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盼
摘要:在國家體育鍛煉的標準中規(guī)定了引體向上的相關內容。同時引體向上也是當前中考體育測試中的一個項目。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發(fā)育期,他們的肌力較弱,上肢力量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不足,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往往受到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引體向上教學難度增加,學生的該項成績一直得不到提升。如何提高學生引體向上成績成為了目前中學體育教師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下面我們將針對具體策略進行粗淺的介紹。
關鍵詞:初中體育;引體向上;成績提升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引起向上是中考體育測試的必考項目之一。因此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通過引體向上運動能夠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上肢力量,克服自身的體重問題。但是在目前的引體向上教學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學生的上肢力量明顯不足,這些都導致中學生該項目的成績較差。如何才能夠有效的提升中學生的引體向上水平,爭取在中考中獲得滿意的成績呢?我們需要提升教學的效果,確保學生更好地掌握引起向上的相關技術和技巧。
一、引體向上運動的重要性分析
引體向上運動可以很好地鍛煉我們的背部。同時能夠強化對背闊肌、斜方肌和肱二頭肌的鍛煉。通過進行引體向上運動能夠更好地促進青少年身高的增加,使得中學生的體態(tài)更加優(yōu)美和挺拔,另外在進行引體向上的運用中學生的骨骼會變得更加的解釋。讓學生在訓練中能夠完全克服自己的重點影響。在進行引體向上的訓練中學生的手臂力量會得到提高,這樣一來,對于他們完成實心球測試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說引體向上在很多方面都對中學生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二、提高初中生引體向上成績策略
(一)通過激趣法,提高學生參與引體向上的積極性
在我們體育教學中,如果我們把引體向上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告訴給學生后,學生在掌握了這些要領之后,再繼續(xù)進行引體向上的練習,時間久了自然會對該運動產生厭倦。那么為了確保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能夠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我們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靈活轉換,通過有選擇性的或者是多樣式的練習內容來避免運動的單一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繼續(xù)練習的欲望?;蛘呤墙處熆梢酝ㄟ^捆綁式練習讓學生進行引體向上的訓練。也就是說在進行引體向上練習時可以和其他的項目一起來完成。把兩個體育項目放在一起進行穿插訓練。比如我們在籃球訓練時,可以隔一段時間讓學生完成幾個引體向上,或者是在體育游戲比賽中,借助引體向上作為比賽失敗一方的懲罰措施等等。通過這些手段激發(fā)學生對于引起向上的興趣,消除一味地進行單一訓練的枯燥感,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引體向上的成績。
(二)借助比賽代替訓練,提高成績
一味地進行練習并不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積極性。那么我們不妨定期舉辦一些引體向上的比賽,對于比賽的結果進行記錄,通過比賽結果公布一些優(yōu)秀的個人或者是小組,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引體向上訓練的積極性。給學生樹立一些更好的榜樣。并且在比賽中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項目,然后讓學生一邊比賽一邊觀察別人的運動,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通過競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應對今后的中考測試。我們進行比賽的方式可以是小組式也可以是個人形式,最后按照成績進行排名,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得成就感,也提升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和意識。
(三)加強輔助訓練,提高成績
在進行引體向上的訓練中,學生的上肢和軀干力量非常重要。為了能夠增強學生的上肢力量。我們經常會選擇啞鈴或者是雙杠臂屈伸或者是倒立這些方式來進行訓練。而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腰腹背肌力量,則主要是借助仰臥舉腿還有仰臥起坐來實現(xiàn)。那么中學體育教師自己的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上這些輔助性的練習不斷地提高學生在進行引體向上運動中所需要的一些力量,從而提升引體向上的鍛煉效果。
(四)借助分組練習,提高引體向上成績
教師在進行引體向上教學和練習時,應該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因為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不一,所以訓練時要做到區(qū)別性的對待,能夠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對于一些身體素質和各項體能較弱的學生,我們在開始階段還是需要通過輔助練習降低訓練的難度。比如先讓學生進行身體擺動引體的訓練等等。但是對于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我們就可以直接讓學生進行完整的引體向上的練習了。同時在真正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分組練習的方式。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小組,可以分為基礎組和能力組,針對不同的小組教師要制定不同的運動目標,提升學生的練習能力,為學生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鍛煉方式。
三、結束語
總之,引體向上在中考體育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這項運動看似簡單,但是對我們的身體要求很高,為了有效提高中學生引體向上成績,我們要采取正確的練習和指導方法。對教學計劃進行優(yōu)化。注意教學中循序漸進的開展,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式提高參與度,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世偉.初中生引體向上創(chuàng)新性訓練方法[J].飲食保健,2018(23).
[2]湛國海.采用多種形式提高引體向上成績[J];體育教學,2011(04).
[3]朱曉龍,王健.不同訓練方法對大學生引體向上成績的影響[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