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洪
【摘? ? 要】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語文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決定著學生語言風格和表達能力的形成。不過近些年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不高,這嚴重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甚至還影響到了整體的教學質量。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做出改變,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習興趣? 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17
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在語文的學習中。語文的教學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但是語言風格的形成還是要讓學生自己來決定的。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也被提上日程,而要想展開這些教學活動,就要先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只有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興趣了,他們才會自主地進行學習,并在長期的學習中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讓自己的表達能力得到明顯地提升。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我們應該認清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弊端,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課堂真正的交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人才的培養(yǎng)跟得上時代的發(fā)展,從而讓小學語文的教學得到新的發(fā)展。
一、做好課前的內容鋪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既然要開展小學語文的教學,就要以小學生的特點為主,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方式。眾所周知,小學生與世界的接觸還很少,對任何陌生的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但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好奇心強烈,所以小學生的專注力是非常低的,對什么事物都是三分鐘熱度。小學的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在剛上課時,學生的聽課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課程進行一半時就沒有幾個學生在聽課了。雖然說教學方式的單一占據(jù)了一部分的原因,但學生專注力難以提高才是關鍵。而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就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讓他們在課堂上能有足夠的耐心把課聽完,跟得上教師講課的節(jié)奏。
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我們要知道小學生專注力的提升是非常緩慢的,這是一個不能操之過急的事情,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展現(xiàn)語文的魅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都是新鮮的,不過有些枯燥的內容不一定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個時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鋪墊,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這樣他們才會更加期待每節(jié)課的內容。例如我們可以在上課之前,抽出一些時間來和學生們互動,或者給學生時間去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先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然后再用語文的魅力去吸引學生,讓他們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來。
當然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以課文中所表達的思想作為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前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每個學生受到的家庭教育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的觀念也是不同的,通過這個方法語文教師也可以更加了解學生的情況。例如我們在講關于道德觀念的課文時,可以用課本中或者生活中的實例來引起學生的思考,再以引導式的方法,讓學生去閱讀課文,去了解課本上所表達的觀念?,F(xiàn)在的時代不同了,學生應該有著自己的思想。特別是對于語文的教學來說,在教學生讀書識字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的觀念,讓學生朝著更符合新時代特征的方向發(fā)展。
二、延伸課本以外的知識,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語文來源于中華文化,它從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汲取營養(yǎng),又隨著時代文化的進步而進步。任何事物都是需要改變才能發(fā)展的,小學語文的教學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要讓小學語文的教材發(fā)生改變并不容易,不過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教學內容。現(xiàn)在的學生從小就開始接觸電子產(chǎn)品,而強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又給他們制造出了接觸信息的新途徑。各種短視頻APP層出不窮,這無疑給學生增添了許多學習的途徑,所以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對小學生來說已經(jīng)沒有這么大的吸引力了。
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我們要想辦法延伸更多的課外知識,用它們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上文說到小學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烈的,他們對知識的渴求也是非常強烈的,當然只限于他們自己所感興趣的知識。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來說,知識是永遠補充不完的,因為語文植根于中華的文化,中華的文化有多深厚語文的知識就有多深厚。但是這些知識并不完全都適合小學語文的教學,教師在延伸課外知識的時候,也要注意對知識的篩選。我們要選擇符合當代小學生的培養(yǎng)要求,又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內容,把這些知識作為補充的內容,我想學生也會更加自主地進行語文的學習。
其實語文教師在講課文的時候,就可以先給學生介紹一些文章的寫作背景或者作者的生平事跡。小學生最喜歡的不就是通過聽故事的方式來增加知識嗎?那我們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小學生的這個特點,幫助他們掌握課本之外的知識。而且讓學生通過作者的生平和寫作的背景來了解文章,也是一種理解文章所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把課外閱讀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課外讀物的簡介,通過制造懸念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在課后進行書本的閱讀,這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課堂教學要有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現(xiàn)在的教學情況和之前大不相同,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調動是最大的教學問題。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我們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方式,看它是否具有足夠的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實很多小學生對語文是不了解的,在他們的學習思想里,只要會說話會寫字就是學會語文了。在這種思想下學習,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永遠也提不起興趣,更別說自主地進行學習了。所以要想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去了解語文,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我們可以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入手,來創(chuàng)造趣味性。在內容上我們可以選擇更符合小學生思維的內容來進行課堂氣氛的調節(jié),這個方法適用于在課堂教學進行到中段的時候,用有趣的話題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而在形式上,教師可以結合游戲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融入到課堂中來。畢竟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只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夠真正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語文從來不缺乏魅力,只是學生缺乏對語文的了解。作為小學的語文教師,我們要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加強學生對于語文的了解,用有趣的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