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慶美
【摘? ? 要】相比于其他科目,高中數學的學困生問題更加突出。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數學興趣低下,學習動機模糊,學習方法缺乏,學習習慣不正確,數學基礎薄弱等等。因此教師必須要抓住學困生問題產生的根本因素,以此為突破口實現(xiàn)差生轉化和整體教學進步。
【關鍵詞】高中數學? 學困生成因? 轉化差生? 措施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2.161
學困生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影響教師整體教學方案制定,影響學生個人綜合學習能力發(fā)展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問題尤為突出,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發(fā)展空間。因此作為一名負責任的高中數學教師,我不僅堅持做好整體的教學工作,還格外關注學困生問題,致力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學習難題,為他們創(chuàng)造合適的學習方法。因此本文將從學困生問題的成因入手,進一步探究轉化學困生,改進教學成果的方法。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成因探討
(一)數學基礎薄弱,知識框架脆弱
學習是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舊知識為新知識打基礎的過程,學習就像一根鏈條,一個鏈節(jié)的缺失都會導致前后學習的脫節(jié),并最終造成學生知識框架的崩塌。高中數學教學階段,學困生產生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數學基礎不夠扎實,學生舊知識還沒有理解透,新的內容又出現(xiàn)了。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會陷入惡性的循環(huán)中,并最終造成學生數學根基的不穩(wěn)固。同時在高中數學中,教師教學的難度和內容數量都遠遠超過了初中數學,而不同階段的教學節(jié)奏和形式也明顯區(qū)別于其他階段。學生在新的學習階段常常會感到學習吃力,但是教師卻很少關注階段銜接教學工作和初高中對接教學工作的落實,最終就使得學生學習新內容是在搖搖欲墜的基礎上進行的,自然而然的,學困生問題就會隨著學生學習層次的推進而日益突出。
(二)學習方法落后,學習習慣不良
高中數學的學習對學生思維的嚴密程度和思考問題的邏輯性要求很高,高中數學時代也不再是學生簡單地理解和記住例題,套用數學公式就能解決問題的時代。而這種學習能力的需求和學習意識的轉變也正是我們在學困生身上所看不到的。大多數的學困生在學習高中數學時的思路是固化而單一的,在他們的觀念中,數學的學習方式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方式并無差別,甚至有的學生會依靠背題背答案這種極端方式來學習數學。除此之外,高中數學教師不注重方法性與技巧性,強調學生個人感悟的教學也使得學生難以拓展新的學習思路。學生學習方法上得不到優(yōu)化,學習習慣上得不到改善,自然而然地就難以獲得學習的新突破。
(三)缺乏數學興趣,學習動機模糊
大多數的學困生都對數學學習缺少熱情,對數學學習缺少動力的學生,他們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而且隨著數學難度的加大,學生挑戰(zhàn)自我的快感會逐漸變成學習的壓力和競爭的恐懼感。這個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教師沒有做到把教學活動當作一場趣味的游戲活動,古板的、固化的教學過程難以激起學生心中的欲望與興趣,落后的、片面的教學精神沒有指明學生學習數學的正確方向。同時部分教師對學困生的歧視和偏見也造成了學困生“越學越困”的惡性循環(huán)。另一方面,學生沒有把學習數學當作是一種感受挑戰(zhàn)精神和突破快感的活動,目的化和模式化的學習使得學生漸漸喪失了學習數學的單純理由,學生的學習動機越來越模糊,學習意志和學習成績也會隨著下降。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轉化措施探討
(一)打好數學基礎,穩(wěn)固學生學習根基
學生數學基礎的扎實程度決定了學生學習數學將要達到的高度,因此無論在哪一個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做好數學奠基工作都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學生扎實的數學基礎需要教師從做好每一階段的過渡教學工作開始做起。一般的教學中,銜接教學工作存在的價值正是幫助學生梳理上一階段的知識要點,形成與下一階段知識溝通的橋梁。銜接教學既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回顧舊知識,又能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相應的準備。而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有效落實教學銜接工作,更要密切關注銜接的形式和方法,主動關心學困生學習難題的主要成因,深入研究學困生能夠接受和理解的銜接風格。另一方面,教師要為學困生詳細解析數學公式、概念等基內容,精心選擇經典例題案例讓學生領會最基本的數學運用精神,這樣才能為復雜的計算與思考打好基礎。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創(chuàng)造并推廣科學的、個性化的學習方法是推動學困生在根本上克服學習難題的重要途徑。優(yōu)化學困生的學習方法不僅要求教師的教學過程具備方法性和技巧性,更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風格創(chuàng)造出與之相符的學習方法。舉個簡單例子,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向量的運算時,可以將幾何運算法與代數運算法結合起來教學,用幾何數學的特點克服代數運算的枯燥,豐富學生的解題方法。除多種解題方法教學外,教師還要注意方法的層次性,為學困生提供適合他們的,思路清晰、邏輯簡單的解題方法。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困生主動提出自己的學習疑問,積累和辨析錯題,從基礎題開始做起,扎實走好每一步,養(yǎng)成學習數學的正確習慣,形成一定的數學學習規(guī)律。
(三)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動機
在眾多數學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身上,我們不僅能夠看到他們勇于挑戰(zhàn)自我、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還能看到他們挑戰(zhàn)自我的熱情和不斷進取的欲望。這也正是數學學困生身上所缺失的。因此在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化工作中,我們教師應當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逐步建立起學困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熱情。首先,作為教師,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對于教學工作,我們要積極尋找優(yōu)化教學風格,趣化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的方法,將每一位學生都吸引到課堂學習中來。對于學困生,我們則要保持平等、關愛、鼓勵的態(tài)度,讓他們感受到來自教師的信任和支持。其次,我們教師要為學困生樹立清晰而又能夠達成的目標,例如每天解決一個數學難題,短期內的考試要取得多少分,高考想要取得怎樣的成績。并以此為動機,鼓勵學生保持自律與堅持,從而不斷積累學習的動力和欲望。
綜上所述,解決學困生問題將是教師改進自身教學狀況的重要一步,只有教師在保證整體教學效果的基礎上兼顧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差異和特殊需求,教師才能保證教學的成果能夠惠及到每一位學生。但是教師還要始終堅持有針對性的學困生轉化策略,從發(fā)現(xiàn)學困生問題開始,逐步深入探討造成學困生問題的成因,繼而創(chuàng)造出具有針對性的學困生轉化方案?,F(xiàn)代化的教學是具有溫度和情感的教學,所以教師更要尊重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與教學的特色化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