以自行通過加法和減法的運算得到公布的數字結果。為了進一步的激烈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和熱情,可以設置獎勵機制,對于配對伙伴較多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物資獎勵,起到激勵其他學生的作用。在這種體驗式的數學教學實踐中發(fā)現,部分不愿意學習數學課程的小學生也積極的參與其中,甚至有的學生“配對”成功以后激動的相互擁抱。所以,這種以游戲為載體的體驗式教學,創(chuàng)新了教學方法,不但起到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增加了他們主動思考和動腦能力,而且在學生間的互動中增添了友誼。
二、創(chuàng)設與生活相關的體驗式學習場景
所謂生活處處皆學問,小學數學課程與生活聯系還是比較緊密的,大部分數學知識都是從生活當中體現出來的,這就為創(chuàng)設與生活相關的體驗式學習場景提供了便利。
在數學教學中針對教學中與生活有關的內容開展體驗式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充滿生活趣味的數學課堂,獲得良好的數學體驗,做到能夠在學習完相關數學課程之后實際的運用到生活當中,培育出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教學“年、月、日”這節(jié)課程時,教師首先可以詢問學生自己的生日,大部分學會回答出來,從而引入學習主題,然后教師進一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知道一周有幾天嗎、一個月有幾周嗎和一年有多少個月份”此時學生可能回答不出來,教師此時拿出日歷,逐月翻看給學生觀看,并告訴學生我們生活當中過的每一天都會在這里出現,這里面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數學知識,學生通過查看日歷體驗到其中的數學知識。在教學“千克、克、噸”這節(jié)課程時,為了使學生深入形象的理解概念和他們之間的關系可以在課堂當中開展教學小實踐,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生活知識來開展,教師可以將一件便攜式的電子秤帶入課堂,通過稱量不同物品的重量來直觀的展示給學生1克、10g、100g和500g分別有多重,對于較大的單位可以用學生的取整體重來說明,邀請學生來到講臺上,衡量不同物品的重量,同時班級學生可以自行組織到一起湊出1000g的體重總重量,通過這些體驗式的手段使學生對于這些重量單位有了直觀形象化的理解。并且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在生活當中什么樣的物體會用到“千克、噸”這種較大的重量單位,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聯想。
三、數學課堂上加互動交流
在數學課堂上不僅需要教師對學生細心的講解,更為重要的是需要通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加學生的數學體驗感,將被動式的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具體說來,建立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教師布置教學任務,小組成員運用所學知識動手實踐,給予他們自由發(fā)揮和主動探究的空間與時間,從而實現共同的進步,教師只需要在學生出現共性問題時給予指導性意見。例如,在教學“測量”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可以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教室內的物品展開實際的測量,如,桌子、椅子、黑板的長度,從而讓學生在合作中加深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使學生真實的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但是這種教學模式需要結合所學內容特點制定教學策略,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自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擴展教學視野,掌握好整體的教學進度,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海瑛. 淺議小學數學課堂快樂教學體驗探究[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
[2]孫明發(fā). 小學數學體驗教學心得體會[A].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六卷)[C].:中國教育教學叢書編委會,2013:2.
[3]王祥. 合作交流體驗成功——小學數學中合作學習的思考與實踐[A]. 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7.
[4]張小莉. 親身體驗經歷過程解決問題——小學數學教學例談[A]. 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7.
[5]瞿德軍. 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成功——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的研究與實踐[A]. .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學優(yōu)秀論文集[C].: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