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浩林
摘要:學生生活于火熱的現(xiàn)實世界和社會實踐中,生活于自然中。學生的思維活躍,具有強烈的探究欲望。所以學校要拓展德育教學活動的空間和活動內(nèi)容,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社會生活,在活動中學會生活,并服務于社會。
關鍵詞:生活;活動;興趣;實踐
學生生活于火熱的現(xiàn)實世界和社會實踐中,生活于自然中。學生的思維活躍,具有強烈的探究欲望。所以學校要拓展教學活動的空間和活動內(nèi)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主動地參與社會生活,在活動中學會生活,并服務于社會。恰好道德與法制活動為學生開辟了一條與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續(xù)發(fā)展的渠道,從而讓學校教育與學生生活相輔相成。
一、活動資源面向生活。
1、感興趣的內(nèi)容。
如高年級開展的“商品交易會”實踐活動,要求學生把家中的玩具或喜愛的圖書標上價格,想好介紹詞,向同學們進行推銷。哪個孩子的家中沒有玩具與圖書呢?誰又不喜歡玩具與圖書呢?學生一聽到這個活動課題就比較興奮。但是要開展好這個“交易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在交易會舉辦之前,學生要給自己的交易物品標上價格。但這個價格不能隨便標,得到市場上去調(diào)查一番,才能知道市面上類似的圖書與玩具的價格。然后要設計好推銷物品時的講解詞。為了使自己的講解詞吸引人,還得向社會上的商店老板多學習,親自去購買一些玩具或?qū)W習物品,聽聽別人是怎樣介紹產(chǎn)品令人心動的。接著要學習室場布置的方式方法,嘗試合作著布置交易會的場所。隨后制作交易會的入場許可證,經(jīng)過交易會組委會的審批才能獲得許可證,進入交易會。為了得到這張入場許可證,學生得精心準備,當學生得到這張許可證時開心勁就甭提了。最后才是學生們盼望已久的交易會。在交易會上學生們帶著自己的心愛的物品來交易,賣方有聲有色地說著自己物品的優(yōu)點與作用,買方則抓住物品的不足之處,與賣方討價還價。整個“商品交易會”實踐活動從頭至尾的開展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活動中學生們忙得不亦樂乎,喜形于色,頗有成就。
2、親身經(jīng)歷過的內(nèi)容。
例如中低年級開展的“水果拼盤”實踐活動,就是基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開展的。水果不僅營養(yǎng)價值豐富,而且以形狀多樣、顏色鮮艷、味道甜美吸收著孩子們的眼球。沒有一個孩子沒吃過水果,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吃水果的?;顒右浴八幢P”為主題,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了解眾多水果的出產(chǎn)地、營養(yǎng)功效、食用方法、保存小竅門以及與水果有關的一些小故事。最后學生將活動中的所學融會貫通,動手制作了各式各樣的“水果拼盤”?;顒右詫W生的親身經(jīng)歷為主要依據(jù),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緩減了研究的難度,讓學生感受到了跳一跳可以成功的喜悅,從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真可謂眼、口、手、心用上了。
二、活動目標回歸生活。
道德法制實踐活動要尊重學生生活實際,關注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現(xiàn)實需求。即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知識與能力的發(fā)展。而獲取知識的目的則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能為生活服務。因而德育實踐活動的的目標要指向生活,也就是要回歸生活世界。
1.在實踐化的活動中實現(xiàn)知識的綜合運用。
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才能被學生真正地理解與消化,因而德育實踐活動課程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應是參與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如開展<<愛我校園小主人>>活動,教師提供了攝影、繪畫、采訪、收集資料、撰寫報導、詩歌朗誦、唱歌、講故事等多種活動形式與途徑。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長與愿望,選擇一個或多個活動內(nèi)容,可以自己一個人完成,也可以與同學一起合作完成,鼓勵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來。在為期一個月的活動過程中,學生們個個忙得不亦樂乎,或翻閱報刊書籍收集資料,或?qū)W習切磋攝影技術,或練習朗誦,或整理采訪記錄……教室里三個一群,五個一伙,說的是校園,想的是校園,寫的是校園,連平日里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也被吸引了進來。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不斷生成,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昂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fā)。活動匯報課上,學生或朗誦、或唱歌、或攝影繪畫展示、或采訪報道,異彩紛呈,各現(xiàn)其能。學生們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而這些綜合知識的運用與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光靠坐在課堂中是怎么也培養(yǎng)不出來的。唯有通過這種實踐活動,才能使學生的知識得到綜合的運用,而這種實踐活動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2.在生活化的活動中獲得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教學是為了學生能更好地懂得生活,更好地為學生適應生活、適應社會服務的。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去理解生活、觀察和感受生活的美好,就能使生活更充滿情趣與智慧。德育實踐活動的總目標就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推進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如把學生帶到野外去郊游,藍天下的課堂、大自然的無字書是滋潤兒童心靈的甘露。讓學生聆聽風聲、泉音、鳥語、蟲鳴,讓學生看看春天的綠草、夏天的小荷、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美好的一切。同時用歌聲來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用彩筆來留住大自然的倩影,用語言來訴說對大自然的情懷。讓生活成為無形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這生活化的活動,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展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價值。
絢爛多姿的生活有形、有情、有聲、有色,是學校教學的不竭之源,也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延伸與發(fā)展。我們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善于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讓德育實踐活動面向生活,回歸于生活,指向生活,從而使學生學會生活,這樣活動才能成為一池活水,水清魚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