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述華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誕生與興起,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其自身所具有的方便、快捷等特點,還受到各個領域的歡迎和青睞,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當今,在信息技術蓬勃發(fā)展發(fā)展背景下,微課也應運而生,由于其自身具有短小精悍、易于觀看的特點,被廣泛應用在教育領域中,在改變傳統(tǒng)理念的同時,還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實現(xiàn)教學目標。文本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對微課在其中的應用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引言:
語文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語文教學,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各項能力的養(yǎng)成,還能夠為其他課程的順利進展奠定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解放思想,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新趨勢,將微課應用其中,并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出微課所具有的優(yōu)勢與價值,以此實現(xiàn)語文學科在小學教育中的良性發(fā)展。
一、微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微課概述
微課是信息時代下的產(chǎn)物,其主要含義指的是根據(jù)信息技術相關規(guī)律,通過簡短的視頻信息將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展現(xiàn)給學生,簡化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得學生看得明白、清楚,并從微課的課堂教學中學習到知識,得到啟發(fā)。此外,微課還具有教學時間相對較短,教學內容相對較少,教學資源容量相對較小,教學資源的構成趨向于情景化等特點,將其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
(二)微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
微課教學模式的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同時,還能夠增加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將書面上的語文知識轉化為生動形象的視頻圖像,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此外,微課還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和可控性,方便學生課后自主觀看和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應用微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教材中含有大量描寫情境的文章,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使得學生被迫接受語文知識,無法真正融入到情境中,體會其中的意境與詩意,也無法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而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賦予課堂教學活力與生機,將文章中描寫情境的文章以動態(tài)化的形式直觀的展示出來,不斷以新奇的視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課堂上全神貫注,不由自主的表述觀點,這種吸引無形中提升了語文的魅力,打消學生對于語文的畏難心理,引人入鏡的靈活處理教材,可通過情境更直接的體驗與感受。例如,在《月光曲》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微課將清幽的月光照進茅屋的情景展示給學生,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月光的清幽、景色的美好,使學生進入情境,激發(fā)學習樂趣。再如《開國大典》一課,許多同學未去過天安門,僅僅通過插圖,并沒有辦法感受到天安門廣場的氣勢宏偉,從而不能有效地達到教學效果。而微課的使用,可以通過教學視頻與圖片的配合展示,更形象地描繪出天安門的宏偉、人群的激動,視覺與聽覺配合,刺激學生的感性認知,從而使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達到教學目的。
(二)采用多樣化的感官輔助教學
將微課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替代傳統(tǒng)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方式,還能夠改善課堂教學的局限性與單一性。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出組織者與引導者的作用,將教學內容與微課中的文字、聲音、圖片等多樣化的形式有效結合起來,給予學生更多的感官刺激,也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感官體驗,并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汲取到更多的知識。例如,在《黃土奇石》教學中,為充分滿足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以圖片、文字、動畫等方式一一展示出黃山石頭的奇,同時還可以為學生展示黃山其他景觀。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夠更好地激發(fā)起學生了解和學習的欲望,同時也充分的激發(fā)和調動了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應用微課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與實施,小學教育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學習成績不再是檢驗學生的唯一標準,要想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就要注重其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發(fā)散思維。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影響,部分教師仍然沒有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引起重視。只有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深入的思考,并展現(xiàn)自我個性,才能夠實現(xiàn)教學目標。例如,在《趙州橋》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趙州橋的圖片,讓學生總結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在學習完課文后,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座橋,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對于勇于表達自己觀點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其自身所具有的優(yōu)勢與特征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其課堂參與度。此外,在微課教學模式下的語文教學,簡短的視頻內容可以帶給學生無限收獲,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為其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型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沈咪莉.淺析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51):165-166.
[2]葉淑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9):290-291.
[3]李文峰.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6,(24):124-125.
[4]王生.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甘肅教育,2017,35(05):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