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鈺
【摘? ? 要】化學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而初中化學則是奠定其基礎(chǔ)的重要部分。對于學生來講,合作學習的模式是一種極其特殊卻也相當有效的先進學習模式。當初中化學課堂開始運用合作學習的時候,其效果是相當顯著的。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 模式? 化學? 高效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19
化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從理論到實踐兩方面同時進行教學。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學,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動手能力。以下就是在多個學校試驗過后得出的結(jié)論,這些結(jié)論都是合作學習模式對初中化學學習的促進作用。
一、課堂上小組討論
討論是一個激發(fā)思想、創(chuàng)造思維的方法,就如我們常說的集思廣益,合作學習就是采用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搭配的方式,更多是強化學生之間的討論。此方法采用的原理是因為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學習方式和學習態(tài)度都是不一樣的,利用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關(guān)鍵時刻,其活潑、好動,又傾向于向他人傾訴自己想法的性格,每個人的學習只是一個個體,而分成小組則能有效地把每個的思想、方法共享合作,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帶動成績一般的學生向上學習。
人是喜歡學習的,但是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是枯燥的,每天面對著各類化學方程式和化學實驗,成績不好的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反而更沒辦法繼續(xù)學習下去。只有讓課堂變得生動、變得有趣味,才能讓學生逐漸對課堂產(chǎn)生興趣,學到知識。從而合作學習模式就是這樣而誕生,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合作、進行交流和討論,讓整個枯燥的課堂活躍起來,讓一些化學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重新對化學提起興趣。并且進行小組的討論還能激發(fā)小組學生的思維和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上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
合作學習模式第一步就是在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進行改革,將一個班級的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一個小組由6到8個人組成,每一個小組中包含成績優(yōu)異的、成績一般的、成績低下的學生,目的是合作學習、帶動學習,讓每個成績不一樣的學生參與其中。教師在上課時留出一小部分時間,讓小組討論課堂中教師所教學的課題,并整理出自己的疑問和收獲,在快接近下課時向教師提出疑問。這樣的方式會讓整個班級的學生都能檢查出自己的疑惑之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課堂上師生合作
除了課堂上小組之間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因為教師是整個課堂的靈魂,是整個課堂上授業(yè)解惑之人,在課堂上的教學也不能只是教師在講臺上進行講解,這樣的方式會讓部分學生感到枯燥。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需要與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就如有些在課堂上進行的實驗,在某些操作環(huán)節(jié)上可以抽取學生上講臺上進行輔助,這樣會幫助學生在此過程中切身地感受實驗的步驟,更能加深印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書上所說的不去真正地實踐感受,就不會真正的理解記憶。同時這樣的互動合作,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讓那些跟教師有距離的學生從而喜歡上教師的教學和教師這個人,從而優(yōu)化了整個課堂的教學氣氛。教師與各個小組之間的合作,在每個小組之間設(shè)置小組長,小組長便是教師發(fā)現(xiàn)小組中學生學生成員問題的眼睛,分派任務(wù)給組長,讓組長帶領(lǐng)小組成員進行積極向上的學習,讓每個成員參與課上的討論和與教師的互動,使其整個課堂的活躍度大大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不只是在課上的互動,還有在課下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問題,從而實現(xiàn)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疑惑,在私下和有疑惑的學生探討其問題的所在,讓學生對教師傾訴出自己的想法,相互之間提出建議或者建設(shè)性意見,也讓學生不會在課堂上丟失信心,讓學生更加信任教師,更加認可教師的教學。進而讓學生和教師能打成一片,讓整個課堂的效率提高,讓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
三、課下小組相互間的幫助
學生為什么會存在成績的差異呢?原因是有的人悟性或者說是學習能力比較強,有的相對看待或者學習同一件事的能力較弱,從而出現(xiàn)了等級的分化。
在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即使教師會有預留出解答學生們問題的時間,但是一個教師對應著多數(shù)的學生,自然只能解決到部分學生的問題。那么就有一部分學生的問題還是會存在,在合作學習的模式中就會出現(xiàn)課下小組相互間的幫助,讓一些已經(jīng)得到解答或是已經(jīng)理解的學生去幫助部分存在問題的學生,這樣相互合作間就把問題給解決了,同時分擔了教師的“以一敵百”的壓力,讓化學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備課和整理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在課上分化成小組,更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感情,打破傳統(tǒng)課堂優(yōu)生對差生的不屑,差生對優(yōu)生的隔閡。只有這樣才會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促進友誼的產(chǎn)生。
四、合作實驗
一個化學課堂最有趣的就是課題實驗,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會對一切陌生又新鮮的教學用品好奇,但是實驗品也是有危險的,一個人也是無法完整完成一個實驗的,從而不能完整得到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因此需要團隊之間,小組之間的合作實驗。在化學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順利的完成整個實驗,讓小組里的每一個人都體驗到實驗帶來的樂趣,也可以讓每個學生記住了整個實驗的反應現(xiàn)象。
實驗是一個嚴密性和分工性的過程。讓課堂中的小組變成實驗團隊,進行劃分角色。比如初中化學中制取氧氣的實驗,每個小組的6人就可以分為以下職責來做事,分別是檢查、裝藥品、觀察、控制酒精燈加熱試管和熄滅酒精燈、收集氣體、移離導氣管。檢查的學生主要負責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槽,用手緊握試管壁,若水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檢查出裝置不漏氣可以順利的進行實驗;負責裝藥品的學生則需按照課上所學的粉末狀固體取用的方法進行;觀察的學生則需要記錄整個過程所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控制酒精燈的學生需要膽大心細的掌握酒精燈的使用方式;收集氣體的學生按照教師所規(guī)定的方式進行等等,這樣分工明確就讓每個小組的人員參與其中,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同時間接或者直接地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互幫互助、互相關(guān)愛,實現(xiàn)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在初中階段,合作學習不光讓學生對化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也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到了化學的知識,促進了學生對化學的探究和認識,為以后的化學學習奠定了基礎(chǔ)。合作學習不光在化學的教學中具有運用,更是整個教學中最具有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重要模式,值得我們進行推廣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