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華
摘 要: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古詩詞教學已經(jīng)引起了國家的廣泛重視,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古詩詞作為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承載著先輩人的智慧,對教育事業(yè)以及國家的發(fā)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開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也是對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然而目前我國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必須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開展古詩詞課堂教學,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方法;初探
引言:
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對學生賞鑒能力的提升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是學習古詩詞最基礎的階段,也是打下牢固古詩詞學習基礎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要加大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視,并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提高古詩詞教學的質量,從而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學方法單一落后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而且落后,一直使用死板的教學方式,如介紹作者的信息、寫作背景,然后進行誦讀,最后進行翻譯,這樣的教學方式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同時也無法發(fā)揮出有效的教學價值。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無法更好的理解和感悟古詩詞中的內涵,也影響了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弘揚。
(二)過度的重視學生的誦讀數(shù)量
盡管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并沒有對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還是過度的重視學生掌握古詩詞的數(shù)量,教師一直以背誦數(shù)量為目標,從而忽視了對古詩詞內容的教學,學生無法理解和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逐漸的喪失。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提出,教學理念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轉變,由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轉化為以生為本的理念,旨在烘托小學生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主體作用與地位,只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才能為后續(xù)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前提。在此項問題上,教師應給予高度關注,不可為了讓學生記住古詩詞而開展教學,應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的文化素質與文學素養(yǎng),鍛煉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若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及時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以便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新時期,信息技術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個領域,而多媒體技術則是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重要代表,是提高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小學生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認知度較高,對網(wǎng)絡、計算機技術等的興趣高,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平臺中的圖片、影像資料等方式來開展教學,能烘托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進而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贈汪倫》時,為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對一些關鍵的元素進行解讀,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對古詩詞的情境進行動畫展示,以增強學生對本首古詩意蘊的把握,借助動畫的形式來烘托送友人的情境與氛圍,利用“桃花潭水”來表達作者與汪倫間的深厚友情,讓小學生通過觀看動畫從中了解到作者內心的思想情感。
(三)有效誦讀,品味詩歌之韻律美
古詩對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獨特的節(jié)奏美和音律美。古詩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美,這種意境美最好的表現(xiàn)方式,是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詩情畫意盡在學生腦海中。如何去展現(xiàn),誦讀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誦讀,才能體會出詩的真味。如教學杜甫的《絕句》時,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找詩中互相對應的字眼,學生很快找到了:“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翠柳”對“上青天”,“窗含”對“門泊”,“東吳”對“西嶺”,“千秋雪”對“萬里船”。他們還知道了這些字眼像對聯(lián)一樣詞性相對,讀起來朗朗上口,十分容易記憶。于是,整首詩就在學生自娛自樂式的你一言、我一答的誦讀中漸漸熟悉起來。他們在誦讀中,知道了詩歌描寫的是春天來臨時一派生機勃勃,熱鬧中蘊藏著寧靜的景象。此時,我又及時配上音樂,加以適時的解說,學生便像唱兒歌似地將詩歌順溜地朗誦并背誦起來。在有節(jié)奏的誦讀中,詩歌所描繪的這種自然景物蓬勃向上、和諧之美,也在學生腦海中有了初步的印象,讓學生隨著詩人的腳步去欣賞那時空悠遠的詩中情。
(四)課外實踐,積累古詩詞
古詩詞課堂教學完成后,開展形式多樣和生動活潑的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外延伸,拓展延情,提高古詩教學有效性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梢岳觅愒姇?、古詩接力、對對子等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誦讀古詩詞的興趣。還可以組織學生把古詩詞所描摹的美麗畫面通過畫筆展現(xiàn)出來。對具有較強敘事性和故事性的古詩,如《游子吟》、《尋隱者不遇》等詩,可舉行情景劇表演活動,再現(xiàn)古詩情境,加深理解,豐富感受。如讓學生扮演孟郊,在與母親的話別中,體會母愛的偉大。還可以利用學習園地,黑板報等陣地,開展專題知識集錦,如“邊塞詩”、“送別詩”、“詠物詩”等擴展學習范圍,積累古詩詞知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是重點內容,對小學生的學習以及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此,教師應該對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進而不斷的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于偉麗.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11):102-103.
[2]劉志成.小學語文課堂古詩文教學高效策略淺論[J].教育界,2017(17):77-78.
[3]張廷桓.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如何突破古詩詞教學困境[J].新課程·上旬,2016(1):177-178.